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翻译技巧
“对”、“换”、“留” “删”、“补”、“调”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 ①对
逐字对译,字字落实
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别人是切肉的刀和板,我们就是 鱼和肉.
②换――替换。
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考什么”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达 雅
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 意增减内容。 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 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要 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 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 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 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 句。 •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 •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 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 尽地回答了他。
⑥调――调整。
• 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 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 •
例2
例3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删――删略。
• 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翻译时应删 除。 例1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例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 (命令将士前进)。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⑤补――补充。
•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留 ) (换)( 换)(调) (换)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换)( 换)(换) (留)
秦青不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设 宴送行,并且拍着节拍放声唱起悲凉的 歌,歌声振动了树木,响声阻止了行 云。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 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 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 全其节也。”
•
大王来何操? 蚓无爪牙之利.
⑥调――调整。
• 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 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 拿什么 • 大王来何操?
•
蚓无爪牙之利. 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对”、“换”、“留” “删”、“补”、“调”
•
文言文句子翻译口诀 文言文句子翻译
(2)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换成相应 的现代汉语。
既来之,则安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
(2)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换成相应 的现代汉语。
既来之,则安之
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 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住的草庐 里来探望我
参考答案: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留、换、删)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耕田。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留、换、调)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 为什么不接受呢? ③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 也,我能勿畏乎?”(换、调、留) 接受别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 东西就会盛气凌人。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傲视 我,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 • • • • • • •
•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 对着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线的句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 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 身不敢言归。
③留――保留。
•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 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 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 保留不译。 •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 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
• 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翻译 时应删除。 例1 夫战,勇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