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google风靡世界案例分析
google风靡世界案例分析
潜在竞争者: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对未来经济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 网行业的潜在竞争者众多。硅谷的铁律:小心那些车库里的人。 替代品:twitter等社交网站, 现有竞争:以微软为代表的众多高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 (1) 微软: 微软通过Windows和Office软件在计算机系统领域优势 巨大,微软的其他业务还包括开发者工具和互联网广告 等。微软的业务基于PC操作系统和应用, 微软占据着 绝大部分的办公电脑及服务器市场,并支持多种开源应 用程序,致力于为终端用户及企业管理人提供更棒的系 统。微软主营业务是提供桌面相关的软件和解决方案, 一家着眼于搜索广告业务,两家很少有直接交叉的地 方。但是,这两个巨头在他们个子的新开拓的辅助业务 上竞争激烈。微软开始关注其不断增长的在线搜索广告 业务,而Google凭其软件来自互联网、“云计算”模式向 微软的桌面软件发起进攻,正是这些新拓展的业务,这 两个巨头正打得不可开交。
(2)搜索在互联网里的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互联 网正在向复杂化和社交化方向发展,通过社交伙 伴获取信息变得和搜索同样重要。 (3)人们对隐私等方面更为重视。 云计算重新受到重视。用云计算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软件即 服务”。 云计算的流行,应用软件厂商、服务提供商及硬件厂商正 在快速的进行创新。 通过PEST分析,可以看出Google同时面对着诸如经济发展和互联网 普及等有利因素及人们对于隐私的保护观念加强等不利因素。如何在危 机和机遇中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劣势: 1. Google的布局和未 来发展除少数高层 外几乎无人懂,员 工可能迷失在工程 师文化中 2. Google缺乏与资本 市场有效的沟通, 使资本市场并没有 掌握了解Google价 值的钥匙 3. 公司业务同时与传 统媒体/报纸、杂 志以及电视台及高 科技公司,且竞争 将日趋白热化 4. 公司几乎一切决策 都来自其对数据的 分析和判断,缺乏 销售上的灵活性 5. 相较于其他高科技 公司,其创新速度 偏慢 6. 与用户及政府关系
② 科技发展速度极快,日新月异,是得相关企业竞争加剧。
问题二:Google 怎样正确认识其所遇到的挑战?公司选择如何应对这些 挑战?它选择了什么方案?还有那些公司没有考虑到的方案?
答: (1)谷歌从容应对挑战,将挑战视为机遇,鞭策自己努力发展
与壮大。 (2) ①公司在遭到恶意控制后,采取和第三方侦察者合作意 向,想要平息怒声。 ②在强大的竞争者面前,谷歌开发新的人性化搜索工 具,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模式:Adsense程序,google搜 索工具栏,谷歌新闻,电子邮件服务,开发新的程序 linux,努力开发新产品,形成自己的产品集群,并努 力摆脱微软的控制。 ③Google一直表示自己并非要和微软竞争,这让Google 仍未被视为直接威胁。避免触怒这头恶犬是个好主意、 好策略。"
策。
(3)没有考虑到的方案: ①在深度网页方面,和dipsie公司合作或直接收购它。 ②做好用于危机事件公关的统一口径,和一系列公关对
五、启发与收获:
(1)竞争是发展与进步的源动力,优势并没有胜与负,只有彼此的更
加完善。
(2)对于一个公司而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即使看上去再弱小的竞争对手也不可小觑。
也就是说Google可以对所 有人提供同样的服务。 6. Google手中有了充分的现 金用来扩张自己的势力 7. 借助于良好的平台, google的产品源源不断产 生。Google的所有产品都 松散的结合在一起,并能 协同工作。
一般,并在危机管 理中表现不佳
四、案例分析结论:
问题一:在这个案例中Google 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这些挑战和问 题的来源是什么?
内部 环境
优势: 1.
2. 3. 4.
5.
