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第三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第三章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体温计可以当寒暑表测气温B. 温度计中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CC.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D .摄氏温度把冰的温度规定为0 C温度2. 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曲线可能是(D )A. 冰的熔化曲线B. 松香的熔化曲线C. 玻璃的凝固曲线D .铁水的凝固曲线3. 用同样质量的0 C的冰和0 C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C )A .冰比水凉B .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冰和食品接触充分4. 冬天,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做发动机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B )A .较高的熔点B .较低的凝固点C.挥发性较强D .较易流动5 . (2014 ,兰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非晶体熔化时放热B. 扇扇子是通过加快汗液的蒸发而使人感到凉快C. 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6.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C )A .熔化B .汽化C.液化D .升华7.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D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霜的形成属于 (C )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升华9. (2014 ,永州)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 C .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10.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在其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热的是(A )A .冰的消融B .霜的形成C .雪的形成D .露珠的形成11.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 A . 80 C 的酒精是液态B. 气温接近-50 C 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 39 C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一328 C物质 熔点/C 沸点/C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3281 740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 ,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 .如图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 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乙—;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是因为体温计 上有一段 细管—。

14 .如图所示是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特性的实验。

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和蜂蜡)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第13题图)第14题图)跻存甘TF U 取M 鱼:爲门乙对象—受热均匀—;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记录的现象有—状态的变化—、__温度计的示数。

15. 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 C ),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__放出__ 热量。

16. 即使在0 C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升华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液化现象。

17. 冬天,雯雯将洗好的衣服拿到室外晾晒,她看到衣服冒“白气”,这是__液化—现象,过一段时间,摸摸衣服,觉得衣服变硬了,这是—凝固—现象,第二天早晨再用手摸衣服,衣服干了,这是—升华—现象,但有些厚衣服还是硬的,她将这些衣服收到室内,过一段时间,厚的衣服变湿了,这是—熔化—现象。

18.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用来测铅的熔化温度,应选水银—温度计;测固态甲苯的熔化温度,应选—酒精—温度计;测萘的熔化温度,应选—水银—或—甲苯温度计。

几种物质的熔点、沸点/C (在标准大气压下)19.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1)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

(2)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茶壶。

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

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你认为茶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20. 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液体的一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被100 c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比被100 C的开水烫伤伤得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选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2分)21.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 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 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为 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 ,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用搅拌器搅拌 —。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 状态—变化,并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二4 _______ C 。

⑶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0.5 1 1.5 2 2.5 3 3.5 4 4.5 5温度 /C-8 -6-2状态 固态固液 共存 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选填“变化”或“不变”)。

22.小强发现妈妈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 ,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

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在凉爽的室内、 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二块瓷砖上。

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的大小均相同)。

半杯水室内阳台乙4, 时何/min内解:如图一块砖二块砖一块砖二块砖变干时间 2.5 h 1 h45 min20 min(1)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蒸发(汽化)___现象。

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小强的实验—是—(选填“是”或“否”)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在随州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墒,在下列措施中,应向张爷爷推荐的措施有(ADE )A .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液体表面积、空气流速E.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B .中午风和日丽时浇水D .在玉米蔸附近浇水树叶作简单覆盖2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甲)来完成实验。

toa b乙(1)图乙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103二。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 A (选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解: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四、综合应用题(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7分,共17分)24.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几种物质的熔点/C(在标准大气压下)(1)有一位同学说:她可以用锡锅熬化一锅铅,你认为这可能吗?发表你的观点。

⑵北方的冬天很冷,气温可以下降到-48 C以下,要在里外观察气象资料,选用的寒暑表是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3) 灯丝发光时温度要达到2 000 C ,能用铁、金、铅来制造灯丝吗?如果让你挑选,你选择哪种物质,为什么?解:(1)不可能,因为锡的熔点(232 C )低于铅的熔点(328 C ) (2)酒精温度计(3)不能。

应选钨,因为钨的熔点(3 410 C )高于2 000 C25.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 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液化—、凝华—、熔化(2) 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熔化___。

(3)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减少水龙头滴漏现象—:②—水尽量循环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