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子
老家坐落在鲁西平原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村落,多年前因文化闭塞,村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节目,也就成了小村重要节日里的主要活动之一,尤其元宵节的舞狮子让我记忆深刻。
每年过完正月初五,村民们就在队长的组织下开始准备元宵节的节目。
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年年都要舞狮子?母亲告诉我,她也是听老辈人讲,好像大宋时,北国异邦向大宋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并扬言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宋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北国异邦使者走后,大宋皇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皇帝降罪,于是将狮皮剥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由引狮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异邦使臣,连大宋皇帝也信以为真。
此事后来传出皇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狮舞从此流行。
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反正觉得舞狮子是好事。
记得我们村有六七个扮演舞狮的固定人选,每年他们就盼着能在正月十五大展身手。
舞狮节目一般由一头大狮子、两头小狮子及一名或两名引狮人组成。
大狮子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小狮子由一人舞,舞狮人均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
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当表演到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时,总会引发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声。
在舞狮结束还未卸掉道具的时候,一些村民会让自家的小孩摸摸狮头或是象征性地骑在狮背上,祈福吉祥如意,全家安泰。
多年过去了,舞狮子的场面怎么回忆都还是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