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质临床意义(严选内容)

电解质临床意义(严选内容)

/仅供借鉴/
1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
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实现的。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也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在液体环境之中的。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
这是进化的结果。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
义的内环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
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
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
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疾病病因

药物、终末期肾病 、代谢性酸中毒 、溶血 、肿瘤溶解综合征 、饮食(很少是单一原因) 、醛固酮减少症(Addison病,低肾素血症) 。
电解质摄入减少,胃肠道丢失(腹泻、使用泻药),肾脏丢失(高醛固酮血症、排钾利尿药、羧苄青霉素、青霉素钠、两性霉素B),细胞内转移
(碱中毒或pH值升高),以及营养不良。
疾病检查

血生化全象检查。
部分电解质紊乱可有心电图改变。


电解质检测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血清或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不能溶血,若不立即测定应及时分离血清,
置冰箱保存。若遇标本溶血,应在报告单上注明,以免临床医生误解。
一、钾检测的临床应用
钾(potassium)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约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组
织细胞内钾平均浓度为150 mmol/L,红细胞内钾浓度约为105 mmol/L,
而血清中仅有3.5~5.5 mmol/L。人体中的钾90%从食物摄入,通过肠
道吸收入血液。钾在蛋白质和糖的代谢、维持心肌和神经肌肉正常的应激性、
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参考范围
/仅供借鉴/
2

血清钾3.5~5.5 mmol/L
尿钾排泄量一般为25~100 mmoL/24 h
2.临床意义
(1)血清钾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
休克、组织挤压伤、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及输入大量陈旧血液
等。
(2)血清钾降低: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服用利
尿剂、胰岛素的应用、钡盐与棉籽油中毒。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在发作时血清
钾下降,可低至2.5 mmol/L左右,但在发作间歇期血清钾正常。大剂量注
射青霉素钠盐时肾小管会大量失钾。
二、钠检测的临床应用
钠(sodium)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人体钠约44%分布在细胞外液,
9%存在于细胞内液,其余分布在骨骼中。在细胞内液,钠的含量只有10 mmo
//L,而在细胞外液钠的浓度约为140 mmol/L,正常成人每日摄入钠100~
200 mmol/L,全部经胃肠道吸收。机体对钠的保留机制比较完整,尤其是
肾脏的保钠作用。90%钠由尿液排出,其余经粪便、汗液和乳汁液排出。体
内钠的平衡主要通过肾脏调节。钠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及酸
碱平衡,并具有维持肌肉、神经的应激性作用。
1.参考范围
血清钠135~155 mmol/L
尿钠排泄量一般为130~260 mmol/24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