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

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

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1.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时代主题和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直接相联系。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和平包括世界总体和平和局部和平。

当代世界和平问题,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爆发,也包括反对和制止局部战争、常规战争,以及针对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而进行全面、彻底的裁军活动。

和平问题之所以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主要是因为战争的手段和特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美苏(俄)两国的核武器足够把人类毁灭若干次。

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掀起新一轮争夺高精尖技术优势的军备竞赛。

地区核军备竞赛近年来骤然升温,给世界和平增添了阴影。

国际武器交易近年来持续上升,武器扩散特别是核武器扩散屡禁不止,这必然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另外,国际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和新老法西斯主义也都已构成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

局部战争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

冷战结束后,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呈现出向欧洲拓展且频繁发生、技术含量高而突发性强、性质复杂、破坏性大等特点。

总之,战争的因素并没有随着消失,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

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有: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在协调和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努力解决南穷北富扩大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一般指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中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影响发达国家的发展,因而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需发展,但阻碍发展的危机也十分突出。

第三,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

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

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4)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的最好的回应。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要回答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整个世界对中国都愈加关注。

许多人在研究中国走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行的什么样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多种形式与实际行动明确地向世界表明,中国选择了并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

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

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开展对外工作。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

继续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领域,提高合作效果。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

同时,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实现各国和谐共处;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基本依据。

中国在大变革中如何走和平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的条件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反映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

它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心问题是“和平崛起”与“文明复兴”的关系。

1.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和种种挑战,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是要实现中国人100多年来的强国梦,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实现条件:1.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2.吸收世界优秀文明同立足本国实际相结合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4.对外和平与对内和谐相结合5.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6.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7.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要始终牢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努力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方式上下功夫。

我们要始终牢记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

我们要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要始终牢记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反映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

它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心问题是“和平崛起”与“文明复兴”的关系。

1.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众多难题和种种挑战,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是要实现中国人100多年来的强国梦,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实现条件:1.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2.吸收世界优秀文明同立足本国实际相结合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4.对外和平与对内和谐相结合5.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6.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7.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在中国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的进程中,面临着三大挑战,这就是:1、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的挑战2、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3、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