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驾驶操作教练员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一、公共题 (一)驾驶操作要领 1.1、请讲述汽车起步前的准备; (1)调整座椅: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小型汽车系好安全带。 (2)调整后视镜:外后视镜调整至能看到的车体占镜子横向的1/4,车外物体占3/4。
(3)检查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行程应符合标准,无阻滞现象。检查变速器操纵杆,应在空档位置,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应拉紧。
(4)点火开关转至Ⅰ位置:检查各仪表和指示灯是否正常 (5)踏下离合器踏板,适量踏下加速踏板,将钥匙转至Ⅱ位置起动发动机。 1.2、请讲述机动车起步的操作要领; (1)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器操纵杆挂入低速档(一档或二档)。 (2)观察车前方、车左侧、车左、右两侧后视镜内的情况,确认没有影响起步的障碍和动态。
(3)观察情况确认安全后,打开左转向灯,鸣喇叭,同时通过后视镜察看车辆两侧有无机动车、行人和其他非机动车靠近或超越。
(4)抬离合器踏板至半联动,右脚适量踏下加速踏板(重车应适当加大),迅速放松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同时,逐渐松抬离合器踏板和踏下加速踏板使车辆平稳起步。
1.3、请讲述坡度起动的操作步骤 (1)在车辆停稳后挂入一档。 (2)确认进行有效的驻车制动。 (3)稍用力踩加速踏板,离合器在半联动状态停顿(发动机声音变沉,车 2
身振动)。 (4)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特别是后方)。 (5)在离合器半联动状态下,慢慢松开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6)继续踩加速踏板,使车辆起动,再慢慢将离合器全部松开。 1.4、机动车停车的操作要领有哪些?
(1)确定停车位置,开启右转向灯; (2)观察右侧车道是否有车辆通行,确认右侧无车辆、非机动车、行人时,车辆靠向右侧;
(3)踩下离合器踏板,再踩下制动踏板,停在停车位置; (4)彻底拉起驻车制动器手柄;将变速杆推至空档位置; (5)关闭发动机;斜坡停车,处于上坡位置时挂一档,处于下坡位置时挂倒档。
1.5、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离路口50-150米减速 (2)在划有导向车道的路口,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 (3)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转弯时开启转向灯,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
(4)遇放行信号时,依次通行。 (5)遇停止信号时,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向右转弯遇有同车道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依次停车等候; 1.6、在三种常见路面(没有中心线的道路、单向一个车道的道路、同向
有两条以上车道的道路)上怎样行驶?
(1)在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在道路中央偏右侧行驶,但不能过于靠近右侧路边。
(2)单向一条车道的道路上,车辆在中心线的右侧行驶,但要注意对向 3
来车可能会越线行驶。在有中心虚线的道路上,车辆原则上在右侧车道上行驶。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超车、躲避障碍物和向左转时,可以越线行驶。
(3)在同方向有两条车道以上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按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车速的应在慢速车道行驶。摩托车在最右侧行驶。慢速车道的机动车可以借快速车道超车。同方向有两条车道以上的,机动车在变更车道时不得影响相关车道的机动车正常行驶。
1.7、会车时应怎样驾驶? (1)根据具体的交通情况,调整好车速,选择合理的地点进行会车。注意保持安全的横向距离。
(2)当前方有障碍物时,障碍物一侧道路的汽车应当减速或停车,让对面汽车先行通过。
(3)在狭窄坡道上会车时,下坡车应让上坡车先行。如果下坡车已经行至中途而上坡车还未上坡时,下坡车先行。
(4)狭窄的山路上会车,不靠山体一方的车辆先行。 (5)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离对方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
1.8、简述汽车方向盘的作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作用:方向盘是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通过它控制转向轮,使汽车直行或转向。
(2)操作方法: ①.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操作方向盘应两手动作平衡,稍作修正,少打少回,避免不必要的转动和习惯性晃动。当路面凹凸不平时,双手则应紧握方向盘。
