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4)通过探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运算.能力目标:(1)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3)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难点:子集、真子集的判断、空集与非空集合的分类谈论教学过程课堂导学1.集合与元素(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x∈A,则x∈B)A⊆B(或B⊇A)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A B(或B A)【点评】含字母的两个集合相等,并不意味着按序对应相等,要分类讨论,同时也要考虑集合中的元素的互异性和无序性。

★★★变式2:集合{|2,}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41,}C x x k k Z ==+∈,又,a A b B ∈∈,则有( ) A .a b A +∈ B .a b B +∈C .a b C +∈D .a b +不属于,,A B C 中的任一个答案:B 解:设Z k k a ∈=11,2,2221,b k k Z =+∈,∴12122212()1a b k k k k B +=++=++∈。

新知三: 子集、真子集、空集①如果集合A B ⊆,并且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②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3:写出集合{1,0,1}-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解:子集为:∅,{1}-,{0},{1},{1,0}-,{1,1}-,{0,1},{1,0,1}-。

真子集为:∅,{1}-,{0},{1},{1,0}-,{1,1}-,{0,1}。

【点评】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变式3:已知集合{}{}1,21,2,3,4,5P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A .5B .6C .7D .8答案:D 解:满足条件的集合P 可为:{}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共8个。

★★例4:已知集合{13}A x x =-≤≤,2{,}B y y x x A ==∈,{2,}C y y x a x A ==+∈,若满足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2{,}{09}B y y x x A y y ==∈=≤≤,{2,}{26}C y y x a x A y a y a ==+∈=-+≤≤, ∵C B ⊆,∴202369a a a -⎧⇒⎨+⎩≥≤≤≤。

★变式4:集合{}1,2,3,4A =,2{0}B x N x a =∈-=,若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

答案:{}1,4,9,16★★例5:已知集合A ={|25}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B A ⊆(1)当B =∅时,则121m m +>-,解得2m <。

(2)当B ≠∅时,则12121512m m m m +-⎧⎪- ⎨⎪+>-⎩≤≤,解得23m ≤≤。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3。

【点评】当出现“A B ⊆”这一关系时,首先是讨论A 有没有可能为空集,因为A =∅ 时满足A B ⊆。

★★★(2015·湖北)已知集合A={(x,y)|x2+y2≤1,x,y∈Z},B={(x,y)||x|≤2,|y|≤2,x,y∈Z},定义集合A B={(x1+x2,y1+y2)|(x1,y1)∈A,(x2,y2)∈B},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A.77 B.49 C.45 D.30答案 C解析如图,集合A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集合B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所有圆点“”,集合A B显然是集合{(x,y)||x|≤3,|y|≤3,x,y∈Z}中除去四个点{(-3,-3),(-3,3),(3,-3),(3,3)}之外的所有整点(即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即集合AB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所有圆点“”+所有圆点“”,共45个.故A B中元素的个数为45.故选C.典例分析1.典例★★例1(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②若B ={-2},则应有-(m +1)=(-2)+(-2)=-4,且m =(-2)×(-2)=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B ≠{-2};③若B ={-1,-2},则应有-(m +1)=(-1)+(-2)=-3,且m =(-1)×(-2)=2,由这两式得m =2. 经检验知m =1和m =2符合条件.∴m =1或2.2.易错题(视情况而定)1.遗忘空集致误典例★★★设集合A ={0,-4},B ={x |x 2+2(a +1)x +a 2-1=0,x ∈R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易错分析 集合B 为方程x 2+2(a +1)x +a 2-1=0的实数根所构成的集合,由B ⊆A ,可知集合B 中的元素都在集合A 中,在解题中容易忽视方程无解,即B =∅的情况,导致漏解.解析 因为A ={0,-4},所以B ⊆A 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当B =A 时,B ={0,-4},由此知0和-4是方程x 2+2(a +1)x +a 2-1=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Δ=4(a +1)2-4(a 2-1)>0,-2(a +1)=-4,a 2-1=0,解得a =1;②当B ≠∅且B A 时,B ={0}或B ={-4},并且Δ=4(a +1)2-4(a 2-1)=0,解得a =-1,此时B ={0}满足题意;③当B =∅时,Δ=4(a +1)2-4(a 2-1)<0,解得a <-1. 综上所述,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或a =1.答案 (-∞,-1]∪{1}温馨提醒 (1)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是高一的一个重点内容.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元素的特征.(2)已知集合B ,若已知A ⊆B 或A ∩B =∅,则考生很容易忽视A =∅而造成漏解.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集合A 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巩固提高1、★★已知集合2{,2,33}A a a a a =+++,1A ∈,求实数a 的值。

