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复习精品课件: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

高三语文复习精品课件: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


解析 只要理解了前一句话的意思,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需要注意
“呕哑嘲哳”的写法。
解析 答案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 经 ·陈 风 》 中 的 《 月 出 》 篇 , 即 文 中 所 谓 “___诵__明__月__之__诗_____ , ___歌__窈__窕__之__章_____”。 解析 需要注意“窈窕”的写法。
解析 答案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江__山__如__画___,__一__时__多__少__豪__杰___”两 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解析 “豪”不要写成“毫”。
解析 答案
2.(2015·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且__夫__)水__之__积__也__不__厚__,_则__其__负__大__舟__也__无__力_”,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
要理解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 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岂__无__山__歌__与__村__笛__,_呕__哑__嘲__哳__难__为__听___”两
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解析 答案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一__肌__一__容___,__尽__态__极__妍___”描写阿房宫宫 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解析 “肌”“妍”易错。
解析 答案
5.(2016·全国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 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肉__食__者__谋__之__,__又__何__间__焉___?”
解析 答案
7.(2017·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 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而__彭__祖__乃__今__以__久__特__闻____, __众__人__匹__之___,___不__亦__悲__乎____!”
解析 答案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 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封__狼__居__胥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 却“__赢__得__仓__皇__北__顾____”。 解析 “狼居胥”是古山名,“胥”字易错;“赢”字易错,注意是 “输赢”的“赢”;“仓皇”易错;“顾”是“回头看”之意,理解了 意思就不容易写错了。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则”字易疏忽。
(2)白居易《琵琶行》中“_转__轴__拨__弦__三__两__声___,__未__成__曲__调__先_有__情___”两句,
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解析 “拨”字易错。
(3)杜牧《赤壁》中“_东__风__不__与__周__郎__便___,__铜__雀__春__深__锁__二__乔__”两句,设
第七章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
——侧重文化积累的阅读
内容索引
精做真题,把握命题特点 准确识记、理解,正确书写关键字句
掌握关键能力
精做真题,把握命题特点
[考点要求] 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2015·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 采 摘 白 芷 的 罪 名 , 但 他 坚 定 地 表 示 : “__亦__余__心__之__所__善__兮____ , __虽__九__死__其_犹__未__悔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__长__河__落__日__圆____”一联,写了 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解析 本题无生僻难写字,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要默写的句子。同 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圆”不要写成“园”;
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 “锁”“乔”ຫໍສະໝຸດ 字易错。解析 答案3.(2016·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上__食__埃__土_______, ____下__饮__黄__泉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埃”字易错。 (2) 在 《 出 师 表 》 开 头 , 诸 葛 亮 向 后 主 指 出 , 先 帝 刘 备 过 早 去 世 , “__今__天__下__三__分______,_____益__州__疲__弊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解析 “弊”字易错。
解析 答案
4.(2016·全国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 的,但“__二__者__不__可__得__兼____,__舍__生__而__取__义__者__也__”。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的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得兼”的 顺序。 (2)李白《蜀道难》中“__其__险__也__如__此___,__嗟__尔__远__道__之__人__胡__为__乎__来__哉__”两 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解析 “嗟尔”“胡为乎”易错。
解析 答案
6.(2017·全国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水__何__澹__澹____,___山__岛__竦__峙____”两句描写了海 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解析 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澹澹”的正确书写。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 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使__秦__复__爱__六__国__之__人__,则__递__三__世__可__至__万__世__而__ __为__君__,__谁__得__而__族__灭__也____?” 解析 注意“递”不要误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