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写作论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大家会写初中英语的课堂写作论文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课堂写作论文,供大家参阅!初中英语课堂写作论文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画或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围绕文章的话题或主题,综合运用已学语言知识写出文章。
但是,现在的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陈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缺乏有效的训练。
因此,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状况策略输入输出评价一、引言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形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这种综合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重要手段。
《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要求初中毕业时写作应该达到的程度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中考英语学科的试卷中,写作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任务显得重要和艰巨。
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虽然已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短语,但是很多学生的作文仍普遍存在大量的汉语式英语句子和语法错误,语句呆板,词不达意,内容不连贯,平乏无味。
不少教师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课堂上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时间少,过多地对单词的用法和句型结构进行讲解和训练,很少让学生展开英语思维的翅膀,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方法不当,忽视了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
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用英语写作的热情,教师也往往由于学生进步缓慢而感到失望,从而使英语写作教学陷入困境。
那么,如何将写作训练与学生的真情实感、兴趣和需要联系起来?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呢?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上述问题谈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对策。
二、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与实践(一)、输出前的输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只有在信息的输入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信息输出的可能。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它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既涉及遣词造句,又涉及对语篇结合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
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1、通过听力促进写作。
写作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要写作必须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因此,要加强单词、词组、句子和段落的听写,在听的基础上设计有关听与写结合的练习,如:听写填空、正误判断并纠错、听后笔述句子、根据所听内容概要写作、模仿写作等。
听写结合既能练听又能练写,一方面检查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练写的准确和速度,巩固所学内容,强化写作能力。
2、通过口语促进写作。
英国学者布里顿(J.Britton,1970)根据多年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
Tough(1977)也强调了写作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间的联系,指出:教师在教写作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口头表达技能,因为口语中常包含许多书面语的结构。
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将口头表达与写作结合起来。
通过师生间的交谈、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并丰富写作内容。
例如,在教学教材Go for it,Book7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后,要求学生写My birthday party 这一与课文话题有关的作文题。
写作前教师可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挖掘题材:①师生间的交谈教师可提出诸如what、where、when、how、why等形式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其打开头脑中的材料库。
如:1) How old are you?2)When is your birthday?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your birthday party?4)Where are you going to have your party?5) How do you feel?②小组交流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说说My birthday party,然后选出最好的一个上讲台前交流。
③学生根据提纲和小组交流情况进行扩展写作。
3、通过阅读促进写作。
从输入输出的角度来看,阅读是语言输入,是写的充分铺垫和必经之路,而写是读的思维后果,是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和实际运用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写作水平的提高。
从阅读到写作不是简单地将输入的材料拿来就用,而是经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转移。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易于记忆、理解和推理;通过图式阅读,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并引起更多的知识关联,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后面的语言输出更顺利。
在教Go for it, Book8 Unit5一课的阅读部分时,我运用了语言图式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活动。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图式(图一)表示出来,学生回答了图式的问题后,继而进行复述,由于学生对课文已有总体的把握,运用图式(图二)复述课文,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写作作铺垫准备。
复述课文后,再看图三的提示写一封对别人邀请的回信。
图二:图三:Here’s an invitation from your friend Lily. She asked you to her classmate party next week. Please give her a reply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icture.通过上述的图式,学生能一目了然地获取所需的语言知识,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利用反馈与评价,促进英语写作教学。
反馈与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能使学生和教师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从而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和进程。
学生完成作文后,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和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作文的能力。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激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教师首先给出一个评价标准,如:篇章结构是否清晰、时态语法是否准确、词语运用是否无误等,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对自己作文进行第一修改,并给出评价。
2、学生相互之间反馈与评价传统的作文评价是以教师为主,评价的权利在教师手中,教师是权威,学生的任务是写作文,教师的任务是批作文。
新课程要求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作文的全过程。
学生通过互评互改,使习作的一个个字眼、一句句话语进入阅读视线,不仅实现了习作被人阅读的实用价值,也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形成学生间的交流局面,从而在阅读、交流中学会鉴赏,取长补短,培养了作文评改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3、师生间反馈与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反映学生在写作上的不足,为学生指出改进的策略和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不断得到激励,从而产生并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其进一步写作的动力。
教师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基础学生各选一至两篇习作,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作文呈现出来,师生一起来评改。
这样,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可找到自己的参照文,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学生既听又动脑,培养了评判能力,也训练了思维。
学生在经过评价及修订后,教师就以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如:班级墙报展示、文章装订成册等,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促进其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而写作训练又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和难关。
学生过了写作关,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就会水涨船高。
所以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要多动脑筋,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和其它教学资源,有效地结合听、说、读的训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Britton, J.(1970) Talking and Writing, in E. Eveffs (ed.), Exploring in Children Writing Champaign. ILL: NCTE.3、Tough, J. (1977) Development of Meaning. New York: John Wiley.4、蔡蓓,《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英语》,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5、郑桂金,高中英语写作的多方位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
6、傅瑞屏,评一节高中英语优质写作课,《中学外语教与学》2004年第8期。
7、王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刍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堂导入时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是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当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做为铺垫。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
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
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导入语言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需求、教学内容和目的甚至是班风等,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所教内容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性,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导入前的设计:一是导入材料要有趣味性, 尽可能新鲜、生动。
二是导入过程要有导向性,自然进入讲授内容。
三是导入内容要有刺激性,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是导入语言要机智、准确,并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就英语教学的导入这话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