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1.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茶具,买方要求公司代为租船,费用由买方负担。

由于公司在约定日期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不同意更换条件,以致延误了装运期,买方以此为理由提出撤消合同,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2.我国某公司以CFR条件进口一批大豆,在约定日期未收到卖方的装船通知,却收到卖方要求该公司支付货款的单据。

过后我方接到货物,经检验部分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丢失。

问该公司应如何处理?3.我方按CIF条件进口一批床单,货物抵达我方后发现床单在运输途中部分受潮,而卖方已如期向我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并要求我方支付货款。

问我方能否以所交货物受潮而拒付货款或向卖方提出索赔?4.某公司以DES条件进口一批药材。

该公司已按合同约定日期做好受领货物的准备,却于合同约定交货期的7天后收到货物,经查证是海上风暴太大导致轮船无法按时到达。

因此,该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5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

该公司以此为由向国外卖方提出索赔。

问公司的行为是否合理?5.某公司以EXW条件买进一批茶叶,在受领货物时发现茶叶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据此公司拒绝提货和付款。

问公司的作法是否合理?6.我方按CIP条件进口10吨化肥,其经海上运输,抵达目的港后转为铁路运输,我方受领货物后,卖方要求我方支付货款和铁路运费,请问卖方行为是否合理?7.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使用了CIF术语,但同时又约定“以货物到达目的港作为支付货款的前提条件”。

结果,货物在中途遇到海难,没有按合同的规定到达目的港。

问买方拒绝支付货款,是否合理?8.我国某公司向德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起所含水分最高为15%,杂质不得超过3%。

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主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货到德国后,买方验货后提出货物的质量比样品差的检验证明,并据此提出索赔6000英镑的损失。

我方是否可以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为由而拒绝买方索赔?9.一批出口到阿拉伯国家的冻鸡,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规定由出口地伊斯兰协会出具证明书,证明该批冻机是按伊斯兰教的方法屠宰的,但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经检验发现,冻鸡的颈部没有任何刀口的痕迹,不符合伊斯兰教的屠宰方法,因此,买方拒绝收货,并要求解除合同。

问买方的行为是否合理?10.某公司向国外出口一批仪器,合同规定由买方提供唛头,但截至买方提供时间届满为止,仍未见其通知设计情况,而该公司货已备好。

请问该公司应如何处理此事?11.我国某公司与日本进行一笔煤炭出口,合同规定“成交中国煤炭10000公吨,5%增减,由卖方选择,增减部分按合同价格结算。

”货物运抵日本后,经日本海关检查发现煤炭实际吨数为10500公吨。

据此日商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多交的500公吨煤炭。

请问日商做法是否合理?12.我国对新加坡出口2000公吨大米,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不允许分批装运。

结果我们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在烟台、连云港各装1000公吨于同一航次的同一船上,提单也注明了不同的装运地和装运日期。

请问着是否违约?银行能否议付?13.有一批货物共1000箱,自A国港口运至B国某港口,承运人签发了“已装船清洁提单”,但货运到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下列情况:(1)少10箱货;(2)20箱包装严重破损,内部货物大部分散失;(3)50箱包装外表完好,箱内货物短少。

试问上述三种情况是否属承运人的责任?为什么?14.我某公司以CIF术语出口一批化肥,装运前按合同规定向保险公司投保水渍险,货物装妥后顺利开航。

载货船舶启航后不久在海上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到水渍,损失价值达1000美元。

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袋包装破裂,估计损失达1500美元。

问该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15.某载货船舶在航行途中突然触礁,致使部分货物遭到损失,船体个别部位的船板产生裂缝,急需补漏。

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船长决定修船,为此,将部分货物卸到岸上并存仓,卸货过程中部分货物受损。

事后统计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1)部分货物因船触礁而损失;(2)卸货费用、存仓费用以及货物损失。

问从上述各损失的性质来看,属于什么海损?16.某货物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

大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船拖回新港修理。

检修后从新驶往新加坡。

事后调查,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1)1000箱货被火烧毁;(2)600箱货由于灌水灭火受到损失;(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毁;(4)拖船费用(5)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

问从上述各损失的性质来看,各属于什么海损?17.某公司以CIF价出口一批货物,进口方银行开来的即期信用证规定:约或约于10月1日装船。

该公司于10月5日装船,并于10月28日向通知行提交信用证规定的全套货运单据要求议付,但却遭到银行拒付。

请问银行做法是否合理?18.我方某公司出口一批钢材,国外开来即期信用证中未表明可撤消与否。

信用证金额10万美元,允许分批装运及分批付款。

我方已凭此信用证发出5万美元货物,并在中国银行议付5万元货款。

议付后第二天,中国银行收到开证行撤消信用证的通知,请问开证行对业已议付的5万美元货款有无拒付权利?我方是否应继续发货?19.我方某公司进口一批货物,按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

受益人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向国外议付行交单议付。

议付行经审查合格后向受益人议付货款。

我方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不符,请问我方是否可以要求开证行拒绝向议付行付款?20.北京某出口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付款方式为D/P60天,汇票及货运单据通过托收行寄到国外代收行后进行了承兑。

货物运到目的地后,恰巧该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进口人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便出具信托收据向银行借取单证,先行提货。

