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摘要】高中历史的教学可以有效的给学生灌输相关的人类历史文明知识,能够
不断的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那么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效率低的现象直接影响了
公民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国的人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87-
01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高中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相比非常僵硬化,不像数学课程那样灵活,同时也缺乏创新,
很多的高中老师都把高中历史作为高考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这样也严重的影响了历史的教学,因此必须要摆脱这种现状,利用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完善历史的教学。

目前很多教师对历
史的教学不够重视,在高中的课程中历史算作副科和语文、数学、外语相比受重视的程度不同,这就造成很多历史教师的教学不够重视,在知识点的讲解中非常随意,而且很多历史课
程的时间安排都是在下午,这个时间段学生非常疲惫,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这样学生就很
难能够提起神。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设情境,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进去,才能使得整个课堂不在压抑,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有趣
的课程再加上一些有趣的视频或者图片,这样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的更高。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1.优化历史教学方式、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历史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灵活、多样的处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优化课堂教学
方式。

虽然课前备课时历史教师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了预设,但真正的
课堂教学毕竟不能和课前预设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去机智的处理
每堂课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也要机智灵活的适时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要求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自身
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

不同的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但是相同的课,不同的学生,
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历史教师选用的历史教学方式必须是适合本节课的教学
方式。

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运用一种教学方式,要多种方式结合,取长补短,灵活设计教
学过程。

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多样化。

历史教师应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
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灵活的加以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现实,使
学生更易接受和消化,当然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教师对教学
内容的处理不必拘泥于教材,领会精神,开放处理,大胆的取舍,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相信
学生。

不要总怕讲不到的内容学生就不会,不要总是课堂上面面俱到地去讲解或是去展示,
相信学生的实力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也要相信自己。

2.重视对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相比有很大的
区别,高中历史的难度和知识点都要比初中历史多,因此在高中一开始历史老师就应该给学
生讲清楚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的区别,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

一般来
讲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一些历史事件等,那么高中历史的学习就必须要学生掌握事件
的影响和意义。

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

不断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让学生慢慢的形成历史的情节。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造成学生历史学习不积极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业繁重,高中是非常关键的,而且还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段,因此
很多学生都非常认真的去学习一些主要学科,往往都忽视的历史的学习;第二,目前很多高
中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没有兴趣,这主要是因为高中历史的繁琐性,这种繁琐性就削弱了学生
的积极性,而且高中历史很多知识都是靠死记硬背,一旦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的乏味将会使
得学生感到厌倦,不愿意去学习。

3.运用新教材的课后习题,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

目前课改的成果就是产生了一
批新的教材和参考书,新的教材相对于老教材具有很大的优点,其中新教材的课后习题是最
大的亮点,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课后习题都是探究性的,与以往死记硬背的习题相比具有
很大的优势,其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难点,还能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课后
探究性学习总结习题形式多样,改变了传统的选择题、问答题只注重知识记忆而不注重理解
和运用;本课测评题紧紧围绕课文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经济特区是怎样建立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等。

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重点和难点。

学习延伸题又分阅读与思考题、百
家争鸣题等,引用大量材料,列举种种观点,目的明显是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及阐释
的素养:突出思维性、主观性、创新性。

问的多是“就上述观点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
点”“你的启发是什么?”“你如何评价?”等,特别是设问朝着开放性试题发展,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分析,使学生在掌握纷繁芜杂的历史史实的前提下准确熟练地运用历史规律来认
识现实世界,让学生掌握从事历史学科研究的能力,对观察社会,也是终身受益的。

我们在
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习题,根据章节内容,对这些习题做出适当处理。

本课测评题可以作
为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解题技巧;可在讲课过程中渗入课文;可作为思考题先
行提出;还可以作为教材正文内容的有机补充,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学习延伸题可以使学
生在探究活动中大显身手,有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些有多种观点需做出言之有
理的解释,让学生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
的失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从探究活动中采培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束语: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

要适应有
效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在有效教学
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积极、充满活力、
富有挑战性,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得到深刻的内心满足,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平.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方法浅探[J].学周刊,2019.1.
[2]薛梅芳.影像史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名师在线,2018.29.
[3]马正业.浅谈传统历史教学与乡土史教学[J].学周刊,2018.22.
[4]翟婧.高中历史阐释型知识的形象化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报,2018.
[5]刘璐.高中历史教师规范化教学语言的应用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报,2018.
[6]谢莹莹.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报,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