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七彩校园”欢迎你!活动目的1、了解校园的环境、设施和专用室,尤其是熟悉自己教室的位置。
2、认识自己班级的同学和老师,更快地融入新集体。
3、萌生作为小学生的自豪之情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和期待。
活动内容本活动分四个系列开展。
通过组织学生认识—了解—参观—爱护校园的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学校的操场、电脑房、音乐室、生活劳动室、实验室、图书室、教学大楼、卫生室等。
活动场所教室、校园等活动准备制作“彩色转盘”和“校园与各专用室的照片及介绍”等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七彩校园欢迎你”1、让学生认识自己学校的名称,认一认,读一读,记一记。
“××区×××小学”2、认识自己班级的名称和位置。
“一(×)班”3、用自豪的语气说一说:“我是××区×××小学一(×)班的学生——×××。
”(二)“寻找校园的色彩”1、电脑出示大转盘,让学生随机旋转色彩转盘,认识校园设施的名称和用途。
(媒体分别出示各专用室的照片与介绍)(1)紫色:教学大楼读书乐,活动乐,增长知识学本领!(同学们每天学习生活的教室就在我们的教学大楼中,学校的教学大楼共有两幢,分别是三年级所在的4号楼和一、四、五年级所在的5号楼。
三层教学大楼里除了窗明几净的教室,还分布着各年级老师的办公室和男女厕所。
)(2)绿色:操场做早操,炼身体,丰富活动现身影!(操场是我们每天做早操、上体育课、课间活动、做游戏的地方,更是我们开展体育运动的最佳场所。
)(3)红色:音乐室唱起歌,跳起舞,欢声笑语乐逍遥!(音乐室在我们的综合大楼内,它是我们学生上音乐课的地方,里面有钢琴、多媒体设备,可以为我们弹奏美妙的音乐。
动听的旋律将丰富我们的校园学习生活,让我们学会唱歌,学会舞蹈,学会用口琴演奏各种歌曲。
)(4)蓝色:电脑房打文字,插图片,上网学习开眼界!(电脑房是我们上信息技术课的地方,老师不仅会教会你如何在电脑上打文字,画图,还会教会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呢!)(5)橙色:图书室读故事,看童话,精彩图书任你挑!(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种类繁多的故事书,童话书,同学们可以利用每周的阅览课和借阅图书日,到那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6)黄色:生活劳动室动脑创,动手做,手脑并用显智慧!(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也要增强动手能力。
生活劳动室就是我们上生活劳动课的地方,老师会在那里教会我们折纸、剪纸,做手工,使我们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7)粉色:实验室学中做,做中学,科学实验探奥秘!(自然课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之一,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认识许多花、草、树,还能走进动物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有趣而丰富的小实验中,还能增长许多科学知识呢!)(8)白色:卫生室摔破了,跌伤了,卫生室里解烦恼!(如果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时生病了,或不小心摔伤了,应该迅速到卫生室,请卫生老师帮助进行紧急处理,以免耽误病情。
)(三)“拥抱美丽的校园”组织同学们排好队,带领他们近距离参观校园,实地了解这些校园设施和专用室的具体位置及功能。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使他们熟悉学校环境,增强感性认识,为日后进行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四)“我的校园,我的家”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要懂得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要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
古华小学风气好,学生行为最重要。
见了同学问声早,见了老师问声好。
纸屑垃圾不乱抛,讲究卫生要记牢。
窗明几净环境好,校园环境最重要。
遵章守纪做到了,人人见我都说好!我爱我“家”活动目的1、能初步认识学校的设施、设备、活动场所及其主要的功能。
2、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以及亲密感,产生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活动内容围绕“校园”这一主题词,设计“校园探秘”、“校园拼图”、“我们笔下的校园”、“我理想中的校园”和“情景模拟”五部分活动内容。
活动场所教室、校园活动准备图画纸、卡片、图案及颜料笔等活动过程(一)校园探秘1、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选一个组长。
2、各组组长分头带领组内同学到校园里去探秘。
看看校园里有哪些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
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说说自己或小组的探秘收获。
重点了解自己班级教室的位置,知道卫生室、厕所、老师办公室在哪里;了解学校的各种专用教室和其他设施的大致位置及功能,并且知道一些相关场所的安全知识。
(二)校园拼图1、以小组为单位分发一张图画纸、卡片和图案。
2、让学生把了解到的校园的设施、设备、活动场所等拼成一张较完整的校园地图。
3、对照老师的地图,各小组检查、纠正自己的校园地图。
4、全班评比最佳地图。
(三)我们笔下的校园通过校园探秘和校园拼图活动,学生对学校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拿起手中的图画笔来画画我们美丽的校园(可以适当发挥想象)。
(四)我理想中的校园再次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你喜欢校园的哪一部分以及喜欢的理由;说说你希望校园里再增加哪些设施会更好。
(五)情景模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画好的校园地图上分别找到目标,知道要去的地方在哪里。
例如:要上音乐课了,请学生从地图上找到音乐教室的位置,等等。
握握手,我们就是好朋友活动目的1、能简单、清楚地介绍自己,并初步学会与人交往。
2、能尽快认识新同学,并对新同学有一定了解。
3、消除在新集体中的陌生感,有产生融入新集体,乐意成为其中一员的想法。
活动内容模拟不同国家人们打招呼的方式,认识新同学,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并了解新同学的爱好。
