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易错点1 理解性默写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因分析】作答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题,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更能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诗句,这样在做题时就容易记串、记混,结果明明是送分题的默写就很遗憾地变成失分题了。
【参考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此外,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景象。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有哲理。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
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是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2.哲理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3.审美性——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易错点2 填充式默写2.【2016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贾谊《过秦论》)(2)既窈窕以寻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4),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错因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
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
【参考答案】(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亦崎岖而经丘(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吴楚东南坼(5)一蓑烟雨任平生名句名篇是几乎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
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呈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6)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砯崖转石万壑雷(7)文章合为时而著(8)往者不可谏具体而言,作答默写题要注意以下备考策略: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
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
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不足取的。
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在备考时注意考纲中标出的篇目,努力争取全部过关。
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
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
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
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
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
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
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
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
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
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
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
如学生在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
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
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选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
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
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
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成“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
三年真题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这是一组理解型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一方面要理解原文内容,另一方面要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如本题中要注意“善”“焉”“俄”“漠”等字的正确书写。
3.【2017年高考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3)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答案】(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