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皇家园林概要

中国皇家园林概要

皇家园林可谓中国文化宝库主体画卷上的一笔浓墨。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方。

目前所存名园多为明清两代构造的。

皇家园林的鼻祖可谓为《史记》中记载的殷商的“沙丘苑台”。

周时以高台为主要建筑的特点,沿至春秋战国的帝王园林。

秦,始皇将苑囿和宫殿结合,为后世皇家园林建筑开创了先例。

汉武帝在秦“上林苑”基础上进一步扩建。

隋唐以后,皇家宫苑都仿效汉代布局,沿用“太液池”等旧名,直到明清。

明朝皇家园林一大特点便是,祭坛园林的盛行,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等;造园活动相对处于迟滞局面。

突出帝王至上的造园手法却也日渐成熟。

皇家园林在明进一步积累完善。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

由于清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时宫殿,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转向园林方面。

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飞跃,出现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的名园,大器恢宏的建筑布局“危楼跨水,高阁依云”,艺术设计“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均令人叹服。

其中,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园林“水乡风貌”的基础上,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家园林意志。

避暑山庄则是以天然地形为基础改建而成,风格朴素典雅。

圆明园是在中国造园史上首次引进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的皇家园林。

并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

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

因而有“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

”之说。

中国古代几千年,帝王君临天下,皇权至高无上。

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体现了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具有自身特色的皇家园林。

明清时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