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评审表

模具设计评审表

六.模具顶出有关的事项:
6.1较深柱位及骨位之顶出是否考虑?是否需要考虑用顶块、推板?
6.3是否有必要做先复位机构(当顶出与滑块干涉时)?
6.4顶出是否平衡和足够?有无制品顶白的机会?是否需做二次顶出?
6.5透明的制品,顶出是否已特别考虑?
七.模具冷却有关的事项:
7.1各部位是否基本能达到均匀冷却的效果?
2.1浇口形式(a,点浇口:b,潜伏式浇口:c,侧浇d,直接浇口e,隧道式浇f,扇形浇口:等)是否合适?
2.2浇口位置,大小、点数等是否合适?
2.3流道取出方式是哪一种?(自动落பைடு நூலகம்,手取,机械手)
2.4浇口二次加工是否合适,客户是否确认?
2.5流道形式是否已确定?
2.6产品取件方式是否已确定
三.模胚:
3.1模胚尺寸及各板厚度(模板强度足够),模胚开框尺寸
3.2三板模导柱直径是否足够(考虑A板重量)
3.3三板模上码模板厚度足够(考虑水口边的紧配长度)
3.4吊模孔大小是否合适?
3.5吊模是否平衡(整体、半边、单件),是否有干涉?客户是否有特别要求?
3.6模具对地一侧是否需要加支角?(有无油唧,集流块等配件)
7.2是否了解实际生产模温要求?
7.3对会产生局部高温的地方是否做了重点的冷却?(角落,胶位交错处)
7.4热流道、浇口处是否有必要设计单独冷却回路?
7.5斜顶、滑块是否冷却足够?
八.模具热流道系统有关的事项:
8.1热嘴是否合适?SR、进胶直径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8.2是否需要加隔热板(前模、后模)?
8.3热流道接线盒是否有保护?感温类型是否OK?
3.7多次分型时,每次分型的行程是否已经过核对合适、安全可靠??
四、成型组件(模肉)
4.1承压面积是否够?定位是否足够?注塑压力不平衡是否考虑?
4.2分模线,分模面是否理想?
4.3模肉的镶出方法是否合理?加工性,装配性如何?
4.46镶件太薄且细长时注塑或加工时是否易变形,是否需做配件?
五.倒扣处理有关的事项:
评审记录表
模号:______________评审日期:______________
参会人员
评审项目
评审意见或要求
执行检查
一.注塑机有关的事项:
1.1制品投影面积所需注塑机锁模力、注塑量是否够?
1.2模厚和注塑机拉杆间距,容模厚度,码模、最大开距等关系是否有问题?
二.浇注系统有关的事项:(流道,浇口)
九.模具排气有关的事项:
9.1胶位较薄不利于排气的部位是否做了排气?
a由顶针,司筒,扁顶针等,b由排气针,c由镶件d由行位
其它:
REV.: 01说明:“执行检查”栏填写要求:在初稿评审时,逐项检查执行状况,若执行,则打“√”;
未执行,则打“×”,此时需列入<模图初稿评审记录表>中。
5.1脱倒扣机构是否适合(行位,油唧,斜顶等)
5.2滑块滑动的平衡性是否考虑?是否协调成比例?是否需要增加导向槽?
5.3型腔弹块,型芯侧是否考虑辅助拉勾?
5.4斜顶导向是否可靠?滑块三面是否做斜度?
5.5滑块斜边角度与滑块铲基斜面角度关系是否合理?
5.6斜导柱直径是否合适?数量是否合理?
5.7琐紧面积是否足够?锁紧强度是否足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