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采样技术指引一、主要采样方法1.已有管路监测井不用洗井,直接取样2.普通检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微洗井方式,气囊泵采样3.水文调查井①大功率抽水泵洗井采样②贝勒管洗井取样二、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对于已设立的现有国家或地方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样品采集工作涉及到了采样器管材、采样设备连接、样品采集过程等诸多方面。
①采样器管材及采样井的确认套管和提水泵材料:应该是PTFE(聚四氟乙烯)、碳钢、低碳钢、镀锌钢材和不锈钢。
提水泵类型:采用正压泵(例如潜水泵)。
出水口条件:不能在沉淀罐、水塔等设施之后采样;提水泵排水管上需带有阀门,且距离井位不能超过30m。
②导水管路连接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且排水口距离该支管的距离超过2m,则可将一管径相匹配的内衬PTFE的PE(聚乙烯)软管(软管的中部接有一段玻璃管,以下简称采样软管)连接到该支管上,在采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长度约为350mm、内径约为5mm的不锈钢管。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但排水口与支管相距不足2m,则应在排水口连接一段延伸管,使排水口与采样支管的距离延伸至2m以上(如图3所示)。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没有支管,但泵的排水口距离井口较近(例如农灌井),则应在泵口上图3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1连接一支管上带阀门的三通管件(不锈钢或PTFE材质),连接管路采用内衬PTFE的PE软管(如图4所示)。
③井孔排水清洗采样前必须排出井孔中的积水(清洗)。
清洗完成的条件是:所排出的水不少于三倍井孔积水体积且水质指示参数达到稳定。
④采样基本条件如套管和提水泵材料为PVC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采集有机物分析样品时,应冲洗半小时以上。
如果出水口不具备阀门,则在出水口处需加分流管采样。
图 4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观察采样软管中部的玻璃管,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通过调解采样支路阀门消除气泡。
调整采样支路阀门使采样支管出水流率为0.2~0.5L/min。
排水达到水质稳定条件后,取下流动池(如果使用),准备采样。
现场工作人员注意事项:不得吸烟;手部不得涂化妆品;采样人员应在下风处操作,车辆亦应停放在下风处。
⑤VOC样品的采集旋下40mlVOA瓶螺旋盖,滴入4滴1:1盐酸溶液。
盐酸溶液可在实验室内预先加入。
将不锈钢管出水端口伸入VOA瓶底部,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同时不断提升不锈钢管,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弯月面,迅速旋紧螺旋盖。
不可产生过多溢流,否则该瓶样品作废。
不锈钢管外壁不要对样品污染。
将VOA瓶倒置,轻轻敲打,观察瓶内有无气泡。
若发现气泡,则该瓶水样作废,换一个新VOA瓶,重新采样。
采样合格的VOA瓶贴上标签,并以透明胶带覆盖标签。
用电气胶带固定瓶盖。
将VOA瓶平放或倒置在内装冰块的冷藏箱中,且必须是与冰块平衡的水相。
必要时可使用电冷藏箱。
⑥SVOC分析样品的采集旋开1000mL样品瓶的螺旋盖,将不锈钢管出水端口伸入瓶底,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同时不断提升不锈钢管,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弯月面,迅速旋紧螺旋盖。
SVOC样需采集1000mL,取双样。
以下各步操作同重复“ VOC分析样品的采集”。
三、普通检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采样方法对于普通检测井(标准环境检测井)使用微扰洗井,气囊泵采样,优点有:1、有效降低井水浊度,迅速取得透明澄清样品;2、缩短取样和测量时间,一般情况下只需要13分钟即可完成一口井的洗井、在线参数监测和取样工作;3、取样过程中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泄降值≤10cm,符合EPA的严格要求,保证了地下水环境的平衡,水的化学性质变化微小,样品更具代表性;4水样避免暴露于环境空气,真实准确的再现地下的水环境质量,在线测试的6项理化指标,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大大好于普通采样,数据逻辑关系清晰。
(一)洗井(1) 汲水位置为井筛中间部位(当水位高于井筛顶部时)、井内水位中点(当水位低于井筛顶部时)(2) 应缓缓将抽水泵下降放置定位,并尽量避免扰动井管水,以免造成汲出水之浊度增加,因而增加洗井时间。
(3) 设定汲水速率从最小流量开始,慢慢调整汲水流量控制于0.1 L/min(汲水速率通常视监测井附近地质、水文条件而定),每隔1至2分钟测量水位一次,直到水位达到平衡为止。
(4) 井中水位泄降未超过 1/8 倍井筛长,且测量之水质参数达到稳定后,即可以抽水泵进行采样。
(5) 记录抽水开始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汲出水的 pH 值、导电度及现场测量时间。
采集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加测溶氧、氧化还原电位。
同时观察汲出水有无颜色、异样气味及杂质等,并作记录。
(6) 洗井过程中需继续测量汲出水的水质参数,同时观察汲出井水颜色、异样气味,及有无杂质存在,并于洗井期间现场测量至少五次以上,直到最后连续三次符合各项参数之稳定标准,其测量值之偏差范围如下:水质参数稳定标准pH ± 0.2电导率± 3%溶氧符合± 10%或± 0.3 mg/L其中之一氧化还原电位± 20 mV若已达稳定,则可结束洗井。
