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对中国能源发
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prospect the trends in Chinese energ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关键词:能源现状;新能源;发展趋势
Key Words:energy Situation ;new energy;trends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截止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当年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0.3%。

而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其它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也成为了国家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将要持续面临的问题。

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尽快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
1.能源的年消耗量巨大
中国是世界是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2.09亿吨,天然气产量1170.5亿立方米,发电量53975.9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方面,2013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7.5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

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原油消费量同比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7.5%。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1/5。

能源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的支撑。

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是必然的。

2.能源的结构失衡
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其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

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

其次是石油,我国原油生产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基本是12%左右的水平。

而在二次能源中,无论消费结构还是生产结构,基本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为主导能源。

总体上,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呈现出“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结构特征。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
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

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已超过3万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于世界第三位。

并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现状是不会改变。

而另一方面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

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

近几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进口量又在2013年再创新高。

中国原油进口量呈跳跃式增长。

2009年全年原油进口量突破2亿吨关口,2011年突破2.5亿吨,到2013年已达到2.82亿吨。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尚不足1000亿美元,到2011年上涨至1966.6亿美元,到2013年已达到2196.5亿美元。

实际上,在我国,原油严重依赖进口广受诟病。

据悉,2009年起,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

仅两年时间,到2011年,原油进口依存度就攀升到55.7%,两年内攀升了5.7%。

而我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依存度将不断攀升,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扩大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在国内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已经是迫在眉睫应须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

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012年电力来源中清洁能源占五分之一,清洁能源中水电超过八成,核电、风电各一成,太阳能千分三。

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5.4亿千瓦,风能资源近40亿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陆地国土面积2/3,大片的戈壁和沙漠都将可以建设太阳能电站,生物质资源年可利用量达4亿多吨标准煤,地热能、海洋能资源也非常丰富,都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尚不足10%,吸能宁愿的发展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目前能源趋势分析
1.新能源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
我国在新能源方面先后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等政策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处在发展初期的新能源建设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保障,改善了我国由之前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根据政策法规鼓励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可再生能源研究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研发,鼓励试点新能源工程。

而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有关人士在中国能源革命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对国家能源布局进行优化。

在能源生产布局方面,将从“十二五”规划的“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升级为“五基二带”布局。

加大油气开发力度和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构建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提出提高国内能源产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战略任务。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发展
在我国以矿物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开发利用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造
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现阶段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利用高代价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放缓经济增加速度,减少消耗能源的同时,能源的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改变能源消费的模式,一方面对于一次能源采取新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有害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减少整体能源消费给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并且在《节约能源法》、《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政策法规汇都能看出国家在未来对于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坚持这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始终坚定在发展经济,增加能源消费的同时,保证环境得以改善。

3.新能源仍然是未来能源发展主力方向
在未来一段时间风力发电产业、光伏产业、潮汐能、生物质能仍是中国国内能源产业建设重点。

以中国目前的光伏产业为例,光伏产业原料以从多晶硅提取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光伏发电技术、风光系统技术及为推动光伏的电网设施建设等都有可能成为光伏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

中国近些年的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将会是新能源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时,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新能源的技术实力。

在政府能源部门鼓励和企业不断努力下,新能源也定将取代传统能源,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4.结语
中国能源的发展正处在战略过度期间,能源的发展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能源总量需要控制,能源结构需要调节。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要改变现阶段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摆脱那种低效、粗放、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模式,逐步转型发展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洁净、高效、节能新式能源结构体系。

同时积极发展再生能源和石油、天然气能源,提高其利用技术使之能高效、洁净地燃烧用以改善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