②.转向时,须根据应转角度转动方向盘,可一手拉动,一手辅助推送, 4
转动的速度与行驶速度相适应,如需连续快速转向时,可以两手交替操作。 ③.操作方向盘时应注意不能双手交叉握盘、倒把、左右摆动蛇行行车,更不能双手离盘等。在驾驶过程中转动不能用力过猛,当汽车停止后,也不得原地转动方向盘。
1.9、简述离合器踏板的作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离合器踏板:是离合器的操纵装置,用以控制发动机与传动系动力的连接与脱开。
(2)操作离合器时,以膝和脚关节的伸屈动作踏下或放松,总的原则是“快踩慢松”,即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应迅速,并一次踩到底:汽车起动放松离合器踏板时,应缓慢抬脚,以防止起步过猛。 (3) 离合器完全接合后,应立即将脚从离合器踏板上移开,放在踏板左下方。 1.10、制动(刹车)踏板的作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制动(刹车)踏板:是行车制动器的操纵装置,用以控制车辆减速和停车。
(2)使用制动踏板时,两手应握稳方向盘,用右脚踩踏。液压制动用脚掌踏制动踏板,以膝关节的伸屈动作踏下或放松。操纵气压制动踏板时,脚跟应靠住驾驶室底板,以踝关节的伸屈动作踏下或放松踏板。
(3)踏下制动踏板的行程和速度,应视不同的制动装置和对制动效能的不同要求,可分别采用急刹(迅速完全踏下脚制动)、缓刹(先轻踏再逐渐重踏)或点刹(随踏随放),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以达到平稳减速或停车的目的。
1.11、汽车加速踏板的作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加速踏板:用以控制节气门开度(或柴油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2)加速踏板的操作,应以右脚跟放在驾驶室底板上作为支点,脚掌轻踩踏板。踏下时,供油量增加,发动机转速加快,放松时则相反。(10分) 5
(3) 操作踏板时,应注意用力要柔和,做到“轻踏缓抬”,不得连续猛踏猛放。
1.12.简述汽车变速杆的作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1)变速杆的作用:通过操纵变速杆,改变不同比例的档位变速器齿轮的合分,从而改变传递的扭距和转速,使汽车加速、减速或者倒车。
(2)操纵变速杆时以掌心贴住球头,五指握向手心,将球头自然地握在掌心,主要用手腕和手臂关节力量进行控制。同时两眼应注视前方,左手握稳方向盘,在右脚松抬加速踏板的同时,左脚迅速踏下离合器板,右手用适当力量退出某一挡,挂档时要准确地换入某一选定的挡位。
(3)在变速时,无论换入哪一个挡位,均要求先换入空挡位置,然后才能换入预定挡位。变速杆在移入空挡位置时不要来回晃动。
(4)在换挡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换挡时机,切忌低头观察、强拉硬推变速杆,以免方向跑偏和齿轮发响,损坏机件。
(二)交通安全心理和安全意识 2.1、驾驶员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因素对安全行车造成影响? (1) 情绪、精神压力。 (2) 交通冲突中的自我控制和礼让。 (3) 疲劳驾驶。 (4) 注意力不集中。 (5) 饮酒和药物的影响。 2.2、疲劳对驾驶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
疲劳对驾驶的影响主要表现: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严重时驾驶软员会失去对车辆的驾驭能力。
预防的方法: 6
(1) 保证行车前有足够的睡眠。 (2)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 (3) 适当增加中途休息次数和缩小休息的间隔。 (4) 改善驾驶工作环境,必要时根据自身状况安排休息。 (5) 避免带病工作,合理调配饮食。 2.3、在行车时如何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1)有纵向距离和横向间距。 (2)纵向距离(停车距离)=驾驶员反应距离+制动器反应距离+制动距离。驾驶车辆紧急制动的停车距离,随着路面条件的变化,停车距离也将改变。
(3)横向间距:行驶过程中,车辆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横向间距。随着速度的加快,横向安全间距也应增加。
2.4、行车速度与视觉之间、制动距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人的视野会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变窄,当车速为40km/h时,视野范围可达90°~100°;车速90km/h时,视野范围只有40°。也就是说,速度越快,驾驶员越看不到近处周围的情况。而且单位时间内遇到的情况也越多,行驶的危险性也越大。
(2)行车速度加快,制动距离增长。当车速是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就会达到原来的4倍。也就是说,速度越快,制动的非安全也越大,发生事故的几率就越大。
2.5、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应采取什么措施? (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2)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