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社区论坛(新)1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社区论坛(新)1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肖家河街道大力推广“社区论坛”,构建社区组织知百姓事、察百姓 苦、解百姓忧、帮百姓忙、助百姓富的工作新机制,被《成都日报》、 《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和成都电视台CDTV-1《成视新闻》等报 纸和媒体广泛地宣传报道。
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民主听证,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和相关利益方,对解决的 方案进行听证、审议,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方案 修订完善。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民主表决,对修订完善的方案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 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四员”队伍深入社区做好方案的宣传 解释工作。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民主监督,将表决通过的事项,在公示栏公示,决议事 项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实施情况、 结果及时向全体居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评议、监督。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
——社区论坛
中共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工作委员会 2009年12月
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路子
构建“三位一体”大党建新格局
肖家河 “社区论坛”创新之路
社区论坛出台背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不少地区在社区建设中面 临“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局 面 。肖家河辖区作为成都市第一批征地拆迁集中安置农转 非居民的小区,在基层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3、科学决策,工作透明度得到根本提高。
通过开展社区论坛,合理地还政于民,让民做主,能够 从根本上保证社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4、破解难题,“独角戏”变“和谐大合唱”。
社区重大事项和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群众既 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更是办理结果的 监督者。
2009年,肖家河街道党工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议事协商民主机制为着力
点,对“社区广场大家说”、 “坝坝会”、议事协商会等议 事制度进行了规范、整合,增加了社区事务通报、重要工作 征询意见、重大事项票决、社区工作询问质询等制度,形成 了“社区论坛”的全新模式,让群众事,群众提、群众议、 群众审、群众评,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 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体现。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所谓社区论坛,就是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 社区党总支的主体作用,将社区的重大事务和涉及居民群众 切身利益的事项,按照“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听证、 民主表决、民主监督”的程序决策实施。 民主提案 民主议案 民主听证
民主表决
民主监督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民主提案,街道党工委建立了一支492人的“四员”队 伍(党员骨干、居民小组长、门卫、信息员),推行“亮党 员身份、亮服务岗位、亮义务责任、亮服务措施”的“四亮 相”活动,实施包片管理责任制,主动收集居民群众对社区 建设的意见,向社区党总支提出民主议案。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社区党总支在居民大院的每个单元门口设置了“社区论 坛一角”,解答社区论坛中居通渠道,社情民意得到充分反映。
实行社区论坛,使党组织能够及时掌握居民群众的意 见、建议。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2、民主管理,群众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
实施社区论坛以前,党员群众对社区事务参与很少,现 在党员群众的作用更加显著。社区想干的事,被群众否定, 在社区论坛实行后成为肖家河的正常现象。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5、共建和谐,密切了党群关系 。
实施社区论坛,真正将民主贯彻到基层,使广大群众 “参与有渠道、管理有资格、诉求有回应、监督有保障”, 有效化解了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院落,难事 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社区论坛取得的成效
启动“和谐家庭 和谐院落”评选活动
唱响 “社区是我家”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民主议案,社区党总支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召开社 区论坛会议,广泛听取“四员骨干” 的意见、建议,集体 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案符合社区实际,符合群众 意愿。
社区论坛具体做法
为了方便群众参与民主议事,肖家河街道党工委在联谊 社区建起了“社区论坛苑”,为社区论坛提供一个专门的活 动场所。
1、辖区的主体人群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者转变为从事多
种职业的社会群体,参政和维权意识、能力不断提高。 2、如何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公共事 务决策更加科学,使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顺利,使群众得到更 多的实惠,使群众对各级党政的工作更加满意,成为基层党 组织提升执政水平的重要课题。
社区论坛出台背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