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刘希国】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刘希国】


读书方法
• 1、静下心来,用心品读 • 2、精读和略读甚至跳读相结合 • 3、借鉴有脂砚斋评语的脂评本以及参考其他人对 《红楼梦》的有关研究
• 4、遇到疑难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 5、田野调查法,辽阳的曹雪芹博物馆实地调查, 获得有效消息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 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 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 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 根子!”
反映了曹雪芹的具有初步民主主义 因素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生追求 和价值取向。
周汝昌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底,应 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因为这部书中充满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 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 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
王蒙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 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 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 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 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 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 明中期以来,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被美学家称 为“反抗的浪漫主义”思潮。代表人是著名思想 家李贽。他不服孔孟,大倡异端,宣讲童心,反 对矫饰。第一个冲破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藩篱,把 反映真实人情世态的现实文学纳入了启蒙思潮, 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童心说”,这个以心灵觉醒 为基础的个性解放思潮,在明清之际虽然随着社 会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而屡经曲折,但它在思想 文化领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 冷子兴评说贾宝玉: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 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 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
贾宝玉摔玉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 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 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贾宝玉的呆气
• 贾府中,两个老婆子评论贾宝玉: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 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 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 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 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 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 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探骊得珠 探秘红楼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
•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 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 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 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 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 写法都打破了。
•石和玉的特点
•在原始宗教活动和祭祀大典中,作为礼器, 玉担当着感通天地人神的重要角色。玉也是 身份地位象征,为贵族、大臣、商贾等注目。 玉文化在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米芾传》 •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 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 ”具 衣冠拜之,呼之为兄。”米芾因 此被称为“米癫”。
红学家吴世昌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红楼梦》的别名
《石头记》 《还泪记》 《风月宝鉴》 《情僧录》 《金陵十二钗》
甲戌本第一回提到《石头记》时,脂砚斋 的旁批云:“本名也。”程本的程伟元序 中也说“《石头记》是此书原名。”该书 早期抄本无一例外的名曰《石头记》,改 名《红楼梦》是后来的事。
女娲补天的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 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 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zhuān)民生。
苏轼《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馀。
•脂砚斋批语云:“自谓堕落情网,故 无补天之用。”点明:作为“石头” 幻形入世的贾宝玉,因为“堕落情 根”,故无补天之用,也不去补天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