活动准备教师正确的示范活动场所教室活动过程1、中国式问好:握手(1)老师示范(2)同桌握手问好,互报姓名。
2、非洲式问好:两人左右肩膀互碰一下。
(1)同桌问好,介绍自己来自哪所幼儿园。
(2)前后同学问好,介绍自己来自哪所幼儿园。
3、美国式问好:两人拥抱,双手轻轻拍打对方后背,以示亲热。
(1)前后同学问好,介绍自己的爱好或特长。
(2)小组内同学问好,介绍自己的爱好或特长。
4、法国式问好:两人以面颊轻轻贴合。
在班级范围内找还不认识的同学互相问好,完整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所幼儿园和自己的爱好特长。
5、教师小结认识同伴活动目的1、熟悉老师和同学,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2、能表达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
活动内容同座叫名比赛、玩“找朋友”的游戏、说说趣事、画画新朋友、模拟表演。
活动场所教室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器等)(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可写上自己的姓名,画上自己的相貌或贴上自己的照片)活动过程活动一同座叫名比赛----看谁认识的朋友多1、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名同学试着按座位顺序说出开学以来,自己认识的班上的同学名字,另一名同学帮助计数。
2、同桌角色互换,由刚才数数的同学叫名字,叫名字的同学帮助数数。
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活动二请你记住我1、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3、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4、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活动三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1、说说开学以来,与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事。
2、夸夸老师是如何关心爱护小朋友、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和团结友爱的。
活动四我有一个好朋友1、画一画:把自己认识的新伙伴、新朋友画下来。
2、猜一猜:请同学猜一猜自己画的是谁。
3、写一写:请被画的同学签名活动五我们帮帮他1、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论随时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让人喜欢,如: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何团结互助等。
3、提供情境,让学生模拟表演,实际体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我的好老师活动目的1、通过了解学习的科目和任教的老师以及有关的工作人员,熟悉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学会和老师交流,培养热爱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热爱小学生活的感情。
活动内容参观校园、教师办公室,认识任课老师。
活动场所教室、教师办公室、校园活动准备1、各科老师照片2、图画卡纸若干张活动过程(一)认识我们的学科和任课老师1、出示各学科的书本,知道他们的名称,简单介绍其中的内容。
2、认识任课老师(出示老师的照片)(1)知道任课老师的姓名。
(2)介绍任课老师教学特点。
3、拿出教科书,跟着老师一起在书上写下任课老师的姓名(或姓)。
(二)我们已经看过任课老师的照片了,现在来猜猜他是谁?1、再次出示任课老师的照片,提问:还记得他(她)姓什么?教的是什么学科吗?2、连线:出示老师的照片以及学科书名,请学生连一连。
(也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操作)(三)参观老师的办公室与任课老师交流1、参观前先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到公共场所或别人家里做客该注意哪些事项吗?2、情景模拟,师生共同表演,模拟进办公室的情景,其他学生讨论、点评。
3、参观老师办公室,和任课老师交流。
(四)参观校园,认识为学校服务的工作人员教育学生要尊重工作人员,爱护校园,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
(五)回忆和巩固1、经过这些活动,你对哪位老师或工作人员印象最深呢?画画他们的工作情况,好吗?2、比一比,看一看,谁画得最像啊?3、我们把这些画贴在教室的墙上,做成一个专栏,好吗?4、大家为专栏起个名字吧。
(教师启发,可建议:“我爱我们的老师”)认识班集体活动目的1、体会班级是个大家庭,自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初步具有爱护班集体的意识。
2、熟悉班集体成员,愿意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活动内容师生一起在墙上贴树干、树枝;学生设计制作一片能代表自己的、属于个人的小树叶;师生一起装扮“班级树”。
活动场所本班教室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棵纸做的树干(写着“班级树”)、几个树枝(每个树枝都写有名称,比如健康之星、聪明之星、学习之星、团结之星、服务之星等)。
各色手工纸,数额与学生人数一样。
2、学生准备剪刀、记号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1、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墙上贴树干、树枝教师: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我们叫它“班级树”。
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枝叶茂盛,并且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这棵“班级树”中的一部份呢? 怎么办?学生提议: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老师:那好,我们一起把这棵树装扮成一棵美丽的大树,好不好?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一棵能代表班集体全体学生的“班级树”。
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2、学生描绘属于自己的叶子教师启发学生:请同学们每人做一片叶子,但要考虑好自己的叶子贴在哪一个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