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方程PPT教学课件

解方程PPT教学课件

②未知数项的系数为1。
2、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 等号两边同加减(同一代数式)、 等号两边同乘除(同一非零数)
等号两边同加减的目的是: 使项的个数减少; 等号两边同乘除的目的是: 使未知项的系数化为1.
看谁解得快
解方程: 5x – 2 = 8 .
解:方程 两边同时加上 2 , 得
5x – 2 = 8 5x – 2 + 2 = 8 + 2
P156 习题5.3 预习157~158
10x-5=6 X= 1 x+16
2
5x-2=7x+8
3 X= 2 x+16
-7x+2=2x-4
4x-2=3-x
看谁抢得快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氧化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 盐
1.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1)与水作用
①多数氧化物不溶于水,如:Fe2O3 、CuO、 Al2O3等
热稳定性 稳定加热难分解
不稳定,加热可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2.三价铁的氧化性
(1)Fe3+离子的检验
向FeCl3和FeCl2溶液中分别加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颜色无变化
交流和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 签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
4Fe(OH)2+O2+2H2O =4Fe(OH)3
(1)氢氧化铁的性质 氢氧化铁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
①与酸反应 ②受热可分解
Fe(OH)3+3HCl=FeCl3+3H2O 2Fe(OH)3===Fe2O3+3H2O
(2)氢氧化亚铁的性质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氢氧化亚铁的 化学性质与一般的氢氧化物有什么异同?
二.氢氧化物 思考和交流
氢氧化物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以NaOH、Mg(OH)2、 Cu(OH)2 为例,从颜色状态、水溶性和化学性 质进行讨论)
物理性质: ① 水溶性
②色态 化学性质:
碱的一般性质
易溶于水的:NaOH KOH Ba(OH)2等 微溶于水的: Ca(OH)2 难溶于水的: Cu(OH)2 Al(OH)3 Fe(OH如Na2O、MgO 、CaO等
Na2O+H2O=2NaOH
MgO+H2O=Mg(OH)2
CaO+H2O==Ca(OH)2
③过氧化钠溶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2Na2O2+2H2O==4NaOH+O2
(2)多数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可与酸反应,
两性氧化物
2. 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Ⅰ.作为冶炼金属的原料 Fe2O3+3CO===2Fe+3CO2
Ⅱ.氧化铁(Fe2O3)是一种红棕色的粉未(俗称铁
红),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和涂料
Ⅲ.氧化铝(Al2O3)是一种白色难熔的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Ⅳ.氧化亚铜(Cu2O)呈红色,可以制造玻璃、搪瓷的红
色颜料



Na2CO3+2HCl=2
方 程
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
总结
俗名
水溶性
溶液碱性
Na2CO3
纯碱 苏打 易溶
较强
NaHCO3
小苏打
可溶
较弱
反应较剧烈
反应很剧烈
与酸作用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含未知数的项宜向左移、 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
常数项往右移。
右边对常数项合并。
例1 解下列方程: (1) 3x+3=2x+7
解: (1) 3x+3=2x+7
(2) 1 x 1 x 3
4
2
(2)
1 x 1 x3
4
2
移项,得 3x – 2x=7 – 3 合并同类项 ,得 x =4;
1 x 1 x 3 42
白色胶状的氢氧化铝难溶于水,能凝聚水 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2)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1: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盐酸 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成无色溶液
Al(OH)3+3HCl=AlCl3+3H2O
实验2: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成无色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① Na2CO3稳定受热不分解 ② NaHCO3不稳定,受热可分解
现象: 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3)Na2CO3和NaHCO3盐酸的反应
Na2CO3
NaHCO3

反应较剧烈,有气泡产生
反应很剧烈,有气泡产生
试一试:解方程: 10x – 3=9。
注意:移项要变号哟。
在前面的解方程中,移项后的“化简”只用到了
对常数项的合并。
试看看下述的解方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 3x+3=2x+7
(2) 1 x 1 x 3
4
2
观察 & 思考
① 移项有什么新特点? ② 移项后的化简包括哪些内容?
含未知数的项宜向左移、常数项往右移。 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右边对常数项合并。
(2) 5x —2 =7x + 16;
(4) 1 3 x 3x 5 .
2
2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移项。
移项实际上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利用等式的性质1 “对方程两边进行同加同减”,只不过在格式上更为简 捷。
移项是把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项移动时一定要变号。
作业
H2O•HAlO2+NaOH=NaAlO2+2H2O
①可见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 反应,所以,氢氧化铝是 两性氢氧化物
②受热可以分解 Al(OH)3==Al2O3+H2O
分析:为什么铝能与碱溶液反应?
2Al + 6H2O == 2Al(OH)3 + 3H2
+ 2Al(OH)3+2NaOH==2NaAlO2+4H2O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5、2 解方程
5x-2=8
5x=8+2
9x-7=29 3x+4=-13 18x+5=85
回顾 & 思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较简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
1、明白了解方程的基本思想 是
经过对方程一系列的变形,最终把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
即式:.①等号左、右分别都只有一项,且左边是未知数项, 右边是常数项;
CuO+2HCl=CuCl2+H2O (溶液蓝色)
总结: 以上金属氧化物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氧化物称为
碱性氧化物
(3)氧化铝性质的特殊性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偏铝酸钠)
因此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类氧化物叫做
“– 2”这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的过程中, 有些什么变化? 改变了符号.
把原方程中的–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 一边,这种变形 叫 移项 。
试试 用新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
哈哈,太简单了 我会了.
解方程: 5x-2=8 解: 移项,得: 5x=8+2
化简,得: 5x=10
两边同时除以5,得: x=2.
1.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6:在FeCl3、FeSO4分别加入NaOH溶液
FeCl3
FeSO4
加入NaOH溶
液产生的现象
产生红褐色的沉淀
先有灰白色的沉淀,迅速变成 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 Fe(OH)3+3NaCl
FeSO4+2NaOH =Fe(OH)2+Na2SO4
即 5x
= 10
两边同除以5 得: x = 2.
把原求解的书写格式改成:
简缩格式: 5x – 2 = 8 5x = 8 + 2
有什么规律可循?
‫ ڿ‬解题后的思考
能否写成: 为什么?
5x – 2 + 2 = 8 + 2
5x
=8+2
移项
5x – 2 = 8

5x = 8 + 2 ②
由方程 ①到方程 ② , 这个变形相当于 把 ①中的 “– 2”这一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
实验3-5
MgO、Fe2O3 、CuO分别与盐酸反应
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氧化物 固体颜色 水溶性 与盐酸反应
Na2O
白色
MgO 白色
Fe2O3 红棕色 CuO 黑色
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Na2O+2HCl=2NaCl+H2O (溶液无色)
MgO+2HCl=MgCl2+H2O (溶液无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黄色)
实验:用铂丝分别蘸取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