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 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给自己的只 有困扰,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 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 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 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的而不是怯懦的表现。这不仅 帮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 件好事。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 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 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 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 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
2、合理宣泄 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 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 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 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 着手。
c、换位思考
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
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自己的所有要求。有时
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
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教
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 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 响。
教师缺乏心理科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及相关知
识,缺乏教育工作的科学观,在现实生活中,
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教师不能较好地
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 健康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节 学生的压力
(一)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
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 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
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
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 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 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 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 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 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 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 作。
郭念锋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 二、意识水平 三、暗示性 四、心理活动强度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六、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第二节 教师的压力
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工作压力 教师工作负荷重,节奏紧,而工作绩效慢,教师 的工作对象是人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 足,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较容易 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中。
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 学生观、人才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 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
内容,确立心理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有机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二、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课外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的社会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模拟活动 等,增长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技能, 还可以掌握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 理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呢?
一、师生心理健康的调控
(一)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1、 端正认知
a、树立正 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
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
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
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b、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 的中心因素。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 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 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 己的失败。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
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 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 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 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 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 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 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 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 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那么如何来维护教师的
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 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
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 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四)大喊大叫
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
哭并不可耻,流泪可使悲哀的感情发泄,也是减 轻体内压力的一种方法。
(五)眺望远方 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
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既然
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
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
(六)外出旅游 思想压力过大,不妨在
如何维护师生 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心理健康 教师的压力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学生的压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一、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三、有幸福感。 四、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 着有效率的生活。
五、面对学业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首先正确看待学习成绩。成绩只是检验学习 质量的手段。
其次要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把学习
当做一种快乐的过程,要乐于学习、勇于学
习。
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鼓励学生在交
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积极主动
地获取信息、沟通情感、增进了解、反省 自我。
(三)社会支持系统
1、善于交往,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人群而独立生存。 与人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人际 交往具有心理感染、满足精神需要、维护 心理健康之功能。 a教师和教师 b教师和领导 c教师和家长 d教师和学生
(四)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 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 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 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 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
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
第五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 的工作。它是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身 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 能的工作。对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 心理疾病,培养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
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
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
和烦恼的好办法。
3、坚持锻炼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密切关系,
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
家属、朋友的陪同下,做短期外出旅游。
秀丽的祖国山河,定会使你心醉。此时此
景,你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早已飞到九霄云
外了。
谢谢大家!
(二)在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的基础上,与学生应在和谐、平等、理
解的气氛中进行,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对
他们应有良好的“期待”,形成尊重、信
任、平等、鼓励的新型师生关系。
七、营造良好的环境。
家庭、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
条件,父母、教育者应该为未成年子女创
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环境,而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承挫能力又是十分必要的。
八、取长补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活力和竞争的时代,中学
生如何迎接挑战,实现自身价值,成为跨越世
纪的高素 质人才,首先要消除心理压力,坚
信“我能行”,其次要克服盲目性,培养冷静
的科学态度,把成功建立在主观努力之上。
九、放松技巧 学会放松技巧放松身体,可以缓解压力之下的心 理紧张。因此我们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排解发
泄。如:
(一)开怀大笑 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
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