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收起始年度对返魂草产量的影响

采收起始年度对返魂草产量的影响

采收起始年度对返魂草产量的影响
肖辉情;王春明;王海
【摘要】第2年开始采收与当年采收相比较,第3年时,植株平均地径和平均高分别高出16.7%和12.5%,每平方米平均株数和每公顷平均产量分别高出18.2%和22.2%.第2年开始采收是提高返魂草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3(042)002
【总页数】2页(P55,57)
【关键词】采收起始年度;返魂草;生长状态;收获量
【作者】肖辉情;王春明;王海
【作者单位】大安市林业局,吉林白城1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
返魂草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吉林省野生返魂草多生于长白山区海拔500 m左右的阔叶混交林、林中草地、湿草甸子等地带,但以阳坡疏林或林缘生长较好。

该植物以干燥全草入药(径、叶、花),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症,是中药材生产中用途广泛的药用植物之一,也是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工种植的药用植物之一。

由于近年来返魂草新的药用功能不断被发现,中药材生产企业需求量迅速增加,因此出现
了抢购、抬价等现象。

返魂草虽然人工栽植方法基本相同,但不同收获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

1 栽培地选择
栽培地选设在通化县朝阳林场同一林班内,分为A地块和B地块,两地块相连,
中间以作业便道区分开,便道西侧为A地块,便道东侧为B地块。

两地块土壤、
立地条件等相同。

表1 生长状态比较地块调查时间平均地径/mm 平均高度/cm 备注A 2011 -07 12.0 160.0 栽植第3年B 2011 -07 14.0 180.0 栽植第3年
2 栽培方式与采收起始年度
两地块均为当年春季播种繁殖。

A地块,当年秋季(8月未)采收,第2年以后正常采收;B地块,当年不采收,第2年后正常采收。

3 采收起始年度对返魂草产量的影响
采用生长状态和草地植株密度两个指标来分析采收起始年度对返魂草产量的影响。

为了消除当年采收对第2年相关数据的影响,本次以第3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1 生长状态的比较与分析
生长状态比较选用的指标为返魂草的植株平均高、平均地径,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B地块平均地径比A地块高16.7%,平均植株高度高12.5%。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返魂草采收季节是8月中下旬,此时返魂草还没有自然枯萎,
径叶产生的养分没有输送到根部。

当年采收,直接造成了根系先天性营养不良,致使第二年萌发的幼草瘦弱,影响了返魂草的后天生长与发育。

3.2 草地密度的比较与分析
草地密度比较选用的指标为每平方米内的植株株数和每公顷干草产量,比较结果表2。

表2 草地密度及收获量比较地块调查时间平均株数/株·m-2 收获量/kg·hm-2
备注A 2011-07 55 4 500 栽植第3年B 2011-07 65 5 500 栽植第3年
从表2中可以看出,B地块每平方米平均株数比A地块高18.2%,平均公顷收获量高22.2%。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返魂草在完成第一年的生长周期后,少量返魂草已结籽,成熟的种子脱落后,因土壤条件适宜,部分种子自然越冬后,增加了第二年春季幼草发芽率;另一个因素是返魂草根系得到了充足的营养物质,致使第二年根系生长旺盛,须根多,增加了植株个体吸收养分的能力和范围,同时也增加了根蘖萌生数量。

3 小结
返魂草第一年种植后不采收,虽然当年没有得到经济收入,但促进了后几年干草收获量的较大提升。

按经营周期5~6 a计算,经营周期内干草收获量第二年开始采收比当年采收的高出15% ~20%左右。

因此,第2年开始进行采收是保障返魂草种植业取得较大收益的必要措施。

返魂草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在人工经营条件下,植株在没有自然枯萎情况下即被采收,根系养分积累不足,一般在种植后的第5年或第6年会出现退化现象,产量也会随之下降。

为保证返魂草种植业能够持续高产,此时应进行择地另建。

原有草地可采取休采复壮或另作他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