洗井时,汲出水确认有污染可能时(特别是污染场址汲出水),则不可任意弃置或与其他液体混合,须将汲出的水置于容器内,并等水样检测结果后,决定处理方式。
(二)采样(1) 洗井完成或水质参数稳定后,在不对井内作任何扰动或改变位置的情形下,维持原来洗井低流速,直接以样品瓶接取水样。
(2) 检测项目中有挥发性有机物时,抽水泵采样其速率应控制在0.1 L/min 以下,并确认管线中无气泡存在以避免挥发性有机物逸散。
四、水文调查井采样法(1)大功率抽水泵洗井采样(一)洗井将潜水泵及连接管线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将潜水泵从井口下放至筛管底部,固定潜水泵位置,打开电源开始洗井,地下水洗井水量用量需大于3~5 倍井容积。
洗井过程中需每隔五分钟测定抽出水的水质参数(pH值、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同时观察抽出井水颜色、异样气味,及有无杂质存在。
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 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 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
洗井时,抽出水确认有污染可能时(特别是污染场址抽出水),则不可任意弃置或与其他液体混合,须将抽出的水置于容器内,并等水样检测结果后,决定处理方式。
(二)采样待洗井结束后,在管线出口接入三通,使用采样目标井中水样清洗采样管路2、3次,使用止水阀调整稳定流速(低于1L/min),在出水管处按以下顺序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样品固定保存,为样品贴上相应的标签,填写采样记录表:(1)挥发性有机物,总有机卤素。
(*一般不使用潜水泵采集挥发性有机物)(2)溶解性气体及总有机碳。
(*一般不使用潜水泵采集溶解性气体)(3)半挥发性有机物。
(4)金属及氰化物。
(5)主要水质项目的阳离子及阴离子。
(6)放射性核素。
(2)贝勒管洗井采样贝勒管它无需昂贵的或者难以运输的辅助设备, 使得它非常适合于在难以到达的地方做点源采样。
贝勒管有个双球阀, 位于顶部和底部. 它是一个简单而且节省成本的蓄水层剖面器.。
剖面开放钻井或者滤井, 从不同的水位或者流入点收集样品. 由于样品混入不同水位的水而造成的误差被最小化.(一)洗井井柱水体积置换法:用贝勒管进行,汲水位置为井管底部,抽除 3 至 5倍的井柱水体积,原则上于洗井过程中尽量避免大幅降低井内水位。
(二)采样1. 采样应在洗井后两小时内进行,若监测井位于低渗透性地层,洗井后,待新鲜水回补,应尽快于井底采样,较具代表性。
2. 将贝勒管放置于井筛中间附近取得水样。
另若考虑污染物在地表下流布特性、相关现场筛测结果及采样目的等因素,将贝勒管放置于井筛中适当位置进行取样。
贝勒管在井中的移动应力求缓缓上升或下降,以避免造成井水扰动,造成气提或曝气作用。
3. 检测项目中有挥发性有机物者,洗井设备与采样设备应相同。
应注意贝勒管于井管中移动所造成扰动问题。
其采样设备材质应以特弗龙,且贝勒管应采用控制流速底面流出配件,使水样由贝勒管下的底面流出配件喷嘴流出,采样步骤请依照挥发性有机物检验方法的规定。
5. 开始采样时,记录采样开始时间,取足量体积的水样,装于样品瓶内。
并填好样品标签,贴在样品瓶上。
6. 装瓶顺序,建议应依待测物挥发性敏感度之顺序安排,如下所示。
(1) 挥发性有机物,总有机卤素。
(2) 溶解性气体及总有机碳。
(3) 半挥发性有机物。
(4) 金属及氰化物。
(5) 主要水质项目的阳离子及阴离子。
(6) 放射性核素。
五、现场记录和编号1、监测井参数(1)监测井名称(2) GPS定位信息(3)井管内径(4)井深(5)水位面至井口深度(6)井水体积(7)抽水方法(8)若采微扰洗井方式,应记录井筛管长度以及水位泄降2、取样参数(9)采样时间(10)采样人员(11)采样项目(12)样品编号(13)目视样品描述(14)周围自然情况描述和(15)气象参数进行现场记录(16)稳定后的水质参数六、样品保存方法及运输七、其他注意事项(1)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
(2)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
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后,再进行采样。
(3)采样前,除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和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4)测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
但对准备冷冻保存的样品则不能注满容器,否则冷冻之后,因水样体积膨胀使容器破裂。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固定,盖好瓶塞后需用水封口。
(5)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细菌类、放射性等项目的水样应分别单独采样。
(6)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后,立即按标准要求加入保存剂。
(7)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采样人等。
(8)用墨水笔在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9)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10)采样结束后,应尽快送往相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一般样品应置于4度以下冷藏容器中暂时保存运输,并在24小时内分析检测,特殊样品应根据其理化特性在6小时内分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