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心肺功能评定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ing) 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 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 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 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 能力。
(一)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 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通过了解受试者可耐受 的运动负荷,可判断其心功能,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和 工作强度,并制定运动处方,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4)低水平运动试验(low level exercise testing):运 动至特定的、低水平的靶心率、血压和运动强度为止。 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与安静时 比增加20次/分;最高血压达16OmmHg,或与安静时 比增加20~4OmmHg;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 止试验的标准。此法目的在于检测从事轻度活动及日 常生活活动的耐受能力。低水平运动验是临床上常用 的方法,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术后早期康复 病例,以及其它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 动处方、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应配备除颤器和必要的抢救药品,以便出现严重问题时能给予及 时的处理。
连接监测导联后做过度通气试验,方法是大口呼吸30秒或1分钟 后立即描记监测导联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为阳性,但没有病 理意义,提示运动中诱发的ST段改变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结果。
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2.试验过程中 在试验中应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心率、血压、 心电图及受试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每级运动 结束前30秒测量并记录血压,试验过程中除用 心电示波器连续监测心电图变化外,每级运动 结束前15秒记录心电图。如果没有终止试验的 指征,在被试者同意继续增加运动强度的前提 下,将负荷加大至下一级,直至到达运动终点。 如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应及时中止试验,并 密切观察和处置。
Bruc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级别 0
速度 mph 1.7
km/h 2.7
坡度 (%)
0
持续时间 (min)
耗氧量 ml/(kg·min)
3
5.0
METs 1.7
1/2
1.7
2.7
5
3
10.2
2.9
1
1.7
2.7
10
3
16.5
4.7
2
2.5
4.0
12
3
24.8
7.1
3
3.4
5.5
14
3
35.7
10.2
(2)踏车试验:坐位和卧位踏车试验(Bicycle Ergometer)等为 下肢用力的试验,用于下肢运动障碍者的手摇功率计(臂功率计) 试验为上肢试验
(3)便携式运动负荷仪 (4)台阶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1)极量运动试验(maximal exercise testing):极量 运动试验可按性别和年龄推算的预计最大心率(220 -年龄)做为终止试验的标准。适用于运动员及健康 的青年人,以测定个体最大作功能力、最大心率和最 大摄氧量
(2)亚(次)极量运动试验:运动至心率达到亚极量心 率,即按年龄预计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85%或 达到参照值(195 -年龄)时结束试验。此试验可用 于测定非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3)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 停止运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 心电图改变等)为止。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用于冠心病诊断,评定正常人和病情稳定的心 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 动处方提供依据。
(四)运动试验方案
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及试验目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方案。运动试验的起始负荷必须低于受 试者的最大承受能力,方案难易适度,每级运 动负荷最好持续2~3分钟,运动试验总时间在 8~12分钟为宜。
运动试验方案
1.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根据运动负荷量的递增方式(变速变斜率、恒 速变斜率、恒斜率变速等)不同设计了不同的 试验方案,如Bruce方案、Naughton方案、 Balke方案等。国内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
运动试验方案
2.踏车运动试验方案 最常用的是WHO推荐方案参见下表。每级3分 钟,蹬车的速度一般选择50~60周/分。
WHO推荐方案
分级
1 2 3 4 5 6 7
运动负荷(kg·m/min)
男
女
300
200
600
200
900
600
1200
800
1500
1000
1800
1200
2100
1400
运动时间 (min)
3 3 3 3 3 3 3
运动试验方案
3. 手摇功率计试验方案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变的手摇速度,一般可选 择40-70转/分。运动起始负荷一般为12.5W, 每级负荷增量为12.5W,每级持续时间为2分 钟,直至疲劳至极。
(五)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运动试验前应禁食和禁烟3小时,12小时内需 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等。尽可能的在试验前停用 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但应注意β受体阻 滞剂骤停后的反弹现象。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4)严重动脉新狭窄; (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 (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
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第三章 心肺功能的评定
二、心电运动试验
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和脂肪在细胞线粒体内发生氧化反应 所产生的ATP所提供。在一些高强度、短时屏气和使用爆发力的 情况下,因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求,此 时主要靠无氧代谢(糖酵解)来提供,其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最终 仍需有氧氧化来消除。有氧代谢所需的氧首先要通过肺来摄取, 通过肺的呼吸运动使外界的氧进入肺泡(通气),氧和二氧化碳 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换气),弥散入血 液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化血红蛋白;靠心脏泵的作用使血液 流动到达有氧运动的肌肉等部位;最后参与肌肉的有氧代谢过程。 由此可见,有氧运动涉及肺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储备能 力;心脏的心输出量、心脏储备能力、心肌耗氧量;血液携氧能 力(血红蛋白含量)及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等。
(1)Bruce方案
优点:易于达到预定心率;最高级别负荷量最 大,一般人均不会超过其最大级别。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 大(4~5METs),运动增量较大,老年人和 体力差者往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荷或负荷增量, 难以完成试验;每级之间运动负荷增量较大, 不易精确确定缺血阈值;此外,在走-跑速度 临界时,受试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节奏,心 电图记录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3.试验终止后 达到预定的运动终点或出现终止试验的指征时, 应逐渐降低跑台或功率自行车速度,被试者继 续行走或蹬车。异常情况常常会发生在运动终 止后的恢复过程中,因此,终止运动后,要于 坐位或卧位描记即刻(30秒以内)、2分钟、 4分钟、6分钟的心电图并同时测量血压。以后 每5分钟测定一次,直至各项指标接近试验前 的水平或患者的症状或其它严重异常表现消失 为止。
运动试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试验开始前
测基础心率和血压,并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3通道监测导联心电 图。
测量体位应与试验体位一致;测量血压时为了避免干扰,被测手 臂应暂时离开车把或扶手;为了减少运动时的干扰、避免伪差, 12导联心电图的肢体导联均移至胸部,并避开肌肉和关节活动部 位。放置电极之前,应仔用酒精擦拭局部皮肤以减少皮肤和电极 界面之间的电阻,改善信嗓比。
6. 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重复进行运动试验,可根据其 对运动耐受程度的变化,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7. 其它:根据运动试验的反应,选择手术适应症,判断窦房结功能 等。
(二)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1.按所用设备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Treadmill)试验又称跑台试验, 其是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 的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的提高进 行走-跑的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的 运动目标。
Balk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
级别
1 2 3 4 5 6 7
速度 (mph)
3.2 3.2 3.2 3.2 3.2 3.2 3.2
坡度 (%)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持续时间 (min) 2 2 2 2 2 2 2
耗氧量 ml/(kg·min)
15.1 19.0 22.4 26.0 29.7 33.3 36.7
2.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以往运动试验曾是冠心病早期诊 断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3.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运动中发生心 肌缺血的运动负荷越低、心肌耗氧水平越低(即心率、 血压越低)、ST段下移的程度越大,冠心病的严重程 度就越重,预后也越差。
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2.相对禁忌证
(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 (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 (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4)肥厚型心肌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 (5)电解质紊乱;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7)严重动脉压升高; (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3.按试验方案分类 (1)单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
强度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试验,如台阶试验。 (2)多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