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第七周政治周末练习一、选择题:各4分,共48分。
1.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根据图1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推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3. 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力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结合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5.某国2012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60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速度为6次,那么,该国在当年纸币发行量应为,如果该国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0%,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A.1000 1200B.1200 830C.1000 1500D.1250 12006.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7. 经济学常用“倒U形”曲线(如图1所示)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
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A→B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②B→C表示工业化后期阶段③美丽中国应该在B点出现④美丽中国应该在C点出现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8.国家普惠式养老金的出台,是继取消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表明我国(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不存在矛盾④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13年福建省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涉及教育的共有4项,分别是:继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加快幼儿园发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现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保障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11.随着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出台,选择自驾游的游客大幅增加。
受此影响,以旅行社为龙头的传统运营模式受到挑战,而在线旅游服务商提供的网上订单式服务备受青睐。
由此可见( )①游客的消费需求推动着旅游业运营模式的创新②游客的消费动向决定着旅游服务产品的推出③游客的消费需求对旅游企业服务方式的转变起着导向作用④游客消费方式的变化推动着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收入的增长,一个是绝对增长,取决于微观领域内企业内部的机制,国家可以考虑为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制定基本的导向,建立劳资双方之间公平对话的机制。
另一个是相对增长,是指物价降下来,相当于老百姓普遍涨了工资。
上述材料表明,收入的绝对增长( ) ①受国家分配政策导向的影响②受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影响③取决于具体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④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的影响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大致状况,但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片面追求GDP增长,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土地的浪费、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增多。
因此,传统的GDP指标考核亟待改革。
国家统计局经过两年研究,推出了一套能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指标体系——CDI。
这套综合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45项指标,而GDP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和侧面。
(1)结合材料一,分析 CDI综合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在设计上是如何贯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12分)材料二“十二五”期间,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的能源需求超高速增长,用煤量年均增长18.15%,石油进口年均增长11.69%,用电量年均增长11.97%。
能源需求的增长尽管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我国能源利用效益不高,目前,我国生产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倍。
能源的大量消耗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与能源供应及储量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据专家估计,21世纪初期需求超过 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总之我国能源对当前尤其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2)结合材料,请你为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1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
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十几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
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10分)材料二破解北京地铁的供需矛盾,不仅要解决地铁票价的合理性问题,更在于如何加大地铁的建设力度。
地铁4号线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建设。
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4号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
这种模式为加大地铁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使政府从地铁投资者和间接经营者转变为部分投资者和监管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
(9分)城市生态建设。
把城市建设远景规划向群众展示,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提建议,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人大审议,人大表决通过后再实施。
该市市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A市市政府积极响应市委精神,贯彻落实城市建设规划,不断采取措施改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9分)2015届七周政治练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各3分)①CDI综合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体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②CDI指标体系突出民生改善,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CDI指标体系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
④CDI体系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等五大领域,体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注意:各3分,答出四点可得满分)①要优化产业结构。
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发挥宏观调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减少发展高耗能产业,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②应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节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要提高经营者的管理和经营水平,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14.(1)Ⅰ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
(2分)Ⅱ理由包括: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②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③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④公平原则等。
(各2分)(2)(各3分)①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②通过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
③利用市场规律启动民间投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15.(各3分)①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城市远景规划,体现了科学执政。
②在制定城市远景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
③将城市远景规划交人大审议通过,人大表决通过后再实施,体现了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