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总结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总结根据20xx年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和建议,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一、第一章前言存在的问题:1、方案应补充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概况,即调查工作实物工作量多少,如边坡调查、水质调查等。
2、编制依据中补充264、561号文件。
3、《方案》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年限未超过10年的,适用年限为治理恢复年限,超过10年才进行修编。
4、方案正文以矿山业主的口吻编制。
二、第二章矿山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 1、在“2.1.5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建议补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情况。
2、应该说明矿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已开采矿山现状工程要有图件内容表示,现有采矿、选矿工艺也要说明清楚。
3、较大的矿山每一个探矿特别是采矿活动点都要调查到位,要有照片有视频。
三、第三章矿床特征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存在的问题不要死搬硬套开采设计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往往造成与后面的地质环境条件、治理恢复工程布置、总平图等产生矛盾,应统一思路,前后一致。
四、第四章矿山地区自然地理与环境地质概况存在的问题:1、第四系有残积、冲洪积层等多种成因,应分开描述;在地层岩性中无“亚粘土”的说法,应按最新土层命名为粉质粘土。
2、矿山工程地质一节中划分岩组时按岩土体工程性质组合去划分,即具体按岩石的岩性组合、强度特征及岩体结构类型划分;矿区有岩溶的,要对岩溶特征交待。
3、矿区水文地质要交待区域水文地质的内容,并指出矿区地下水流向,矿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补给区、排泄区、径流区)。
4、矿坑涌水量和矿山疏排水的降落漏斗影响预测要有计算依据,并对周围含水层或居民饮用水源的影响进行分析。
5、上层滞水、包气带水有地表水出露的需交代清楚;有无地下水出露要交代,有要表述其成因。
6、在地下水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中应对老窑水的特征进行简述。
五、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存在的问题:1、延续开采的矿山应将矿山开采的现状描述清楚,如地下开采应将采空区分布情况划出,已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成因、特征描述清楚;露天开采应对存在的采坑、边坡或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边坡情况描述清楚(即崩塌滑坡的成因、要素、规模),并对存在的采场边坡、堆淋场等应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且交代清楚现状是否与设计严格要求相符,最后用剖面图表示以看出现状对破坏的影响程度。
2、同时存在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要计算分析相互间的影响,特别是露天采坑底部到地下采区的顶板有效厚度是否存在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导水裂隙带贯穿地面造成矿坑突水,不要把含水层破坏和矿坑突水混为一谈。
3、对矿山已开采或破坏了采场区域,现状已复垦的部分采场应该在现状图上表示出来,且标出地下采空区的影响范围。
4、治理方案文本应增加已施工平硐流出地下水化验分析资料、废石场渗滤废水化验资料,废石场内土壤受污染厚度,污染成份化验资料,以便作为参考。
5、方案应对边坡、特别是采场顺向高边坡的稳定性预测评估,指出不稳之处的分布位置情况,并附采场、排土场剖面图和照片进行说明。
6、采矿对含水层的破坏,应以最低开采标高考虑;矿坑排水需设置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放,并分析矿坑排水对地下水污染;并分析居民用水水源的补迳排条件,分析开采可能对附近居民用水的影响。
7、评价地下水污染要用地下水质量标准,不能用排放标准。
8、评估计算的地下开采地表移动范围要按计算结果做到文图一致,避免随意移植开采设计结果。
9、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确定应是总体评估,预测土地资源破坏包括已经破坏及新增破坏的土地资源。
10、矿山历史沿革、未来规划、矿民纠纷等新老问题要交代清楚。
12、对由于矿山开采破坏或影响的矿区范围外的区域,应明确破坏或影响的面积以便于计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
六、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存在的问题:1、年度实施计划用列表做横道图表述,应包括按每一年进行安排。
七、第八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存在的问题:1、矿山闭坑后各平硐口进行封堵处理。
即在平硐口内20m处,浆砌1m厚封闭墙,由封闭墙至平硐口充填泥土,在硐口再浆砌1m厚封闭墙,不用种植蔓生植物,平硐封堵区内排水沟封堵严。
2、边坡不稳之处的设计防治工程,并附采场、排土场治理工程剖面图进行说明。
3、排水沟应根据其回水面积设计,设计的排水沟应包括坡度、坡向、每个拐点的坐标和标高,并划出排水沟大样图,必要时需设置沉砂池。
4、临时堆土场底部应设拦渣墙,以防污水、泥砂进入下游水体;矿山闭坑后临时排土场的临时拦渣墙拆除。
5、表土堆放场堆放时间超过2年的,不应采用编织袋防护墙,应为浆砌石挡土墙。
回填、种植用土要有土方平衡计算内容。
6、露天采矿的坑内排水、排水沟排水都需考虑水流方向,水排出去后需设沉淀池。
7、交代清楚治理恢复工程量与土地复垦等工程量的关系,即相同的应备注或指出本方案工程量与土地复垦工程量不一致的原因。
8、预测采空区地面沉陷的危害时,当采取治理措施后,应预测稳定时间。
9、沉淀池在大样图中要画出抹面、防水层。
10、工程量汇总要分阶段汇总,应该有简单的计算公式和土地复垦的工程量。
拆除建筑物不属于治理方案内容。
恢复治理尽量安排在前期便于业主拿回保证金减轻资金压力。
11、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矿山,采空区内的残留体在受地下水作用后,随矿坑排水流出前,应测定排出井下水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并在硐口(灌溉田)前设置沉淀及处理池且进行监测,达标后排放;在矿区附近村设置地下水监测点(应包括一个取水样本底值)。
12、沉淀池水位水质监测要求;应在沉淀池下游设一浅井取水样。
13、地表水体监测应指出监测点位的位置,监测的目的、标准和建议变量值为多少以明确针对性。
14、监测工程要描述清楚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监测方法要对症下药,禁忌无中生有,附图中监测点类型、位置、数量要画清楚。
15、注意地下水降落漏斗、导水裂隙带是否通达浅部含水层、地面。
