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检测题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相应的表格中: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一项是()A.嗥.呜(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泛滥.谰.语斑斓.埋葬.B.镐.头丰饶.污秽.耻.辱C.鞍鞯.金柝.戎.机朔.气D.驰.骋云鬓.扑朔.分辩.3.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
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A.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趋势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5.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是宣扬革命精神的音乐史诗,是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D.由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①②④⑤③B.①⑤④②③C.③①②⑤④D.③①⑤②④2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转动 B.回C.勋级升一级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C.有余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④愿.驰千里足()A.希望 B.愿意 C.能够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
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3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参考答案:1.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⑾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A、捷报飞来当纸钱B、当着大家谈一谈C、他会当家D、旗鼓相当⑾①A “走”古汉语中,做“跑”讲。
雌兔和雄兔紧贴着地面奔跑。
“走马观花”即“跑马观花”,意思是浮光掠影,很不深入。
“走味”是失去原味。
“车刚走”的“走”是“离开。
”“走漏”即“透漏”出。
②B “安能”、“安敢”中的“安”,都是表反问的疑问代词,解为“怎么”。
A、C、D、中的“安”,依次为“安定”、“怀着”、“安置、设置”。
③B “当护织”和“当着大家”中的“当”,都是“面对”的意思。
其作的分别为“充当”、“主持”、“相配”、“相称”之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旦:早晨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愿.为市鞍马愿:愿意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4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三、默写:(16分)四、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3.区别一词多义①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5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二)1、D 2、háng shuò 3、因为因而(所以) 4、①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房。
③称力:量力。
④过任:力不胜任。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库藏盈.溢()(2)太后赐百官负.绢()(3)朝臣莫不称力而去.()(4)侍中崔光止.取两匹()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22.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6【答案】19.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20.(1)满,充满(2)背(3)离开(4)只评分标准:共3分,每小题1分。
21.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时人”译成“在场的人”也可。
22.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
评分标准:共3分,每种1分,未点出人物不扣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也可。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分)栅栏两边苹果甜7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