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基础

第二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基础


27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盾构法施工技术
28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
29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
30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生态系统
18


§2-3 城市系统规划的有关理论
1 城市系统
城市系统规划
基本原则 o整体性原则(从总体上进行系统综合规律和功能的研究) o分解协调原则(组织由多部门、多学科参加) o多学科综合运用原则(多种学科综合运用于规划) o反馈控制原则 o最优化原则 基本步骤 规划准备(理论、组织、物质) 规划编制(现状分析、战略研究、规划设计) 规划评价 规划管理
3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1 城市容量
城市实际容量 城市在某一阶段实际发生的承载容量情况 城市理论容量 在某一阶段的当前条件下,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城市所 能达到的最大的理论承载能力 城市空间容纳效率 城市容量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匹配 规划的任务 平衡理论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关系
4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2 心理效应
消除心理和生理影响的途径
入口部设计
消除进去地下的感觉
13
§2-2 地下空间生理与心理学
2 心理效应
消除心理和生理影响的途径
地下建筑心理空间的创造
改变地面的标高(创造空间感) 改变顶棚的高度(标示不同的空间) 借助家具与设备(分割和围合) 改变照明方法和灯具种类 借助绿化与水体(雕塑、绿化、栏杆) 借用各种隔断(增加空间的深远开阔感)
38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工程保护 隔断法
构筑物与施工面之间设置隔断墙
地基注浆加固
填实孔隙加固土体
地下管线本体保护
注浆法加固基础、暴露和悬吊法
建筑物本体保护
加强建筑物刚度和强度
39
§2-5
1 装饰空间的概念
私密空间
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理论与技术
满足私人生活需要的空间 心理空间 心理上的要求(思想状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习惯势力) 所需要的空间
等高线原则 根据城市土地价值的高低可以绘出城市土地价值等高线 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就沿等高线方向发展
10
§2-2 地下空间生理与心理学
1 生理效应
空气污染的影响
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及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苯并(a)蓖、二氧化碳、甲醛 氡气、臭氧、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离子化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离子化程度,可以作为判断空气质量的一个特殊指标,可
用于检查建筑物的通风换气状况。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燃料、人的活动(吸烟、呼出气)、建筑材料、以及室外
11
§2-2 地下空间生理与心理学
2 心理效应
心理障碍分折
习惯与非习惯空间的设计差异
“无意识”的作用
12
§2-2 地下空间生理与心理学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辐射
研究这些要素关系到地下建筑的采光、朝向、热工设计、节能措
施、出入口设置、防倒灌措施等。
有工业设施时,风向所带来的污染 自然通风:风压、热压 地方风:局部的空气环流(山谷风、海陆风)
47
§2-6
1 新建城镇
气候条件
地下空间基础资料调研和评价
48
§2-6
1 新建城镇
气候条件
地下空间基础资料调研和评价
水体、山石、绿化、盆栽
o引入大自然的环境声
人们习惯于地面环境声音
17
§2-3 城市系统规划的有关理论
1 城市系统
人 口 管 软环境 重工业 理
o城市系统结构
地理环境
社会系统
农 业
运输业
经济系统
轻工业 第三产业 财贸服务
国家区域
城市系统

通 讯 交


经济环境
给排水
基础系统
住宅建筑
紧急服务
公用设施 游乐设施 资 环 境 源
6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3 城市空间的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概念
地面之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给出的空间。 地下空间是土地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地下空间概念
城市地面以下,通过开发可以为城市服务的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
资源容量小于城市地面以下空间的总和。
V A H 40%
水文条件
地下空间基础资料调研和评价
地表水,建设对水系的影响、防洪的标准影响建设投资
44
§2-6
1 新建城镇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空间基础资料调研和评价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
决定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 污染项目的定位,地下水流向 地下水的开采 影响施工技术
45
施工技术
开挖方式、合理的断面形式
22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槽壁法 ,1950年首次应用于意大利的米兰的工程 我国的水电部门于1958年,山东青岛月子口水库工程
23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2 软土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30m范围内1/3城市总面积的地下空间=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积
7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3 城市空间的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的效益




社会效益 地下空间是基础设施最好的收容空间 地下交通减少环境污染、车祸 经济效益 一次性投资为地面同面积的3~4倍,维修、维护费用低 国民人均收入200~500~2000美元,对应不同的阶段 环境效益 减少地面污染,美化城市环境 防灾效益 防火、水管冻裂、台风、地震、战争
地下建筑室内设计自然环境的引入
声环境
42
§2-6
1 新建城镇
地质条件
地下空间基础资料调研和评价
地质构造、土层的堆积情况、灾害地质条件、地下文物 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查明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种类、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和破坏程度
滑坡 崩塌 冲沟 地震 矿藏与文物
43
§2-6
1 新建城镇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 室内陈设 家具、设备、日用品、灯光 室内装修 墙面、地面、顶棚的色彩、图案、纹理和做法 室内物理因素的处理 室内冷暖、干湿、静闹等的控制
41
§2-5
3 自学内容
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理论与技术
地下空间内部空间的组合设计 地下建筑室内装修 地下建筑室内色彩设计 地下建筑室内光线照明设计
灾害防护空间(人防工程)
高层建筑的设备空间 其它特殊空间(埋葬、文物)
9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4 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原则
疏导与对应原则
疏导地面以上空间的矛盾(以交通公害为主) 与地面对应地发展商业等设施,强调发挥土地的集聚效益
集聚原则
在城市中心区发展与地面对应的地下空间,用于相应的用途功能 (或适当互补的)与地面、上部空间产生更大集聚效应.创造更多 综合效益,
城市 经济 条件 需求 预测
城市 地下 开发 技术 需求 预测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预测
21
§2-4
地下空间开发的几个技术问题
1 岩石地层中的开发技术
地质环境的影响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发展史,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分类,
工程规划布置
考虑承载岩体开挖卸载后的受力情况
洞室的结构计算
计算参数不容易准确选取,采用工程类比
2 城市容量的拓展
拓展城市容量的根本方法是开发城市空间
外延式水平方向扩展增ຫໍສະໝຸດ 城市用地内涵式立体方向扩展
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开发
5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3 城市空间的分类 地面空间
对外交通(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管道运输等) 工业用地 集中工业区 工业小区(工业街坊) 分散布置 城市仓库用地 城市生活居住用地 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办公设施、学校) 城市郊区用地(行政界限内,建成区外部) 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功能、开放型现代化新城区)
通风
空气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存、生活和工作。
o保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o尽量减少空气中CO2和CO及尘埃的含量。 o处理好室内的温度 o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 o控制好室内空气的流速 o控制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
16
§2-2 地下空间生理与心理学
2 生理效应
消除心理和生理影响的途径
自然景观 o把自然界的景物恰当引入室内
8
§2-1 城市容量与空间
3 城市空间的分类 城市地下空间
居住空间(窑洞、气候条件、技术水平改善环境)
业务空间(办公、教学,防火疏散及出入口) 商业服务、文娱体育空间(商场、电影院、展览馆、运动场) 交通空间(地下铁道、隧道) 公用设施空间(水暖管线、地下管线集约化) 工业空间(精密仪器、军事及航天,轻工业和手工业) 储存空间(粮食、油类、药品)
19
§2-3 城市系统规划的有关理论
2 城市地下空间系统规划
项目的类型
战备型 结合型 经济型
系统规划程序
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纲要 市政公共工程 管线 工程 公共 建筑 指挥 通讯 工程 人防工程 专业 队伍 工程
地下工程现状 空间开发预测
交通 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