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乒乓球运动的理论基础 演示文稿
乒乓球运动的理论基础 演示文稿
(三)球的旋转
1、产生旋转的原因
击球时,如果用力方向不通过球心,而是 和球心有一定的垂直距离,球就会产生旋 转。球心与力的作用线保持一定的垂直距 离,即力矩。力矩越大,球的旋转速度越 高。
在乒乓球运动中,正向分力与摩擦分力分 别决定球的飞行速度和旋转速度,“打” 的力,即通过球心向前的作用力大,球向 前的速度、力量大;“摩”的力矩,即垂 直距离大,球的旋转强。
4、怎样打旋转球 (1)注意判断对方击
球瞬间球拍的摩擦方向。 (2)注意判断摩擦力
度。 (3)用不同方法对付
不同旋转。上旋球时球 拍角度要小,击球中上 部;下旋球时球拍拍面 稍后仰,击球中下部。 左侧旋球时,球拍拍面 偏向对方右角;右侧旋 球时,球拍拍面偏向对 方左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击球力量
击球力量取决于瞬间的挥拍速度。击球 力量是决定球的飞行速度和旋转速度的重 要因素。力量大,球就能获得更快的飞行 速度;摩擦力量大球就能获得更高的旋转 速度。
3、影响弧线的因素 (1)球的出手角度:是指球拍击球后球在离拍时所成的角
度,球出手角度越大,弧线曲度就越大,打出距离也就越远。 球的出手角度由击球瞬间的拍面角度和球的受力方向来决定 的。 如何提高和压低弧线的曲度,如何增长与缩短打出距离,制 造不同的弧线曲度,主要根据三个条件,一是拍形角度:二 是击球部位:三是发力方向。击球时以摩擦球为主,减小向 前打击力量,可以缩小打出距离。击球时力量通过球心,向 前打击力量越大,摩擦越小,打出距离就越长。球在打出距 离相同的情况下,发力方向越向上,球的弧线曲度则越大; 若发力方向向前或前下方,球的弧线曲度则越小。 (2)球出手时的初速度:若球的出手角度相同,那么球出手 时的初速度越快,弧线曲度就越大,打出距离越远。 (3)球的旋转:上旋球的弧线曲度相对较大,下旋球则较小; 左侧旋球时球的弧线向右偏移,有侧旋球时球的弧线向左偏 移。
离网近而高的球,对弧线要求不大,只是打出的距离不要过长; 打离网远而高的球,要适当提高弧线曲度,打出距离要长。 6、打不同旋转的球,对弧线的要求 打上旋球要压低(即减小)弧线的曲度,缩短打出距离,才能产 生适宜的弧线,压低曲度的程度要视来球的旋转程度,上旋越强, 越要压低弧线的曲度,以免球触拍后向上反弹出界或出高球;打 下旋球与打上旋球相反。 7、同击球时间对弧线的要求 在上升期击球,因球有较强的反弹力,故制造弧线曲度不易过大, 打出距离要短;高点期击球,因击球点接近网高或稍高于网,所 以有一定的弧线曲度即可,但因注意缩短打出距离;下降期击球, 因击球点低于网高,必须注意加大弧线曲度,适当增长打出球的 距离。
二、乒乓球技术基本要素
(一)球的弧线 指乒乓球被击出后的飞行轨迹。是决定击球命中
率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球的弧线包括弧高、打 出距离、弧线曲度、弧线方向和等因素。 1、弧线高度 弧线高度必须比球网高,但是又不能太高。球的 弧线越高,落台后弹起高度越高,越易给对方造 成扣杀机会。 弧线的高低取决于球出手时角度的大小:角度越 小,力量越大,弧线就越低,反之越高。 2、弧线弯度和打出距离 球离拍后的角度越小,弧线弯曲度就越小,但在 不同的台面位置和不同的高度击球,打出球的弧 线的弯曲度是不同的。球的弧线弯曲度越小,说 明击球技术水平越高。 在相同力量的作用下,球的弧线弯曲度越小,打 出的距离越远;相反,球的弧线弯曲度越大,打 出距离越近。
4、变化球的弧线,增加球的威胁性 (1)用拍形控制球的高度,压低弧线高度,给对方击球造成困难; 给对的球的弧线越低,对方击球时的难度越大。 (2)视飞行弧线的前后方向发生变化,增加对方击球的难度。 (3)加大或变化回球弧线向左、右偏移的角度,造成对方被动。
5、不同距离、不同高度的球对弧线的要求 打离网近而低的球,要适当提高弧线的曲度,缩短打出距离;打
2、乒乓球的旋转分类 上旋球:击球时向前上用力,且用拍向前上摩擦球体时得
到上旋球,用拍平挡此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向上。 下旋球:击球时向前下用力,且用球拍向前下摩擦球体得
到下旋球。用拍平挡此球时,球的反弹方向向下。 侧旋球:左(右)侧旋球:球拍从右(左)向左(右)
摩擦球体产生的旋转叫左(右)侧旋球。用拍平挡此球时, 球向击球方的右(左)侧反弹。 侧上、下旋球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常用侧上旋球和侧下旋 球。 3、增加击球旋转的方法 利用全身的力量,加大挥拍摩擦球,而不是撞击球;用球 拍的适宜部位触球。如正手发下旋球时,应用球拍的远端 偏左的部位触球;选用粘性大的球拍;采用向内凹的弧形 挥拍路线,增加球拍摩擦球的时间。
角。球拍前倾:球拍面与台面呈45度 角。球拍后仰:球拍面与台面呈110 度角。 2、拍面方向 (七)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拍与球体相接 触时的空间位置。这个“点”是以击 球者当时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随击 球者的移动而变化的。 (八)短球、长球和追身球 (九)发力方向与发力方法 (十)触拍部位
第三讲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一、乒乓球运动术语
(一)球台 1、球台线路 2、球台区域 (二)站位距离 站位 近台:指站位在离球台端线
50厘米以内的范围。 中台:70厘米之间的范围。 中远台:100厘米左右范围。 远台:100厘米以外的范围。 (三)击球线路 五条线路:右方、左方斜线;右方、左方直线;中路 直线。
加大击球力量的方法:合理的身体位置; 协调用力;用力方向尽量同一向前;合理 的击球时间(高点期);加大动作半径, 增加引拍距离;提高力量素质。
(五)球的落点 击出去的球与对方台面第一次撞击的地方叫做球的落点。 1、落点的重要性 落点的变化会改变线路,落点的变化组成了一个个战术组合,给
(四)击球时间
上升期:球从台面反弹上升接近最高点的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还可以分为上升前期和上升后期。
高点期:指球反弹到最高点的这段时间。
下降期:指球从最高点下降至地面的整段时间。这 段时间可分为下降前期和下降后期。
(五)击球部位 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 (六)拍形 1、拍形角度 球拍垂直:球拍面与台面呈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