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

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

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2、3号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环境保护现场验收专家意见2019年3月30日,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2、3号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自主验收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验收调查单位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环保设施施工单位太原龙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山西铭睿恒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山西城正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竣工验收监测单位山西中安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环境监理单位山西德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领导和代表以及应邀参会的环保专家,会议成立了环保设施验收工作组(名单见附件)验收工作组对工程生态恢复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听取了建设单位代表,对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汇报、调查单位代表对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介绍,查阅核实了相关资料,经认真咨询、讨论和审议,形成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如下:一、工程基本情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9 号文件以及晋煤重组办发[2010]67号文件,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企业,将山西安泽岭底煤业有限公司(关闭,21万吨/年)、山西安泽太岳煤业有限公司(关闭,30万吨/年)、山西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主体矿井,30万吨/年)三座煤矿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为10.7468km2,生产规模为90万t/a,主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山西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场地进行建设,副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太岳煤矿个工业场地进行建设。

2010年11月2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C14000020111220083429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10号煤层。

2012年10月24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其换发了釆矿证,证号C1400002010111220083420,井田面积10.7502km2,批准开釆2-10号煤层,生产规模为90万t/a。

根据地质报告,其中2、3、10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为不可采煤层,且10号煤硫分大于3%,属于禁采煤层,因此本次评价仅针对2号、3号煤层。

2011年1月11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1]35号文对地质报告进行了批复;2011年7月15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1069号文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2011年12月19日,山西省水利厅以晋水保函[2011]1256号文对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进行了批复;2014年4月28日,山西省煤炭基本建设局以晋煤基局发[2014]102号文对该项目初步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

2012年1月,安泽登茂通煤业委托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2、3号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4月13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2】703号文《关于<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2、3号煤层)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对项目环评予以批复。

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安泽县唐城镇上庄村与下庄村之间,该矿距安泽县城43km,距古县县城44km,行政区划属安泽县唐城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28′04"〜36°30′23",东经:112°05′48"〜112°06′56"。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改扩建原登茂通煤矿工业场地最为主井工业场地,利用原有三个井筒,新建联合建筑、通风机房、全封闭原煤储煤场、生活污水处理车间、压缩空气站等,其余生产设施、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生活设施等均利用原有。

副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太岳煤矿工业场地进行改建,利用原有副井、其余两个井筒封闭,新建副井提升机房、井口房、锅炉房、空气加热室、生活污水处理站,保留原有综合楼、泵房、配电室、坑木加工房和门房,其余均拆除。

该项目于2011年8月26日开工建设,项目于2014年10月26日基本建设完成。

矿井采用斜立综合开拓方式,布置主斜井、副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4个井筒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法,综采工艺开采,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

矿井各盘区内煤层自上而下顺序开采,以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930m。

根据井田范围和开拓巷道布置,将整个矿井划分为三个盘区,即在井田中部划为一盘区,矿井的首采盘区,井田东部划为二盘区,井田北部划为三盘区。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均为近水平煤层,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开采,盘区间接替依次为一盘区、二盘区、三盘区,一、二盘区先采2号煤层,再开采3号煤层,三盘区开采3号煤层。

开采顺序为盘区前进,区内后退开采顺序。

本项目试生产阶段,本矿矿井日产原煤2088t~2200t,工况负荷达到设计值的76.6~80.7%,项目实际建设总投资25170万元,环保投资1620万元,占项目实际建设总投资的6.44%。

工程建设历程见表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表1 工程建设历程表二、工程建设情况与验收调查范围、对象1、工程设计建设情况核查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对比,本次验收主要从环保角度进行考察。

本项目变化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本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比表经过对照,本项目主要变更内容:(1)筛分车间增加破碎系统环评阶段:原环评筛分车间筛分后的末煤进入全封闭储煤棚,块煤进入块煤储煤场,块煤储煤场,四周建设挡风抑尘网,验收阶段:筛分间增加破碎系统,块煤破碎后与末煤一起进入全封闭储煤棚。

(2)储煤设施变更环评要求:新建一座50x130=6500m2全封闭储煤棚,煤棚高15m,煤堆高6米,存储能力约2万吨。

验收阶段:全封闭储煤棚,储煤棚占地面积为3680m2全封闭储煤棚,煤棚高15m,煤堆高6米,存储能力约8500吨,可满足原煤约3.1天储量要求,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变更可行。

