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自测题(内部资料请勿传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 P120)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B】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2.(5 P120)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团结友善的要求3.(5 P120)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C】A.团结友善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4.(5 P120)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A.团结友善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5.(5 P121)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D】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6.(5 P122)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D】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7.(5 P123)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B】A.公共生活 B.公共秩序 C.公共场所 D.公共领域8.(5 P12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A.公共秩序 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9.(5 P12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等。
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B】A.社会经济生活领域 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C.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D.社会文化生活领域10.(5 P12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这是社会公德中【C】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11.(5 P12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和帮助、见义勇为。
这是社会公德中【B】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2.(5 P126)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这是社会公德中【A】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3.(5 P126)人们应该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是社会公德中【D】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4.(5 P12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
这是社会公德中【A】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5.(5 P128)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A】A.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16.(5 P129)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B】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道德风尚 C.对外开放程度 D.传统文化积淀17.(5 P129)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B】A.掌握丰富的知识 B.自觉遵守社会公德C.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 D.事事为他人着想18.(5 P131)职业的基础是【D】A.需求 B.爱好 C.利益 D.劳动19.(5 P13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是【B】A.立足兴趣,成就事业 B.立足职业,成就事业 C.从事脑力劳动 D.从事体力劳动20.(5 P135)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
【A】A.诚实守信 B.尊老爱幼 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21.(5 P135)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C】A.尊老爱幼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 D.文明礼貌22.(5 P135)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不怠工是【A】A.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23.(5 P135)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这是职业道德中【A】0901类似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24.(5 P136)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
这是【B】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0901选择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25.(5 P138)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A.职业活动 B.业余活动 C.社会交际 D.学习知识26.(5 P142)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C】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27.(5 P142)单相思、一厢情愿不是爱情,这是因为爱情具有【A】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28.(5 P143)“婚外情”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具有【B】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29.(5 P144)“强权统治绝不会成就爱”这是因为恋爱中要【B】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 D.含蓄谦恭30.(5 P148)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C】A.家庭义务 B.伦理美德 C.家庭美德 D.家庭道德31.(5 P150)“远亲不如近邻”一说,体现了家庭美德内容中的【D】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32.(5 P15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A】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 C.爱岗敬业 D.遵纪守法33.(5 P154)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是【B】A.个人素质 B.个人品德 C.个人习惯 D.个人性情34.(5 P154)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C】A.道德认识 B.道德品质 C.个人品德 D.道德情感35.(5 P155)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体现了的个人品德。
【C】A.忠诚守信 B.友爱善良 C.敬业好学 D.勤劳节俭36.(5 P155)“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体现了的个人品德。
【B】A.忠诚守信 B.友爱善良 C.敬业好学 D.勤劳节俭37.(5 P15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D】A.性格 B.能力 C.文化程度 D.社会实践38.(5 P157)一个人的社会存在是通过他的( )来决定他的社会意识的。
【B】A.学识 B.社会实践 C.修养 D.品性39.(5 P157)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C】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习惯40.(5 P158)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是【C】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41.(5 P158)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则称为【A】A.道德信念 B.道德理论 C.道德品质 D.道德认知42.(5 P159)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即为【A】A.道德品质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0810)43.(5 P160)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称为【A】A.道德修养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知44.(5 P16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是【C】A.坐而论道 B.闭门造车 C.勤于实践 D.合理宣泄45.(5 P161)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
这句话体现了哪种道德修养途径?【C】A.学思明理 B.择善而从 C.学习榜样 D.学习书本46.(5 P1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哪种道德修养的途径【B】A.学思明理 B.择善而从 C.学习榜样 D.学习书本47.(5 P162)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这种修养方法是【B】A.学思明理 B.积善成德 C.闭门造车 D.坐而论道48.(5 P162)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这是【A】A.知行统一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49.(5 P163)即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言行一致,这叫【D】A.省察 B.锤炼 C.谨慎 D.慎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 P120)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和【ABCD】A.敬业奉献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2.(5 P12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ABCD】A.活动范围广泛性 B.交往对象复杂性 C.活动方式多样性 D.活动结果相关性3.(5 P124)社会公德的特点有【ACD】A.基础性 B.强制性 C.全民性 D.相对稳定性4.(5 P124)社会公德是【ABC】A.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B.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C.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D.人与人交往的准绳5.(5 P124)当代社会,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有【ABCD】A.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B.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C.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D.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6.(5 P128)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有【BCD】A.遵守社会公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7.(5 P134)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包括【ABC】A.规范性和专业性 B.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C.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D.民族性和地域性8.(5 P135)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有【ABCD】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诚实守信9.(5 P139)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包括【BCD】A.尽量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 B.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C.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D.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10.(5 P148)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