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生理基础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1.什么是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胳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骨骼还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有的骨连结为不动连结,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

骨骼肌可以受意识支配,附着在骨骼上.但如肠道等上的平滑肌则不受意识控制.这是骨骼肌的一个特点.2.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婴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①骨骼在生长: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

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②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

③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

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

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

④骨头较软(好比鲜嫩的柳枝):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

而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

所以,要注意培养幼儿有好的姿势。

如注意坐姿、站姿的正确。

⑤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

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

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在幼儿园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婴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有①骨骼在生长;②腕骨没钙化好;③骨盆还没长结实;④骨头较软;⑤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

(2)关节和韧带①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婴幼儿肘关节较松,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就可能造成“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②预防扁平足: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

脚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产生平足的原因主要是幼儿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学走路时运动量不合适,方法不适当或鞋不适合儿童.这些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扁平足的矫正具体矫正方法有:1.“脚尖走、脚跟走”训练;2.坐姿训练:“脚掌夹乒乓球”训练。

3.严重的扁平足鞋要特制。

(3)保育要点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②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④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⑤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脚弓的形成。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1.什么是呼吸系统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

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

鼻还是嗅觉器官。

(2)咽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是三岔口。

会厌软骨在吞咽时盖住气管入口,以防止食物滑入气管。

小孩会厌软骨反应不灵敏。

因此异物容易入气管导致疾病,应特别注意饮食。

(3)喉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呼出的气流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若发音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表示声带发生病变。

(4)气管气管上与喉相接,下入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灰尘、微生物被粘液粘裹,经纤毛的运动,被扫到咽部,吐出来就是痰。

痰是呼吸道的垃圾。

因此小孩既不能咽痰,也不能随地吐。

(5)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完成“吐故纳新”的任务。

胸腔有节律的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强度有关。

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及保育要点(1)鼻腔狭窄易发生鼻阻塞婴幼儿鼻腔狭窄,伤风感冒就会使鼻子不通气,以致影响睡眠和进食。

护理感冒的病儿,要按医嘱给病儿用滴鼻药(如麻黄素溶液),鼻子通气了,才能吃饭香、睡觉踏实。

小孩打鼾是怎么回事?小孩鼻腔后壁的淋巴组织发炎,把鼻腔的通路堵住了,空气不能流通,小孩睡熟以后就鼾声大作。

注意:小儿打鼾,查查鼻咽。

(2)教会幼儿擤鼻涕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

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

因为鼻腔里有一条条“暗道”与“邻里”相通。

如鼻泪管与眼相通;耳咽管与中耳相通等。

如果擤鼻涕时太用劲,就可能把鼻腔里的细菌挤到中耳、眼、鼻窦里,引起中耳炎、鼻泪管炎、鼻窦炎等疾病。

(3)保护嗓子婴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如果经常喊叫或扯着嗓子唱歌,不注意保护,金嗓子将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变成“哑嗓子”。

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在有较大尘土或冷风的环境里唱歌;唱适合儿童的歌;注意饮食;感冒后若上呼吸道感染多喝水,少说话。

(4)急性喉炎症状:小孩忽然呼吸困难,吸气时憋气,嘴唇发青,咳嗽时声音发空,医学上称“犬吠”。

这是因为喉部声带附近喉头水肿,叫做“急性喉炎”。

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赶快治疗,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5)腹式呼吸为主婴幼儿胸部肌肉不发达,胸腔狭小,肺的容量也小,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

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

在呼吸时,几乎看不到胸部在运动。

观察幼儿的呼吸次数,要观察腹部的起伏。

呼吸系统保育要点总结①鼻腔是第一道防线,要让孩子用鼻呼吸,不要用嘴呼吸;②“寒从脚下起”,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足部受凉。

否则可能引起鼻黏膜缺血,鼻腔抵抗力下降。

③从夏天开始早晨用冷水洗脸,晚上用温水洗脸。

坚持到冬天,鼻腔对温度的变化适应可增强。

④注意合理膳食,补充维生素A。

⑤家长不应在家抽烟,使孩子被动吸烟,削弱其呼吸系统功能。

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1.什么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心脏①心脏的外形及位置:大小约等于拳头大小。

外形象一个倒置的桃,心尖部略朝左。

心脏大部分位于胸部正中,因为心脏收缩时有一个向左旋转的力量,因此用手摸胸部左侧能感到心跳。

②心脏的内部构造:心脏上部叫心房,下部叫心室。

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在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使之不能相通。

因为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再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吐故纳新”;而左边是肺里的干净的、充满氧气的血液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左心室进入动脉到全身。

因此可以说心脏右侧是“脏血”,左侧则是“新鲜血”,彼此不能相通。

③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发病率约为6%。

以此估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大约有10万人患此病。

大部分原因可能是母亲在怀孕前几周不知道其已经怀孕,照样抽烟、喝酒等。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孕妇感染风疹。

因此怀孕早期孕妇应特别注意,而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④心音与脉搏:心音的出现是因为瓣膜的关闭。

瓣膜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门”,其只能朝一个方向开。

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

所以可以通过摸脉搏反映孩子的心跳速度。

(2)血液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细胞的功能:①红细胞:过去也叫红血球,呈圆盘状。

由球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叫血红蛋白,过去也叫血色素。

贫血时红细胞数量会减少。

里面所含的血红蛋白数量也会减少。

②白细胞:可分为噬中性白细胞、噬酸性白细胞和噬碱性白细胞。

噬中性白细胞最为重要,它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或病毒。

吞噬了细菌的白细胞即脓细胞。

通过检查白细胞数目还可以诊断感染物类别。

③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2.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心脏①年龄越小,心律越快婴幼儿因为心肌薄弱,心腔小,心跳要比成人快。

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

②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要适度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

从小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中国名医华佗曾说:运动可以使血脉流通,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现代微循环的研究也证实运动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但锻炼应注意适量,否则可能反而损伤机体。

③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预防动脉硬化关键在于一个“早”字。

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的时期。

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2)血液①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儿童时期,血液量(指在全部循环系统中所有血液的总量),随着年龄增长很快刚出生幼儿血液量约300毫升1岁幼儿的血液量约600毫升10岁的孩子血液量约2000毫升血液总量增加,造血需要的原料也随之增加。

造红细胞需要的原料:蛋白质和铁,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所需要的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如果缺少这两种物质,则会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这种红细胞不仅“幼稚”而且易死亡。

②慎用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

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能。

③空气污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如果幼儿居住的地点或者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空气污染很严重(铅尘污染),那么就会影响到幼儿骨髓的造血功能。

如白血病。

(3)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管里有淋巴细胞。

淋巴管是输送淋巴液的。

淋巴结呈圆形,有消灭病菌的作用,几个淋巴结在一起成为淋巴结群。

人体表面容易摸到的淋巴结群有:颈部、枕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群等。

淋巴结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如果淋巴结像黄豆大小,可略微活动,摸上去软软的,压上去不疼,不粘连在一块,就是正常的淋巴结。

如果淋巴结比较大,摸上去比较硬,一嘟噜粘连在一起,就不是正常的淋巴结。

如果全身的淋巴结肿大,那就是严重的疾病了。

四、食品加工管理——消化系统1.什么是消化系统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

消化管与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相通,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

消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是酶。

酶可以加快消化过程的速度。

高士其先生关于消化系统各部分的文章。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