(3)供热设施变更环评要求:在主井工业场地锅炉房设1台SZL4-1.25-AⅢ蒸汽锅炉、1台SZL2.8-0.7/95/70- AⅢ热水锅炉、1台SZL4--1.25-AⅢ蒸汽锅炉,锅炉总吨位为12吨;验收阶段:实际在主井场地新建锅炉房,设1台SZL6-1.25-AⅢ蒸汽锅炉、1台DZL2-1.25- AⅢ蒸汽锅炉、1台DZL2.8--0.7/95/70- AⅢ热水锅炉,锅炉总吨位为12吨。

(4)矿井水处理工艺变更环评要求:新建矿井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能力50 m3/h,采用ZNJ-25型一体化综合净水器2 台,单台处理量为25m3/h,处理能力为50 m3/h,处理工艺为:“调节池+管道混合器+高效净化器+中间水池+活性炭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能力为50 m3/h,验收阶段:在主井场地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50 m3/h的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 调节池+旋流澄清池+一体化快速过滤装置+中间水池+除氟过滤+活性炭过滤+中间水池+超滤+清水池”工艺,处理规模1200m3/d,处理后全部回用井下洒水、不外排。

(5)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处理工艺、排放去向发生变更环评要求:在主井场地新建一座15m3/h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二氧化氯消毒”,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化、道路洒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岭底煤矿洗煤车间、安泽东宝洗煤厂洗煤生产补充水。

验收阶段:在主井场地建设一座40m3/h的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机械格栅+调节池+CAST+无阀滤池+活性炭过滤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因岭底煤矿洗煤车间已停产,煤场已复垦,生活污水处理站经过深度处理后,用于煤场降尘、绿化、车轮冲洗及登茂通洗煤厂入洗原煤120万吨/年的生产补充水。

(6)雨水收集池容积变更环评要求:在主井场地新建一座8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

验收阶段:在主井工业场地新建一座有效容250m3(10.3×6.4×3.8m)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并设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切换闸门。

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后,可以用于绿化及降尘洒水。

(7)矸石场地发生变更环评要求:矸石场利用原太岳煤矿矸石堆场作为兼并重组后矸石堆场;对原太岳煤矿矸石堆场底部修建排水涵洞,在沟口修建拦矸坝;将炉渣、矸石分区单独堆放,堆置时做到逐层堆放、覆土,封场后进行碾压并覆土绿化。

验收阶段:矿井环评中批复的矸石场由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矸石场一期工程已完成场底排水涵管、上游挡水墙、下游挡矸墙、下游排水渠及周边截水沟,库容约1万吨(5000m3),一期工程内已建成炉渣脱硫渣、单独分区,库容约80m3,防渗采用HDPE土工膜(2mm),该排矸场在挡矸墙上游堆存部分矸石,由于土地问题未能协商成功,导致无法继续使用,故矿方已对矿井环评批复矸石场进行封场,对已堆存矸石进行了覆土和植树绿化。

企业目前排矸利用自己洗煤厂矸石场。

2016年8月22日,原安泽县环境保护局以安环审函[2016]23号对《阳煤集团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年入选原煤120万吨洗煤改扩建项目环境硬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019年1月21日,原安泽县环境保护局以安环审验[2019]1号对该洗煤厂备用矸石场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进行了批复。

洗煤厂排矸场由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施工图设计,根据《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洗煤厂排矸工程实施设计方案》,矸石场库容24.71万m3约35.28万吨,可储存该洗煤厂及矿井2.36年矸石量。

目前已建成下游挡矸墙、上游挡水墙、左侧支沟挡水墙及纵贯全场的排洪涵洞及两侧截水沟。

目前排矸场已基本堆满,现状已堆存矸石完成了覆土,已形成的马道及边坡完成了横向截水沟的建设,并进行了覆土和绿化。

在矸石场左侧支沟建设完成炉渣、脱硫渣单独分区,池底及边坡铺设一层HDPE 土工膜,厚度约2mm。

2018年8月,太原正越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阳泉煤业集团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上庄碾沟(荒沟)煤矸石综合治理项目技术方案》及图纸。

安泽县发展和改革局对该项目出具了备案证明(编号2018-25),并经安泽县林业局同意(安林函字[2018]56号)。

2019年3月,山西华特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阳泉煤业集团登茂通煤业有限公司上庄碾沟(荒沟)煤矸石综合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9年3月26日,临汾市生态环境局以临环审函[2019]8号文件对该项目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