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业务部门,应经常向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和操作规范的教育,不断提高公司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熟练地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
2、凡是新进矿的工人都应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矿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然后再由人事部门安排分配到车间或科室后,由车间或科室、班组进行安全教育,才可上班。
3、矿领导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内容为:本矿概况,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法规、矿规、电气的基本知识;交通安全、个人防护、消防知识;车间和科室安全教育由车间和科室领导负责,内容为本车间、科室的工艺设备和流程,规章制度和生产中的事故防范措施及其他注意事项;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内容为现场安全技术教育和个人防护,并由班组长指定思想健康,有实际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凡外来培训和调换工种的工作人员也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才好上岗操作。
4、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教育和复训教育。
对从事电工、锅炉工、压力容器、起重、矿内机动车辆驾驶、电气焊、爆破作业等作业人员的特殊工种,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的培训教育取得特殊工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禁止无证上岗操作。
5、对违章冒险作业,违章指挥人员,各部门应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情节严重的按法规、矿规进行处罚。
对已发生的事故要做到“四不放过”原则。
(即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的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
6、安全工作的基础在于班组,因此要抓好班组建设,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积极遵守安全检查制度,做好事故隐患的整改。
7、公司、各部门、各级等应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标语、图版、讲话、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