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影像检查方法
1)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CT)
常规CT 主要用于早期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由于其依赖于组织密度的对比,故24 小时内急性脑缺血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低。
CT 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CTP)由于其成像速度快,实用性高及可联合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优势,适用于急诊,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累及半球或较大缺血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TA 对梗死面积、梗死中心及缺血低灌注区范围的定义较明确。
CTA 还可用于评估脑损伤修复的时间窗。
(a)正常CT;(b)箭头所指大脑左侧额区低密度影为脑缺血灶;(c)左侧高密度影为脑出血灶
2)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随着MRI硬件设备和软件序列的提高和开发,在常规MRI 依赖形态学和信号异常的诊断基础上,一些能反映脑生化及功能的功能性MRI 新技术极大地拓展了MRI 的临床诊断范围。
广义的功能性MRI 技术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血氧饱和依赖(BOLD)、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内源性示踪剂的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和磁敏感成像(SWI)等,其中大多数技术已在日常检查中常规使用。
扩散加权成像被认为是诊断早期脑缺血最敏感和
准确的方法。
脑梗死初期细胞水肿,水分子扩散能力下降,脑缺血后数分钟内扩散系数便出现明显降低。
由于扩散加权成像反映了细胞毒性水肿导致的水分子扩散状况改变,对早期脑缺血的灵敏度大大高于T2 加权图像,目前在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中已作为常规序列使用。
灌注加权成像通过静脉内注射对比剂进行成像,通过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组织的时间密度/信号曲线,再根据该曲线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大脑血流量、大脑血流速等量化参数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在脑卒中中,灌注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的信号不匹配区可以大致识别半暗带范围,从而为扩大溶栓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磁敏感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各种组织磁化率差异而进行成像的新技术,对显示静脉非常有效。
由于其对血液中的有关产物包括去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等均具很高的灵敏度,是目前能发现微量出血最灵敏的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动脉血流下降,从而使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因而增加磁敏感效应,这种潜在优势可检出MRI 漏诊的血管末端血栓。
作为检测出血极其灵敏的技术手段,其对高血压及脑卒中引起的隐匿性和超急性出血的检出率非常高,虽然对微量出血的脑卒中患者是否可安全地接受溶栓治疗尚有争议,但磁敏感成像无疑为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溶栓的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同时其对溶栓前后的出血诊断比CT 更灵敏、更准确。
3)脑血管造影
到目前为止,脑血管造影仍是观察脑血管解剖结构的金标准。
然而,随着CTA 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增强,现在脑血管造影较少用于单纯诊断,而更多用于介入治疗。
在超早期,一般计划要实行动脉溶栓或物理介入才进行脑血管造影。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前期的血管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记录梗塞的位置以及
受损区域的侧枝循环开放情况。
大多数急性缺血患者动脉会永久性阻塞。
研究中风后6 小时的病人,结果提示80%有动脉阻塞,有严重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人这个比例则更高(图1-8)。
大部分(50%~60%)动脉阻塞发生于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占15%~25%,脊椎基底动脉系统占10%。
除了阻塞的血管外,异常血管,如长时间造影剂淤滞于流动缓慢的顺行血流,侧枝通道的逆行灌注,动静脉瘘,以及过度灌注后的血管渗漏,都会造成血栓形成。
4)彩色超声/多普勒
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是利用二维超声对血管进行纵、横切面检查,测定各血管内径、走行、内膜和管壁情况,管腔有无斑块、血栓、狭窄和闭塞等形态改变。
彩色多普勒技术,通过观察彩色血流充填(血流方向)和色彩亮暗(流速)情况,可以直观地显示血流方向和大致流速范围。
频谱多普勒技术用于测定各项血流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EDV)等,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是诊断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在内的所有颅外段颈部血管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如解剖变异、管壁厚度、斑块大小、形态、部位及声波特性、残留管腔内径以及内—中膜厚度等等,确定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确定斑块稳定性,还可提供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信息,测量血流参数,评价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等。
其优点为:结构成像,可介入体内成像,无损检测,时间分辨率好。
缺点为:局部成像,图像不如CT、MRI 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