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第三节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第三节


• 2.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 • 游戏是幼儿心理机能的反映,游戏的水 平自然地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同步。 • 3.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 ①游戏具有自发练习的功能,促进动作 和心理发展成熟。 • ②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以略高于现有发展 水平的表现方式去行动。
• (二)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 二、游戏在现代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 (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 双向关系,课程包含游戏,幼儿的游戏 又影响课程内容。 • (二)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 1.国外幼儿园课程中游戏的地位 • 非游戏模式、游戏模式 • 2.我国幼儿园课程中游戏的地位 • 乐学——游戏是课程内容——课程游 戏化
为什么是这样?
本章小结
• 一、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基础 • (一)生理基础:游戏是幼年生命活力的体现 • (二)心理基础: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
• • • • • • 二、 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 (一)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四)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五)游戏与儿童的个性特征
涉及 知识 已有 经验 未知 领域
作用 方向 向外 表现 向内 吸收
教育

• 从活动的方向看:有内在联系
• 1.游戏的结果和教育的目标都是儿童的发展。 • 2.游戏的内容与教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 • 儿童的发展体现了游戏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游戏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具有引导发 展的价值。
• (二)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 幼儿园游戏对于幼儿是具有“自然性”的 活动,对于教育者是具有“教育性”的活 动。 • 不能简单地把幼儿园的游戏看作是发生在 或移植到幼儿园的儿童的自然游戏。
• 美国幼儿教育家斯波戴克指出,教育性游戏 的特征在于它“一方面要服务于教育目的, 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满足与快乐”。
• 教师的任务在于改造儿童的自然游戏,使它 既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又保持游戏的性质。
• (3)两类活动的目标实现

①本体性游戏:根据长时目标。一般 目标和方向目标,计划游戏环境的创设 (时间、空间、材料)。 • ②手段性游戏:根据即时目标、特定 目标和阶段终极目标,在每次或每阶段 活动中以趣味教学的方法达到目标。
• (一)什么是基本活动 • 最经常、最适宜、最必须的活动 • 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 ①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游戏; • ②幼儿以游戏形式进行学习、劳动、生活 等活动。
• 2.对教育与游戏的认识
• 教育:严肃的传递知识的过程,上课最 能体现这一本质。 • 游戏: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不直接 传递特定知识。
• “上课”不适宜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形式:
• 1.抽象的言语讲授方式不适宜于幼 儿的认知活动特点; • 2.集体教学的方式不能满足幼儿对 个别化教学的需求; • 3.“静坐听讲”的要求不符合幼儿身 心发展特点。
• 上课与游戏的发展适宜性比较
上课的特点 言语为主要沟通媒 介 幼儿学习的特点 语词思维能力差 思维直觉、具体形象 游戏的特点 操作性 具体性
长时间静坐听讲 纪律、服从、安静
集体教学不能满足 幼儿个体需要 预成性、演绎性教 学
好动、好奇 自我控制能力差
需要个别化交往与指导
活动性
个体适宜性 学习方式、速度上的个体差 社会性 异 对“有意义学习”的需要 建构式学习 反应性教学
• 3.游戏与教育的结合 • (1)游戏的生活性与幼儿教育 • (2)游戏的愉悦性与幼儿教育 • (3)游戏的自主性与幼儿教育 • 游戏的特征和发展价值表明,游戏对能力 的培养举足轻重,幼儿园教育必须谋求游戏与 教育的结合,使游戏也成为教学的一种组织形 式。
• (二)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的认识
• 幼儿园游戏活动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1.从教育活动的不同主体角度看: •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自发、自在和 自足的“自然活动”。 • 对于教育者,游戏不再仅仅是幼儿的 “自然活动”,他们总是希望把它“变成” 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 2.从幼儿园游戏的实际发生条件来看:

