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如何诊断高血压?
1、诊断标准
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内,三次测量 血压,取平均值,
收缩压≥140毫米汞柱,
或者舒张压≥90毫米汞柱, 或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140毫米汞柱和90毫米汞柱,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被认定为高血压。
如何诊断高血压?
2、诊断性评估
⑴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⑵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视网膜、视神经损
伤,甚至失明。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
1.年龄: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2.性别: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
性;
3.地理: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 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季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经济水平: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比。经济文化越发 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3)联合用药: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 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可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事实上, 2 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三、药物治疗
A
(ACEI、ARB)
B (-受体阻滞剂) C (CCB钙离子拮抗剂) D (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 )
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因此出现心绞
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二、高血压的危害
2、脑
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俗称中风,致死致残率极高,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 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33%死于脑卒中。 (凡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愤怒、情绪激动的诱因下,出现
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 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
1、体重过重 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 kg/m2)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 为肥胖。基线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57%,男性增 加50%。 2、过度饮酒 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 3、钠盐摄入过多 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 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 4、吸烟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 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 亡危险增高21%。 5、心理压力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压力过大,都易使血压升高。人在暴怒、激动时,可使 血压急剧升高30 mmHg 左右。 6、运动量过少 体力活动减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高血压患 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20~139 ≥140 和(或) 和(或) 80~89 ≥90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159
160~179 ≥180
和(或)
和(或) 和(或)
90~99
100~109 ≥110
高血压的分类
1、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
标签效应
心理治疗
如外界刺激引起了强烈的、反复的、长时间的精神紧张 及情绪波动,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丧失了对皮质下血管 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使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引 起全身小动脉痉挛· · · · · · 这样,即使情绪平复后,在休息或放松状态下,血压仍 长期持续高于正常水平,便是心因性高血压了。
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则(二)
“两个基本点”
长效好于短效 服药时间合理
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则(三)
“三个代表”
监测个性
联合用药 保护功能
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1)初始单药小剂量: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 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 最佳疗效。
(2)建议长效药:为了有效地使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 围内,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 中或心脏病发作。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 的药物。
高血压防治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一)心理平衡 (二)合理膳食 (三)适量运动 (四)戒烟限酒 ---------健康的四大基石
1992 《维多利亚宣言》
心理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不良的应 激反应
个性 性格 社会 文化
情绪 压抑
大脑皮层及血管运动中枢 兴奋性增高大脑皮质兴奋 和抑制过程失调,全身小 动脉痉挛,血管外周阻力 加大,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致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主讲人:黎婷
时间:2014年9月5日
一、我国高血压现状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 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上升之快可谓呈井喷态势。
一、我国高血压现状
《 2012年中国心血管报告》:我国估算 15 岁及以 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24%,全国高血压总患者人 数2.66亿,且无论性别,都有逐年上升趋势。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如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 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 血压。
正常高值为120-139/80-89mmHg。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此水平人群10年中心血管 发病危险较<120/80mmHg水平者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 成为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达 45%和64%。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因此,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应提倡改善生活方式,以预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
受累,靶器官受损,可出现心、脑、肾、眼相关症状。
二、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真正的危 害性在于损害心、 脑、肾、眼等重要 器官,造成脑卒中
( 中风 ) 、心肌梗死、
肾功能衰竭等严重 后果。
二、高血压的危害
1、心脏: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可引发左心室肥厚,形成 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
衰竭。
冠心病: 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
⑶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的情况
目的是利于高血压原因的鉴别诊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 并指导诊断措施及预后判断。 所需信息来自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如何诊断高血压?
3、病史采集:家族史、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生活方式、心 理等(收集高血压危险因素)
4、体格检查:检测四肢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眼底;观察有无Cushing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 亢进性突眼征、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及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
肝火上炎型龙--胆泻肝汤加减 痰湿中阻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阴虚阳亢型--羚羊钩藤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杞菊地黄汤加减 肝郁脾虚型--香砂六君汤合逍遥散加减 冲任失调型--二仙汤加减 阴阳两虚型--右归丸加减
降压作用的单味中药
天麻、钩藤、川芎、罗布麻 、夏枯草 、桑寄生、 淫羊藿、菊花、龙胆草、柴胡、茵陈、黄连、黄 芩、大黄、葛根、丹参、丹皮、杜仲、酸枣仁、 臭梧桐、决明子、山楂、莱菔子、黄精、刺五加、 地黄、玄参 、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辛夷、 贯众 、秦艽、地骨皮、桑白皮、忍冬藤、瓜蒌、 半边莲、龙葵、蔓荆子、茺蔚子、熊胆等。 临床辨证治疗时可根据中药作用 、性味、归 经配伍使用。
二、高血压的危害
3、肾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 受损及夜尿增多。肾损害程度与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病程相 关。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 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可发 展为肾衰和尿毒症。
二、高血压的危害
4、眼
眼底病变: 长期的高血压还可 导致眼底动脉狭窄、 硬化、出现交叉症,
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占总高血压发病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病因而引起的血压升高。 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约 占所有高血压的5%。
高血压的分类
2、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分类:
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达
数十年,多见于中、老年人,最终常死于心、脑病变。
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 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以30-40岁
为最多见。若不及时降压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据统计资料显示,
一年内生存率仅为10%~20%,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死亡。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 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 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起初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
6.饮食习惯:日常盐和饱和脂肪摄入量越大,血压水平越高, 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7.身体状况:肥胖程度呈正比,与体力活动水平呈反比;
8.心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压力过大,都易使血压升高。 9.遗传: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 及亲生子女之间)之间血压有明显关系。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 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25 岁到34 岁年龄段患病率已 达24.4%。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脑卒中的60%~ 70%和心肌梗死的40% ~ 50%是与血压升高有 关。
中国内地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 85%,慢性病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