解:∵1A ∈,∴1a =或21a +=或2331a a ++=,当1a =时,则23a +=,2337a a ++=,符合题意;当21a +=,即1a =-时,则2331a a ++=,与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矛盾,∴1a =-不合题意;当2331a a ++=,即1a =-或2a =-,上面已讨论1a =-不合题意;当2a =-时,则20a +=,符合题意;综上可知:符合题意的1a =或2a =-。

【点评】求解后一定要检验,关键是要兼顾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这一特征。

2、★★若集合{0,1,2}M =,{}(,)210210,,N x y x y x y x y M =-+-∈-≥且≤,则N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B .6C .4D .2答案:C. 由题意得①当x=y 时,有,即-1≤x ≤1,又x ∈M,则有序实数对(x,y)有两对;②当x ≠y 时,若x=0,则有,即21-≤y ≤21,又y ∈M,则有序实数对(x,y)不存在;若x=1,则有,即0≤y ≤1,又y ∈M,y=0,则有序实数对(x,y)有一对;若x=2,则有,即21≤y ≤23,又y ∈M,y=1,则有序实数对(x,y)有一对.综上所述,集合N 中元素的个数为4.拓展提升★★★【例1】三个元素的集合1,a ,b a,也可表示为0,2a ,a b +,求20112011a b +的值。

分析:三个元素的集合也可表示另外一种形式,说明这两个集合相同,而该题目从特殊元素0入手,可以省去繁琐的讨论。

解:依题意得0b a=,则0b =,∴21a =,则1a =±, 由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知1a =-,∴201120111a b +=-。

【点评】从特殊元素入手,灵活运用集合的三个特征.★★【例2】已知63A a Z N a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解:当2a =时,666332N a ==∈--; 当1a =时,663331N a ==∈--; 当0a =时,662330N a ==∈--; 当1a =-时,66331N a =∉-+; 当2a =-时,6635N a =∉-; 当3a =-时,66136N a ==∈-; ∴{}2,1,0,3A =-。

【点评】对于含参数的集合问题通常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本题实际上是要求满足6被3a -整除的整数a 的值,若将题目改为63Z a∈-,则集合{}3,0,1,2,4,5,6,9A =-。

变式训练★★已知集合2{320}A x R ax x =∈-+=,若A 中的元素最多只有一个,求a 的取值范围。

解:当0a =时,23x =,A 中的元素有一个,符合题意, 当099808a a a ≠⎧⇒⎨∆=-⎩≥≤,∴a 的取值范围是0a =或98a ≥。

[方法与技巧] 1.集合中的元素的三个特征,特别是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题时经常用到.解题后要进行检验,要重视符号语言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15分钟)13.已知集合A ={(x ,y )|y =log 2x },B ={(x ,y )|y =x 2-2x },则A ∩B 的元素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 B解析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函数y =log 2x 与y =x 2-2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y =log 2x 与y =x 2-2x 图象有两个交点,则A ∩B 的元素有2个.14.设集合A ={x |21-x>1,x ∈R },B ={x |y =1-x 2},则(∁R A )∩B 等于( ) A .{x |-1≤x ≤1} B .{x |-1<x <1}C .{-1,1}D .{1} 答案 C解析 集合A ={x |21-x>1}={x |-1<x <1},B ={x |y =1-x 2}={x |-1≤x ≤1},∁R A ={x |x ≤-1或x ≥1},∴(∁R A )∩B ={-1,1}.15.设集合M =⎩⎨⎧⎭⎬⎫x |m ≤x ≤m +34,N =⎩⎨⎧⎭⎬⎫x |n -13≤x ≤n ,且M ,N 都是集合{x |0≤x ≤1}的子集,如果把b -a 叫作集合{x |a ≤x ≤b }的“长度”,那么集合M ∩N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A.13B.23C.112D.512答案 C解析 由已知,可得⎩⎪⎨⎪⎧ m ≥0,m +34≤1,即0≤m ≤14;⎩⎪⎨⎪⎧n -13≥0,n ≤1,即13≤n ≤1,取m 的最小值0,n 的最大值1,可第21页共2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