幼儿园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前儿童进 行集体教养的教育机构或场所。这种“人为的”情景本 身就蕴含着幼儿园游戏的“教育性”潜质: • ①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是成人教育意图的客体化、物 质化。 • ②幼儿园的游戏使幼儿有更多的伙伴和材料可供选 择,但是它同时也使幼儿“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 ③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总是 会促使他们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
• 1.幼儿园必须给予幼儿以充分开展自发自主的游戏 的机会。 • 2.幼儿园要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 教学活动中得到游戏般的体验。 • 3.两类活动的比例 • ①年龄的坡度:自发自主的游戏——目的明确的 学习活动 • ②活动内部结构的坡度:纯粹的游戏——纯粹的 学习 • 封闭、高结构——目标鲜明、控制直接(上课) • 开放、低结构——目标隐蔽、控制间接(游戏)
• (二)关于游戏与“教”的分析
• 1.如何理解“寓教于游戏之中” • 同一活动,由于活动主体的体验不同, 其概念的内涵会有两面性和交叉性。 • 例如: • 探索:自发探索、诱导探索 • 游戏:本体性游戏、手段性游戏 • 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 教学:启发教学、灌输教学
• 游戏与教学的相通,即教学的游戏化。
补充材料:
•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 一、利用游戏的三种策略 • “筛选”、“改造”、“再造”是迄今为止人们对 待和利用游戏的三种基本策略。 • 三种策略共同之处: • ①都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谈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把游戏看作是幼儿的“天性”; • ②都主张对儿童的“自然活动”加以不同程度的 “管理”。 • 人们总是在根据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活动的实 际需要对儿童自然的游戏加以选择和规范。
开展 方式 本体 目的 涉及 知识 事先 设计 功利 性 对结 果的 考虑
本体 性游 戏 手段 性游 戏
幼儿 自发 教师 组织
游戏
游戏 本身 教育 目的
已有 经验 未知 领域



教育 活动



• 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以成为游戏,也可以 成为教学。 • 手段性游戏的本质是教育教学的游戏化。
• 四、游戏与学、游戏与教
• 【例】区域游戏——汽车博览会

在“方便的交通工具”主题活动开展的 过程中,我们在班里创设了“汽车博览会”区 域,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车,布置 区域,并兴致勃勃地在区域中参观和玩耍,有 的喜欢进行汽车比赛,有的喜欢进行汽车比较, 有的喜欢交警游戏,有的喜欢制作交通标 志„„“汽车博览会”对男孩子的吸引力尤其 大,这里经常会因为能够容纳的人数不够而出 现争执现象。
• 1.游戏的教育化 • 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 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 合教育的方向。 • 2.教育的游戏化 • 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 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 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复习与思考】
• • • • • • • 1.游戏对儿童身体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游戏对儿童认知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3.游戏为何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游戏如何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5.游戏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价值? 6.游戏对儿童个性特征的发展有何价值? 7.论述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 3.前提 • 游戏的教育化是在一个大的幼儿园教育 范畴内认识的,教育者对游戏的外部条件进 行有意识的控制,游戏的性质不变。 • 教育的游戏化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认 识的,教育的方法、过程、氛围,以及儿童 的活动体验具有游戏的特征。 • 4.游戏与教育的成功结合 • 由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转化为儿童主 动活动的过程。
• • • •
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 学习:学习者的单方面活动 狭义学习:教育情境中的学习 广义学习:教育情境之外的学习
• (一)关于游戏与“学”的几种态度
• 1.对立论:业精于勤荒于嬉。(游戏与狭义 学习对立) • 2.同一论:游戏就是学习。(游戏与广义学 习同一) • 3.相关论:游戏与学习相辅相成。(游戏与 狭义学习相关) • 4.统一论:游戏和学习可以互相转化。(游 戏与广义学习统一)
第四章 儿童游戏儿童发展
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
• 一、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 (一)关于游戏与教育 • 从本质看:两种不同的活动
发起 人 游戏 游戏 者 教育 者
控制 因素 内在 动机 外部 要求
出发 点
参与 方式
需要、 单边 兴趣、 自主 能力 目标、 双边 任务、 活动 内容
组织 性 无
• 三、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 • (一)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 1.关于游戏与教育:有内在联系的两种不同的活 动 • 2.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游戏 • (二)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 • 1.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的组织形式 • 2.对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化的认识 • (三) 本体性游戏和手段性游戏 • 幼儿园游戏既是内容又是形式 • 手段性游戏的本质是教育教学的游戏化。

活动结构的坡度从属于年龄坡度,同时 服从于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以及幼儿的发展 水平。 •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幼儿年 龄,使活动的组织结构偏向教师间接控制的、 开放的低结构。 • 检验活动的组织结构:目标隐蔽、满足 幼儿需要、发挥幼儿主动性、重过程轻结果。
• 思考与讨论:


幼儿园游戏的理想与现实。
• (四)游戏与学、游戏与教 • 1.关于游戏与“学”的几种态度 • 对立论、同一论、相关论、统一论 • 2.关于游戏与“教”的分析 • (1)如何理解“寓教于游戏之中” • (2)幼儿园游戏有没有目标 • (五)关于“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解 • 1.什么是基本活动 • 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 两类活动的比例,考虑的坡度: • ①年龄的坡度 ②活动内部结构的坡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