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
贷:保费收入 借:分保费用
贷:应付分保账款
2.纯益手续费的核算
借:分保费用 贷:应付分保账款
(二)分保赔付成本
借:分保赔付支出 贷:应付分保账款
借:未决赔款准备金 贷: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三)预付赔款与存出保证金
1.预付赔款 借:预付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分保账款
贷:预付赔付款 2.存出分保保证金 借:存出保证金
应收分保责任准备金不能与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相互抵 消。
借: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贷: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3.应收分保准备金账面余额调整
保险公司在调整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时,同时调 整应收分保准备金和相关科目。
(3)分期缴费 借:应收保费、银行存款 贷:保费收入
(4)预收保费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保费
保费收入实现时 借:预收保费 贷:保费收入
2.寿险原保险合同
寿险原保险合同保险期间一般较长,保费通常分期收 取,一次性收取的较少,投保人可以单方面取消合同 ,保费的收取存在不确定性。
分期收取的保费——根据当期收取的保费确认保费收 入。
3.纯益手续费的处理
• 作为摊回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在能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收取的纯益手续
费时,计入当期损益。
4.非比例再保险合同分出保费、摊回赔付成本
•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难以根据每一原保险合同保费收 入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分保费。
• 通常在合同起期时按估计的年度毛净保费(年度原 保险费收入减去退保费和比例再保险分出保费后的 金额)向再保险接受人计算预付一定保额的保费。
2.寿险原保险合同
保险人在确定实际支付给付款项金额的当期,应当将确 定支付的给付款项金额,计入当期赔付支出,按确定支 付的给付款项金额,冲减相应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三)损余物资
损余物资是指保险人对非寿险保险事故承担赔偿保险 金责任后取得的原保险标的受损后的财产。
借:损余物资 贷:赔付支出
(四)应收代位追偿款
受人承担,但不超过约定的最高限额。
2.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是指以再保险分出人赔付款金额(实际损失) 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一种再保险合同。
通常先规定两个限额:一是再保险分出人自己承担赔付的赔付限 额(赔款限额或赔付率限额);二是再保险接受人承担的最高赔 付限额。
当原保险发生保险事故后的赔付金额或全年赔付率不超过自负责 任限额时,相关损失由再保险分出人自行承担;对于超过自负责 任限额部分的赔付款由再保险接受人承担,但不超过约定应承担 的最高限额。
• 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 准备金又称为保险责任准备金。
(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 责任提取的准备金。
• 通常情况下,对同一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而 言,保险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保险精算部门重新 计算确定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金额应当小于上一资 产负债表日已确认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应收分保账款 贷:摊回赔付支出
(2)分出保费、摊回分保手续费、摊回赔付成本的调整
A.合同提前解除——分出保费、摊回分保手续费调整 B.再保险分出人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
代位追偿款调整赔付成本的当期,调整摊回赔付成本 ——赔付支出调整 C.采用浮动(或累进)分保手续费方式下,再保险分出 人根据合同规定在能够计算确定实际分保手续费率而 调整分保手续费时,将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摊回分保手续费调整
• 原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对约定 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保 险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 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协 议。
• 原保险合同根据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是否 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可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原 保险合同和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 保险人在非寿险保险事故发生的当期,按照保险精 算部门确定的未决赔款准备金额,提取未决赔款准 备金。 借: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贷:保险责任准备金
(三)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寿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人寿保险责 任准备提取的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长期 健康保险责任准备提取的准备金。
• 保证金留存期一般12个月,归还时要支付利息。
借:应付分保账款 贷:存入保证金
借:利息支出 贷:应付分保账款
借:存入保证金 贷:应付分保账款
三、分入业务的核算
(一)分保费收入及分保费用 分保费收入的确认条件: 1.再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责任 2.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3.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的计量 借:应收分保账款
(五)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
1.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保险责任开始前,退还全部保费,但是保险公司收手续费。 保险责任开始后,退还未履行保险责任期间的保费收入。
冲销保费收入的同时,转销相关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一般不存在未决赔款准备金调整。
借:保费收入 贷:银行存款
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三)再保险合同分类
再保险合同按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的不同,分为 比例再保险合同和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1.比例再保险合同 指以原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自留额和分保额计算基础 的一种再保险合同。 比例再保险合同分为成数再保险合同和溢额再保险合 同。
– 成数再保险合同:固定比例 – 溢额再保险合同:超出自留额部分由再保险接
(三)主要会计科目
• 资产类:应收保费、损余物资、应收代位追偿款 • 负债类:保户储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责任
准备金 • 损益类:保费收入、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
金、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二、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保费收入确认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原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三)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 再保险分出人转嫁保险风险责任也要向再保险接受人支付一 定的保费,这种保费叫做分保费或再保险费。
– 再保险分出人在销售原保险报单以及维护和管理保险业务过 程中发生了一定的费用,再保险分出人需要向再保险接受人 摊回一部分费用予以赔偿,称之为分保手续费。
– 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时,再保险分出人 按原保险合同约定负责向保险受益人提供赔偿或给付,再将 应由再保险接受人承担的份额摊回,称为摊回赔付成本。
会计核算
(1)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调整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
•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发 生尚未结案的赔偿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 案未决赔偿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偿准备金 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代位追偿款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后,依法 从被保险人取得代为追偿权向第三者责任人索赔而应 取得的赔款。
应收代位追偿款冲减赔付支出。
第二节 再保险合同的会计核算
一、再保险合同概述
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 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 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 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纯益手续费:再保险接受人为鼓励再保险分出人谨慎 地选择原保险合同所承包的业务,在其取得纯益基础 上付给再保险分出人一定比例(即纯益手续费率)的 报酬。
分保业务账单
分保业务账单是保险人履行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办 理再保险资金结算的主要凭据。
分保业务账单一般由再保险分出人按季度编制,按 应收应付款相抵后的净额结算。
2.寿险原保险合同
保险责任开始后,犹豫期内,扣除手续费后退还保 险费。
保险责任开始后,犹豫期后,按合同约定退还保险 单的现金价值,称为退保费,同时调整相关责任准 备金。
四、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保单取得成本 保单取得成本是指保险人在取得原保险合同过程中 发生的支出,包括发生的手续费或佣金支出、保单 签订费、医药费、检查费等。
• 某企业投保了财产保险综合险,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 化,企业决定将厂址迁移外地,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 争力,故申请退保。根据业务部门传来的批单,应退 保费40000元,但尚有25000元的保费未缴纳,会计 部门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该企业退保费15000元。
第八章 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
本章主要内容
原保险合同的会计核算 再保险合同的会计核算 保险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原保险合同的会计核算
一、原保险合同概述
(一)保险合同的定义
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 并承担源于被保险人保险风险的协议。
保险合同分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
(二)原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分类
(一)特点: 1.再保险公司是保险人之间签订的合同。 2.再保险合同是补偿性合同。 3.再保险合同独立于原再保险合同包括分出业务、分入业务、支付和收取纯益 手续费。
•分出业务包括分出保费、摊回分保手续费、摊回赔付支 出。
•分入业务包括收取分保费、支付分保手续费、支付分保 赔付款。
贷:应收分保账款
• 某集团公司为其管理人员500人投保1年期团体人身意 外伤害险,保额为300000元,每人缴保费200元,合 计100000元。经核保部门核保,保险公司同意承保, 会计部门收到业务部门交来的团体意外伤害保费日报 表和保费收据存根以及银行收款通知单100000元。该 业务至下年度1月1日起承担保险责任。
非比例再保险合同分为超额赔款再保险合同和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