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管理制度
为加强车间文明生产管理,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对我公司主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工程师站的管理作如下规定,望有关人员遵照执行。
1、环境规定
1.1.空气中的微粒浓度应达到ISA-S71.04制定的Ⅱ级标准。
1.2.电子设备间内应处于微正压(25.4Pa~50.8Pa)状态,减少粉尘进入。
1.3.环境温度18℃~24℃,温度变化率≤5℃/h。
1.4.相对湿度45%~70%,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结露。
冬季相对湿度不能维持在此范围内时,最低值应以不产生静电为宜。
1.5.机组运行时,电子设备间内不允许存在明显的磁场和强烈的机械震动,不允许使用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
1.6.室内装修材料除按设计规范选用外,还应考虑防静电、防滑吸光的要求。
1.7.工作人员进入电子设备间,应着防静电服装。
2、供电系统参数
2.1.正常运行时,分散控制系统电源应由UPS提供,不能直接由厂用电提供。
2.2.电压波动:<10%额定电压。
2.3.频率范围:50Hz±0.5Hz。
2.4.波形失真:≤5%。
2.5.备用电源切投时间:<5ms。
2.6.UPS应有过电流、过电压、输入浪涌保护功能,并有故障切换报警显示。
3、日常维护要求(热控人员负责)
3.1.巡检周期每日一次,认真填写巡检记录,检查内容如下:3.1.1.电子设备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符合1.3、1.4项要求,空调运行正常;
3.1.2.查看机柜内温度,正常运行时温度应在35℃以下;3.1.3.主控单元及机柜滤网的清洁和完好程度;
3.1.
4.控制柜顶部风扇应运转良好,无异音;
3.1.5.UPS运行正常,无报警,负荷率较前日无变化;
3.1.6.模块应为在线状态,RDY、COM灯常亮;
3.1.7.互为冗余的两主控单元或服务器应为一主一从状态;
3.1.8.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运行正常,无死机和花屏现象;
3.1.9.查询历史记录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3.1.10.向运行人员了解系统运行状况。
3.2.每季度首月上旬对所有滤网清洗或更换一次。
3.3.每月上旬对冗余主控单元和服务器做人工主从切换,做好设备维护记录。
3.4.巡检、维护人员名单:(略)。
3.5.上述人员每人巡检一周,依次轮流。
4、电子设备间管理规定
4.1 1、热控电子设备间的钥匙由运行值长管理,运行应建立出、入电子间登记簿,登记簿上需严格注明进、出时间、进入事由、值长签字及备注等,并严格管理
4.2.进入电子设备间所有人员必须在《电子设备间出入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写清工作内容及出入时间,紧急情况可以直接进入,但事后必须补填。
4.3.进入电子设备间人员应着装干净,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电子间,禁止无关人员或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在电子间室内休息。
4.4电子间内不准喝水、吸烟、吃东西,不准乱扔废旧纸屑和任何杂物,桌椅按要求摆放在定置位置,电子间内不准堆放其他无关物品。
4.5.以下区域禁止对无线通讯工具(对讲机、手机、小灵通等)进行任何操作:电子设备间,服务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2米以内。
4.6.严禁在电子设备间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7.运行人员应及时调整空调设备运行状态,保证电子设备间内温度符合1.3项要求。
4.8.严禁在电子设备间内使用电焊机、冲击钻等强电磁干扰设备。
4.9.不经批准,严禁在UPS二次侧接入新的负载。
4.10.不经批准,禁止使用操作台下部专用插排。
4.11.服务器和工程师站密码由专人负责修改和保管,定期更改,并不得随意传播。
4.12.工作或检查结束,离开时必须关好控制柜和电子设备间门。
4.13如需进行组态修改,由申请人填写《组态修改申请单》,班长、值长签字后送交生产部,由生产部组织与专工、检修部相关人员讨论,签字通过后由授权修改人员依照检修规程等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工作。
4.14经讨论确认涉及到服务器、控制站下装的组态修改工作时,除依照4.12项申请程序外,还须报请生产部经理批准,锅炉、汽机专业专工到达工作现场后才能开始下装。
4.15无批准的《组态修改申请单》或没有经过授权修改的人员,不准进行系统组态和逻辑修改等工作。
4.16违反本规定人员,根据违反《电力现场安全规程》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