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实验部分专题复习初中物理中考实验部分专题复习一、光学部分1、平面镜成像实验2、凸透镜成像实验典型题例1、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____m ;现将一块和镜面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机上.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
当u>2f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__________f(选填“>”、“=”或“<”)。
50 60 70 cm80二、热学部分1、熔化实验2、沸腾实验3、蒸发实验典型题例1、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由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
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2、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1);(2);(3) .3、(2011河南)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0 1 2 3 4 5 6 7时间/min-4 -2 0 0 0 0 1 2 温度/℃(1)实验叫,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小的深度要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是:和,。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4、【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5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图15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图16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二、力学部分1、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2、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3、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4、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规律5、阿基米德原理实验6、研究杠杆平衡条件7、研究滑轮组的效率8、研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典型题例1.(2011襄樊)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简、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凋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g。
(3)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
,矿石的密度为kg/m3。
2、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24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5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抓如表1、表2①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②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3、(2011阜新)如图所示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 。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4、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水 5 朝上 4.92 水 5 朝下 4.93 水 5 朝侧面 4.9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⑴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4 水 10 朝侧面 9.75 水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15 朝侧面11.8位置平衡,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移动。
(选填“左”或“右”)⑵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下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 3 4 62 18 12 96、给你一支铅笔、一块海绵、一个平底透明的玻璃杯、一块平面镜、足够的水。
请任选其中的器材,分别设计一个力.和光.的物理小实验(与示例不同),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示例:用力压海绵,发现海绵凹陷下去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1)小刚在称量矿石质量时,进行了如图12甲所示的操作,他的错误在于。
用正确的方法称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则被测矿石的质量是g。
(2)小刚有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放入量筒。
如图12丙所示,矿石的体积为ml。
(3)小刚算出矿石的密度为kg/m3。
8、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1 100102 200203 30030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序号l 钢球撞击速度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1 8 102 16 403 24 90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依据是。
9、(2011柳州)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________。
(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
(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________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保持斜面的__________不变,改变斜面的___________,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4)比较两次____________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0、(2011无锡)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 ,并通过调整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