但货售出后买方倒闭。

请问:在此情况下我方汇票到期能否收回货款?为什么?21.我国与外商订立一份大豆出口合同,订约后由于该年我国出现巨大洪水涝灾,致使大豆严重减产,出口货源的采集遇到了困难,纵使努力收集,也难以按期履约。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方能否以发生不可抗力事故为由,要求外商免除交货责任?22.某贸易商以FOB价向国内某厂订购一批货,在买卖合同中订明如工厂未能于7月底以前交运,则工厂应赔付5%的违约金,后因工厂交货延迟5天,以致贸易商被其买方索赔为货款的3%,请问贸易商是否可依约向工厂索赔?索赔5%还是3%?23.我方某出口企业于10月1日向日商发盘称:阿托品,每100盎司一批,大连船上交货价为3.25美员一盎司,5日内复到有效。

日商于10月7日回电表示接受,我方立即电告对方其接受有效,并着手备货。

两天后,日商来电称7日电传超出发盘有限期,属无效接受,认为合同不成立。

请问日商的做法是否合理?24.某公司接到外商发盘供应核桃仁500公吨,限7日内复到。

该公司经调查研究后,于第5日作出觉得欲接受该项发盘。

但此时外商又发来电传称撤消发盘。

请问在此情况下,该公司应怎么办?25.A拟出售一台X型机床给B,A在发盘电报中说:“确认出售一台X型机床……(其它各项交易条件略)请电汇一万美元。

”B立即复电:“确认你方来电,同意各项交易条件,我已汇交你方开户银行一万美元,该款在你交货前代你方保管。

”但A接到回电后未作任何答复,并把这台机床以更高的价格卖给C,事后双方发生争议。

问:在上述情况下A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26.某公司以FOB条件进口一批货物,收到国外装船通知后该公司即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

货物运达港口卸货时,港务局发现有部分缺损,而外商提供的单据是清洁的。

请问该公司应向何方提出索赔?27.我某公司向国外某商出口5000公吨黄豆,每公斤2.5元,合同规定,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应支付另一方违约金额10万元,事后我方已支付3000公吨黄豆。

但此时国内黄豆市场价上扬到3元/公斤,我方因此不愿继续出口,表示愿意赔偿10万元人民币了结此事,但买方不同意,问我方该如何处理?为什么?28.我出口企业于6月1日向英商发盘供应某商品,限6月7日复到有效。

6月2日收到英商电传表示接受,但提出必须降价5%,我方正研究如何答复时,由于该商品的国际市场发生对英商有利的变化,该商又于6月5日来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我方6月1日的发盘。

试问我方该如何处理?为什么?29.日本某公司想从中国进口“红龙”西服100件。

但日方要求甲方改用“卞和”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字样。

请问:中方是否应该接受?在处理此项业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0.合同规定糖水桔子罐头,每箱24听,每听含5瓣桔子,每听罐头上都要用英文标明“MADE IN CHINA”。

卖方为了讨个吉利,每听装了6瓣桔子,装箱时,为了用足箱容,每箱装了26听,在刷制产地标志时,只在外包装箱上标明了“MADE IN CHINA”。

买方以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及未要求标明产地无法推销为由向卖方要求赔偿,否则拒收货物。

问:买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31.青岛某出口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苹果。

合同及来证上均写的是三级品,单到发货时才发现三级苹果告罄,于是该出口公司改以二级品交货,并在发票上加注:“二级苹果仍按三级计价”。

请问:这种以好顶次的做法是否妥当?32.国内某贸易公司向俄罗斯出口大斗,合同中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

出口方在装运中由于麻袋数量不足,有100公吨的货物改用了塑料袋。

试分析,若进口方收到货后发现这一情况,应如何处理?33.某合同商品检验条款中规定以装船地商检报告为准。

但在目的港交付货物时却发现品质与约定规格不符。

买方经当地商检机构检验并凭其出具的检验证书向卖方索赔,卖方却以上述商检条款拒赔。

卖方拒赔是否合理?34.我某外贸企业向国外一新客户订购一批初级产品,按CFR中国某港口、即期信用证付款条件达成交易,合同规定由卖方以程租船方式将货物运交我方。

我开蒸银行也凭国外议付银行提交的符合心意证规定的单据付了款。

但装运船只一直未到达目的港,后经多方查询,发现承运人是一家小公司,而且在船舶启航后不久已宣告倒闭,承运船舶是一条旧船,船、货均告失踪,此系卖方与船方互相勾结进行诈骗,导致我方蒙受重大损失。

试分析,我方应从中吸取那些教训?35.我某出口企业与某外商按CIF某港口、即期信用证方式付款的条件达成交易,出口合同和收到的信用证均规定不准转运。

我方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将货物装上直驶目的港的班轮,并以直运提单办理了议付,国外开证行也凭议付行提交的直运提单付了款。

承运船只驶离我国途径某港时,船公司为接载其他货物,擅自将我方托运的货物卸下,换装其他船舶继续驶往目的港。

由于中途耽搁,加上换装的船舶设备陈旧,抵达目的港比正常直运船的抵达时间晚了两个月,影响了买方对货物的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