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

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错的请标注B”)1.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 )2.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 )3.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用来记事()4.甲骨文全部是象形字()5.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

( )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0首诗歌,分为(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

( )9.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 )10.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平声,下联尾字仄声。

( )11.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

( )1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

( )14.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浪淘沙”是词题,“北戴河”是词牌。

( )1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

(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白居易《春题湖上》中的诗句。

( )17.《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柳永盛赞苏州的一首词。

(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

( )19.“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是王十朋给温州江心屿江心()20.“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是描写嘉峪关的对联。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 )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

A.文字B.思想c.工具D.行为2.汉字是记录( )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

A.语言B.汉语C.思想D.感情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 )中分离出来,于是原始的文字就出现了。

A.结绳B.刻痕C.图画D.筑器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

A.金文B.小篆c.大篆D.甲骨文5.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 )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后世称为宋体,即现在我们的电子文档所广泛使用的字体。

A.汉B.魏晋C.唐D.宋6.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 )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

A.语言B.汉字c.雕刻D.书法7.唐以前的诗以及后人模仿古诗而不按近体诗的格律所写的诗统称为( )。

A.今体诗B.近体诗C.古体诗D.歌行体诗8.五言诗成于( )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A.秦B.汉c.魏晋D.唐9.汉赋的主要特点是( )。

A.铺陈B.排比c.比喻D.骈偶化10.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

A.韵尾B.韵头C.韵脚D.韵腹11.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 )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A.诗经B.乐府诗C.汉赋D.律诗12.对联的横批是对联( )的高度概括。

A.主题思想B.表现手法C.意境D.艺术特色13.《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的作者是( )。

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康广仁14.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汉时关塞重卢龙》一诗中“立马长蛙第一峰”,“第一峰”指的是( )。

A.嘉峪关B.居庸关c.八达岭D.山海关15.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魏武挥鞭”,“魏武”指的是( )。

A.曹冲B.曹植c.曹丕D.曹操16.毛泽东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东临碣石有遗篇”,“遗篇”指的是曹操的( )A.《观沧海》B.《短歌行》C.《蒿里行》D.《陌上桑》17.《台山杂咏》的作者是( )。

A.文天祥B.元好问c.李冶D.张可久18.元好问《台山杂咏》中首句“西北天低五顶高”,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五台山的高峻。

A.比喻B.拟人C.衬托D.夸张19.《长白山》一诗的作者吴兆骞,字汉槎,苏州松陵人,是( )代诗人。

A.宋B.元c.明D.清20.《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作者是唐代( )。

A.诗仙李白B.诗圣杜甫C.诗魔白居易D.诗鬼李贺2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是( )。

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C.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2.《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的作者是(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杜牧23.“二十四桥明月夜”诗句出自( )。

A.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B.杜甫的《望月》c.李商隐的《锦瑟》D.李白的《赠汪伦》24.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 )居士。

A.东坡B.香山c.青莲D.六一25.《春题湖上》的作者是( )。

A.阮元B.杨孟瑛c.白居易D.苏东坡26.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此湖”指的是( )。

A.未名湖B.昆明湖c.瘦西湖D.西湖27.《游山西村》的作者是爱国诗人( )。

A.陆游B.辛弃疾c.杨万里D.苏轼28.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具有哲理意味的名句是( )。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9.(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30.《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宋代词人( )。

A.柳永B.苏轼C.晏殊D。

李清照3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写的是( )最典型的景物。

A.苏州B.杭州C.西溪D.钱塘江江堤32.李白的《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第二联:“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诗人用奇特的()“绿水”“芙蓉”,写出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的神往。

A.想象B.景物c.借代D.比喻33.《游武夷》的作者郁达夫是中国(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且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34.《滕王阁诗》的作者是( )。

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35.毛泽东《登庐山》一诗的首联是( )。

A.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B.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C.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D.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36.《趵突泉》一诗的作者赵孟颊,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是( )代初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A.宋B.元c.明D.清37.赵孟颊的《趵突泉》一诗,是一首( )。

A.七言歌行体诗B.七言古风诗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38.《游少林寺》一诗的作者沈俭期,是( )朝继“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A.秦B.汉C.隋D.唐39.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 )之佳作。

A.吊古怀乡B.抒情言志C.望楼怀人D.思乡念亲40.《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作者是( )。

A.辛弃疾B.苏轼c.周邦彦D.王安石41.《望洞庭》一诗的作者是( )。

A.张若虚B.陈子昂C.刘禹锡D.张志和42.( )的《晨登衡岳祝融峰》一诗,写出了祝融峰高出云霄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特立独行的雄心与壮志。

A.严复B.梁启超C.张太炎D.谭嗣同43.《游肇庆七星岩》一诗的作者是()。

A.叶剑英B.陈毅c.周恩来D.朱德44.《送桂州严大夫》这首五律诗的作者是唐朝的( )。

A.柳宗元B.韩愈c.刘禹锡D.张志和45.《蝶恋花·海南岛》的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

A.董必武B.陈毅c.叶剑英D.朱德46.《乐山大佛》这首七绝诗的作者是浙江籍的( )。

A.艾青B.戴望舒c.冯雪峰D.乐时鸣47.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 )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A.李白B.白居易C.李清照D.柳永48.《滇海曲》的作者( )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位居明代三才子之首。

A.冯梦龙B.杨慎C.徐渭D.凌蒙初49.《布达拉宫》一诗是80后青年诗人( )发表于《齐鲁晚报网·青未了文学网》上的一首赞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诗。

A.舒婷B.顾城c.时培建D.海子50.《华山》这首五绝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诗人( )。

A.王安石B.司马光C.沈括D.寇辈51.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中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运用( )的角度,用函谷关小如泥丸来反衬嘉峪关的雄伟。

A.俯瞰B.仰视C.平视D.近视52.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 ),是中国人民政泊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

A.10月1日B.9月30日C.8月1日D.7月1日53.《昭君墓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其作者是( )。

A.郭沫若B.翦伯赞c.王锦D.董必武54.佚名《镜泊湖望湖亭联>的下联的是( )。

A.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B.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C.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D.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55.《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的作者是( )。

A.陶澍B.成多禄c.赵之谦D.佚名56.《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作者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

A.魏源B.顾炎武c.王夫之D.纪昀57.《广州镇海楼联》“几千劫危楼尚存。

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凭栏看剑,泪洒英雄”的作者彭玉麟是( )朝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

A.宋B.元C.明D.清58.李求真在“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联语巧妙地嵌入了“海角天涯”四个字,它是( )省的旅游名胜。

A.海南B.广东C.广西D.贵州59.对佚名《白帝城联》:“风景占城头,喜爽气西来,万山远挹岷峨秀;烟峦环峡口,望大江东去,十里频回滟预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B.白帝城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寓居于此c.此联主要讲白帝城西挹岷峨之秀,东临瞿塘峡滟预堆之险,是个风景秀丽、地位险要的地方D.白帝城已成为江上岛城,联语主要描写了它的无限美好的风光50.《说天寿山》一文的作者( )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