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梅花魂》这是篇回忆录,写的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个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我,让我好好保存的往事。

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赞颂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本文脉络清楚,以“梅花”为本文的线索。

我回忆与外祖父的五件事,在叙述时有详有略,详写了我回国之际,外祖父把墨梅图赠送给我以及教育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

这段内容的叙述隐含了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但是班级学生还未形成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质疑能力等急需提升,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难点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 出示梅花图2.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梅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有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铮铮铁骨,有着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板书课题)3.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预习检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

负,享有。

盛名,很大的名望。

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令他们感动的语句。

(教师给予评价)(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课文分段。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4、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五、作业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表露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过渡: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呢?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先自学,后讨论、交流。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①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②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③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品析课文,体验感情。

(从几件事入手)第一件:读诗落泪。

①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

②反复朗读并思考:思考讨论:(1)“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出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二件:珍爱梅花。

1.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

2、指名读。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3.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第四件:赠墨梅图1、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思考下列问题:(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3)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

)(4)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5)“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6)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学生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中国心”1.从“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总结:《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作业。

(1)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

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梅花魂》一课中,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别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一是要让学生弄清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而且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类的句子,就流下眼泪.二是要弄清外祖父爱梅花,送梅花图和爱祖国之间的关系.在本课的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一、培养学生与人对话、交流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