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a cA B C八年级数学 SX-14-B-001《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导学案》导学案编写人:王海香 审核人:【学习目标】1.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边、顶点、角的概念;2.三角形的分类;【学习重点、难点】 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第三边的关系; 一、基础梳理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 的三条线段,首尾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练习:根据你的理解,下列的图形是三角形有哪些?2.三角形的表示:如图1所示,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 ,三角形的三边 分别是 ,三个顶点是 ,三个内角是 ;3.三角形的分类: ⎪⎩⎪⎨⎧ 三角形,每一个内角都 90○; 按角分 三角形,有一个内角 90○;三角形,有一个内角 90○; 注:等腰三角形是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那么等边三角形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呢? 。
三角形,三边 ; 按边分 三角形两边 ;三边 ;( 三角形)二、练一练1、图中有 个三角形?分别是: 。
2、图中以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3、 图中以∠D 为角的三角形是: 。
4、图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是: 。
三、议一议右图中由A 点至B 点,有 条路线。
那条路线最近? 根据是:_________ 这样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不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有:(得出的结论) 。
新知运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① 3,4,11 ( ) ② 2,5,6 ( ) ③ 3,5,8 ( )四、(学习教材P3例子,仿照例子再完成下面的习题。
)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五、想一想小曾同学有两根长度为40cm 、90cm 的木条,他想钉一个三角形的木框,那他第三根应该如何选择?下列的几根木条有适合的吗? (40cm ,50cm ,60cm ,90cm ,130 cm )六、测一测1、图中有 个三角形。
以E 为顶点的三角形有 。
以AD 为边的三角形有 。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B 、5,6,11C 、2,4,53、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等于5,一条边等于6,求它的周长。
课堂检测1.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三角形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3所示,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有 个,分别是 ;以C 为 顶点的三角形有 个,分别是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 )A.4cmB.5cmC.6cmD.11cm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且一边长为4,则其他两边长分别是 ;5.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2)有四根木条,分别长为2,3,6,7。
从中选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则可组成 个三角形;7. 如图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2.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3,3 B .3,3,6 C .3,2,5 D .3,2,6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为2cm 和7cm ,且第三边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A .7 B .9 C .12 D .912或10.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15OA =米,10OB =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 .20米B .15米C .10米D .5米 【学习反思】【课后练习】课本P 81、2、6、7OAB图3A BB DCBA八年级数学 SX-14-B-002《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导学案编写人:王海香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8学习目标1、认识并会画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2、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会画出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难点: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讨论、一、自主先学————相信自己,你最棒!1、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什么?按角分可分为什么?2、下列长度的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1)3,6,8 (2)1,2,3 (3)6,8,2二、课堂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自学课本P4-5页并完成下列各题:知识点一: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高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2、上面第1图中,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则∠ADC=∠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的;(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三角形的;练习一:如图所示,画△ABC的一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知识点二: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中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ACBACB2、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则有BD = =21,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 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三角形的 ;(5)交点我们叫做三角形的 。
练习二:如图,D 、E 是边AC 的三等分点,图中有 个三角形,BD 是三角形 中 边上的中线,BE 是三角形 中________上的中线; 知识点三: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角的角平分线:2、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则∠BAD=∠ =3、由作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 点;(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三角形的 ; 练习三:如图,已知∠1=21∠BAC ,∠2 =∠3,则∠BAC 的平分线为 ,∠ABC 的平分线为 .总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 条,是 (直线、射线‘线段)。
三、课堂检测——面对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行!!! 1.课本4页第1.题和第2题四、自我反思:———善于总结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你还需要老师为你解决那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同学有那些温馨的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后巩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以上都不对2.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②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③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相交于一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的是这个三角形的( ) A.角平分线 B. 高 C.边的中垂线 D.中线ACB ACB ACB AC B4.如图所示,因为AD是⊿ABC的角平分线,所以∠___=∠___=1/2∠_____,因为BE是⊿ABC的高,所以BE__AC或∠____=∠____=90°,因为CF是⊿ABC的中线,所以_______=________六、课后练习:1、完成P5练习1、2 2、 P8 3、4、8、9八年级数学 SX-14-B-003《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导学案编写人:王海香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8 【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会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边和相关线段。
【学习重点、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找找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写出来。
为什么古代木建筑三角形用的较多?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6-7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观察,你发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结构是三角形?2、用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2)3、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4、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5、如图4所示,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归纳总结】: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来为我们服务?“四边形易变形”是优点还是缺点?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巩固应用】:1. 如图,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了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2.⑴下列图中哪些具有稳定性?。
123456⑵ 对不具稳定性的图形,请适当地添加线段,使之具有稳定性。
3、造房子的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而活动接架则应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__。
4.如图:(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__ (3)在△FEC 中,EC 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4)若AB=CD=2cm,AE=3cm,则=_______,CE=_______。
5.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B.8cm,6cm,4cmC.12cm,5cm,6cm;D.2cm,3cm,6cm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 和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9cm B. 12cm C. 12cm 或15cm D. 15cm 7.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 一点O ,测得OA=15米,OB=10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20米 B.15米 C.10米 D.5米 8、如图,点D 是BC 边上的中点,如果AB=3厘米,AC=4厘米, 则△ABD 和△ACD 的周长之差为________,面积之差为__________。
9.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B.三角形房架 C.照相机的三角架 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 【学习反思】本节课我得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