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综合实力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毕竟我们是一个大国,所以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等问题。
但是能真正影响到我国的问题也就是那么几个,能源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能源问题已经是全球化的问题了。
虽然我国能源总储量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人均能源就很少了。
所以我国的能源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能源有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我国的油价煤价天然气价格不断地升高,并且在利用能源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人均能源消费低、能源结构脱离世界能源消费主流,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不堪重负、能源浪费严重、资源匮乏等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快,能源生产与需求不平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能源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其中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并且中国的油、电、煤、气普遍紧张,由于能源需求不断上涨,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近年来,中国的能源进口不断上升。
从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强劲,并且供
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能源问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加上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二、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比重过大,水能、核能所占比重较小。
我国属于以煤为主的低质型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造成能源经济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
并且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石油生产与消费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一国的石油进口若超过5000 万吨,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就能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发展的制约因素。
所以进口能源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
我国能源总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十以上,但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足美国的百分之十。
所以说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但是我国能源资源总量十分丰富,资源品种也较齐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量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其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能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能耗大、能源消费与生产地区不平衡。
并且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严重,如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水平不高,造成大气污染,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石油安全问题突出等。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开发
利用新能源等措施,但我仍有以下措施。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
以煤为主,实施煤炭的清洁利用,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学工业发展,以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快建立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优先发展水能资源,加大石油,天然气开发力度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适当发展核电,建立足够的能源安全储备。
长期坚持节能优先战略,开源节流共建节约型社会。
加大国内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增加探明储量,提高石油产量。
扩大能源进口渠道,避免能源进口来源单一,加强区域合作,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盟友,如中哈输油管道建设,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中国可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
或通过国际能源机构等国际组织加强能源问题的国际合作。
建立适当的石油储备体系,完善石油战略储备系统,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经济策略,通过价格因素等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向,通过税收可以有效的调整真个社会的能源消费结构等措施。
其他方面如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在广大农村发展推广沼气可以因地制宜,废物利用既增加了洁净能源
的利用又给国家减少了负担。
而水能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既减少了化石燃料的利用,又保护了环境。
所以要加大这些方面的开发利用。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上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差,所以要加强绿色能源的开发,并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