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实验

2.实验时至少三人一组,分工(被测者、测试者、记录者)明确,轮流进行。
3.数据统计与分析整理。将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列于实验报告中。
注意:每组统计数据不得少于3个,不足数据由其它组补充。计算内容仅计算表中第一行(身高、眼高、坐高和最大肩宽)的内容。涉及的计算公式参照教材相关内容。
4、实验结果记录与数据整理
实验设备
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方法和手段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可以用直接测量法,也可以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另外,测量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测量方法详见GB/T5703--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总和∑=X1+X2+X3+X4+X5
平均值
标准差SD=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百分率P=0.5+s
测量记录与数据统计参考表格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及重量(6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Leabharlann 3837391.1身高/mm
1700
1650
1800
1610
六、思考题
1.分析“量身定做”与“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联系和区别。
答:两者的联系是都可以在制造行业中使用如衣服的尺寸的设计。两者的区别是:人体数据百分位是指在整个范围内尺寸小于等于个体人体尺寸的人群占总体的百分比,得出来的是一个范围值,而量身定做是得出是一个准确数据。
2.通过实验计算获得的“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与教材中的“华南区的百分位P”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第五十百分位是建立在平均值得基础上,两者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平均值只需要知道基本数据即可得出,而第五十百分位要知道标准差和平均值。
5.人体百分位数是如何应用的?实验获得的百分位数有什么实际意义?是否可以将其直接应用?
答:人体百分位数可应用于衣服尺寸设计等制造业中,如第5百分位代表矮身材,第50百分位代表适中身材,第95百分位代表高身材,在设计中如要求产品适用于90%的人群,则以第5百分位数为下限,第九十五百分位为上限进行设计。在实验中不可能列出所有的统计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来标记,将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归类,使统计数据简单明了。不可以将其直接应用,因为测量时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用在大批量生产中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标准差SD= =
=21.39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235-258)/21.39=0.888
查表得Z=0.3133
百分率P=0.5+s=0.5+0.3133=0.8133
五、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与问题讨论
通过具体的测量与分析,对于以上数据可以较合理地设计出对个人方便使用的产品,当然,对于产品的设计是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仍需要具体分析。在实验中应尽量避免误差,如年龄、性别、地区、民族、职业等影响因素。
/mm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
38
37
39
3.1坐高
895
890
970
845
940
4540
908
48.30
60.64
3.3坐姿眼高
835
735
870
760
810
3.4坐姿肩高
625
630
680
600
600
3.5坐姿肘高
215
240
240
220
230
3.8小腿加足高
450
200
200
4.4最大肩宽
415
420
430
400
410
4.6坐姿臀宽
325
320
400
310
310
4.7肘间宽
390
415
450
400
450
4.8胸围
800
810
810
810
830
4.9腰围
700
705
745
700
740
总和∑=235+235+280+270+270=1290mm
平均值
=1290/5=258mm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P
16
20
38
37
39
2.1眼高
1620
1500
1680
1510
1620
7930
1586
77.97
67.00
2.2肩高
1420
1365
1500
1330
1450
2.3肘高
1030
1000
1130
1000
1110
2.4手功能高
690
700
810
710
800
2.6胫骨点高
510
470
490
1750
8510
1702
75.96
51.20
1.2体重/kg
50
50
70
48
60
1.3上臂长/mm
270
240
310
280
295
1.4前臂长/mm
300
250
250
245
260
1.5大腿长/mm
500
300
550
450
510
1.6小腿长/mm
400
400
425
385
430
总和∑=1700+1650+1800+1610+1750=8510mm
3.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的测量与计算,了解个体和小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带来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设备、方法和手段
实验原理
人体测量数据在各领域尤其是工业工程领域运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一般人体测量实验是利用实际仪器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测量。目的是通过实操加强学生对这些数据的了解。直接测量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有一定的好处,虽然存在实验时间较长、不够准确等问题,但基本原理可行。利用简单仪器(皮尺或钢卷尺等)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让同学们对人体尺寸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操作,增加了对理论教学中人体尺寸中所对应部位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基本概念、名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统计计算能力,进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6.分析你在实验数据的测量中产生误差及原因,这种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什么影响。
答:测量时测量者的身体结构不同可能会带来误差,如骨头凹凸不平,测量者年龄、性别、地区、民族、职业等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的误差,还有操作者测量时读数的误差。如果将这种带有误差的测量值用在大批量生产中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注意:此部分为选作!观点正确加分、错误的不得分、抄袭者则扣分。)
3、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
测量有人体主要尺寸(包括体重)、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选作)四大部分,共计24项。
测量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实验准备与实验步骤
1.测试者应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认识人体大部分诸单元的尺寸,明确实验中测量的选项及对应部位,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前备好“人体主要尺寸、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四个表格供实验时记录用(见附件)。
答:教材上的华南区的百分位P更接近于实际的百分位,由于我们的样本容量不够大,所以会存在较大误差。
3.在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计算时,若样本的数据小于平均值时,应如何通过正态概率数据分布表11-8获得人体数据的百分位数据?
答:取其相反数即可,因为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
4.通过实验你是如何理解数据平均值和第50百分位的区别和联系的?
450
480
430
460
3.9坐深
505
400
470
390
450
3.11坐姿下肢长
980
950
1040
870
1020
总和∑=895+890+970+845+940=4540mm
平均值
=4540/5=908mm
标准差SD= =
=48.30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895-908)/48.30=0.269
平均值
=8510/5=1702mm
标准差SD= = =75.96
本人在组内的百分位: =(1700-1702)/75.96=0.026
查表得Z=0.0120
百分率P=0.5+s=0.5+0.0120=0.5120
测量统计表2:人体立姿尺寸(5项)实验者本人学号:16
/mm
组内人员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课程:《人因工程学》
实验名称:人体测量实验
机电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二
实验名称
人体测量实验
实验地点
工业工程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8年月日节
指导教师
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理解人体相关部位尺寸的基本概念。
2.学会人体尺寸测量的基本步骤与统计计算。
查表得Z=0.1064
百分率P=0.5+s=0.5+0.1064=0.60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