八、第九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存在的问题:1、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应列出全部材料价格。
2、采空区地面塌陷作为不可预见费列入,考虑这一项多少钱加入到预算费用中。
九、附图:1、附图应该有矿区水文地质图;采空区分布、采场分布以及保安矿柱的设立;现状评估缺矿层储量图、现有巷道、开拓巷道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图例要完善。
2、应附有矿区周围村庄、水井、饮用水敏感点的小比例尺大范围地形图。
3、治理设计的图件质量要加强,细部施工要求要明确,标注尺寸,采用材料要注意到模数问题。
十、其他问题1、加强对专业术语的认知利用,专业技术成果文字、图例应以专业叫法、专业图例为基准。
2、没有通过评审的资料不能作为依据。
3、野外调查细致到位,收集资料特别要收集到环评报告的水土背景值资料。
4、20xx年1月30日后执行广西编制规范,上述所述以20xx年2月23日培训班有矛盾之处,以新规范和培训班内容为主,请各位参加培训班时认真记录专心听讲。
扩展阅读: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总结(20xx年度)山西长治羊头岭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工作总结(20xx年度)地测科二○一四年一月十八日山西长治羊头岭南窑沟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20xx年度工作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及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履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职能,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力度,及时将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国土资源工作始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对地质环境管理工作长抓不懈,将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现将本矿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坚持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⑴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据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保护”原则。
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
⑷坚持“总体部署,分期治理”原则。
二、明确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1、目标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减少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保护和恢复矿区地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
规范采矿活动,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实施旨在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控制或消除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山建设、生产等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结合本矿实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任务主要包括:⑴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开展土地复垦工程。
⑵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矸石堆及工业场地内,本着保护、美化环境的原则,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
⑶实施地面塌陷、地裂缝填埋工程:对矿区内采煤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填埋。
⑷实施不稳定边坡防护工程:对新出现的具危险性的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及时进行治理。
⑸开展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程:包括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首采工作面的地表变形监测、地表水、地下水水环境、地下水水位、水量的动态监测等内容。
从而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三、部署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南窑沟煤矿矿山服务年限12.2a,目前正处于基建阶段,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和矿山特点,本方案的适用期为5年(20xx-20xx年),在矿区范围、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等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治理方案”应每5年修编一次,如果矿区范围、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等条件发生改变“治理方案”应重新编制。
近期工作部署:方案适用期20xx年1月-20xx年12月,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和年度计划,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落实人、财、物的保证措施,保障各种设施正常进行;初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布设各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145个;填埋20xx-20xx 年采动影响范围内出现的地面裂缝、塌陷,局部平整恢复部分土地的使用价值,面积约1207.05亩;恢复林地、草地共869.25亩。
四、20xx年度实施计划完成情况20xx恢复治理面积10.75hm2。
其中对道路两边进行栽植松树1000余棵,铺设草坪20余亩,地面裂缝、塌陷通过就近取土及时填埋,局部平整,恢复耕地等120余亩,合计投资治理费用85万元。
五、完成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措施⑴为了防止该方案的实施流于形式,必须成立专职机构,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建立以井田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综合治理领导组,成员包括:生产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地质技术负责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