Google拥有最强大的搜索 引擎,其搜索响应速度 快,精度高,并且免费, 这样就形成了绝对竞争优 势,一般竞争对手很难超 越。截止2011年3月, Google以64.62%的市场份 额稳坐搜索引擎美国市场 头把交椅 基于搜索引擎之上的互联 网广告业很强大 Google的业务基于网络, 并在云计算领域是先行者 且是主要的竞争者。 搜索服务Turnover非常 短。其使用频率非常高, 对于极端的用户,时时刻 刻都在使用,对于实时在 线普通的用户,使用频率 也在小时量级,每次使用 都可能为Google带来利润 Google提供的服务是可重 复的,不需要定制的,这
3、企业综合SWOT分析
外部 环境
威胁: 1. 微软Bing已经占据了美国 搜索引擎市场30%的市场份 额,世界上60亿台个人电 脑中有95%使用的是微软 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在 觉察上下文搜索和深度网 页搜索两个领域微软领先 于谷歌 2. Google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一直以来不佳 3. 社区如Fa决,另外 就是购物网站在等人们形 成稳定的网上生活习惯 后,将极大降低对搜索引 擎的依赖 4. Google广告业务模式会直 接触及到了电信运营商以 及包括微软等软件巨头的 利益 5. 商业对手合作(微软与雅
答: 问题和挑战 ① 谷歌的Adwords程序受到恶意控制,谷歌并未有效干预, 而且还 把责任归于客户,导致被外界批评无责任感和无效 率。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② Google旗下Gmail引发隐私倡导者愤怒。 ③ Google受到来自对手的合法竞争,与微软、雅虎和其它中 小公司在搜索引擎、协作软件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④ Google的布局和未来发展几乎无人看得懂,导致一、广泛 的业务领域,致使树敌众多。二、外界信心减少。
关的行业,引起了这些 行业纷纷的紧张情绪与抵 触情绪。 7. 针对Adwords的恶意控制问 题依然未解决 8. 外界关于搜索引擎对个人 隐私的侵害日益关注 9. 外国国家政策限制
优势 7. 第三方欺诈侦察者
已经存在,可以就 Adwords程序问题 达成合作 8. Linux操作系统代 码公开且免费,可 借此摆脱对微软操 作系统依赖
问题和挑战的来源: 来自公司内部:① 面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够灵敏,不能及时有效进行补救,
不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② 危机公关不到位,在舆论对公司不利
时,没能很好的有道舆论,树立良好社会形 象。
③ 对社会新潮流没有灵敏嗅觉,例如对社 会崇尚隐私潮流的漠视。 来自企业外部:① 互联网行业特性决定,无论大小公司,在搜索引擎市场 上都有平等的权利,致使竞争激烈。
1、宏观的外部环境PEST分析: 随着诸如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也在
2008年经济危机后开始了复苏。并伴随着全球化,各国资本可以较 为自由流动。 政治法律环境:各国对行业垄断的打击力度加大,且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需要,贸 易保护有加强的趋势。加上出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部分国家尚在 互联网领域持有较高警戒。 社会文化环境:(1)互联网日益普及
Google 风靡世界
分析
——MIS案例
展示团队:略
组内成员:略
案例报告正文
一.小组成员及分工:
略
二 、案例准备过程:
1. 案例讨论(2011-4-15 晚) 第一次会议,对案例进行阅读,总结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并对 问题进行初步讨论,确定案例分析的重点,为资料收集做好准 备。
2. 资料搜集(2008-4-16 到2011-4-18 上午) 主要任务:通过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报纸、图书对案例分析提 出的主要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工与整理。
(4)市场贵在抢占《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7版 ④ (2) Facebook
在其它几个方面占据了优势。 用户在Facebook网站上花费的 时间更多,网络广告也随之转移到Facebook上。天才的开发 人员从谷歌跳到Facebook,一方面是由于Facebook的创业文 化,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获得上市前期权。
(3)Teoma和Mooter Teoma对网上围绕某个特定主题自然形成的社区进行分析, 根据同主题的链接数来排名;Mooter使得搜索引擎更加人性 化。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购买者:主要是广告商。Google收入的几乎全部来自于在线广告收入。 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及其他原因,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呈加强 趋势。
供应商:主要是Google的硬件提供商。Google的主要领域为软件及相关领 域,在计算机硬件设施及网络设备上依赖供应商的硬件支持。并 受制于微软的windows等操作系统。
3. 案例综合整理分析(2011-4-18 下午到2011-4-19下午) 对各组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整理,得出分析的结论 和意见,最后编写案例分析报告和制作讲演PPT
三、案例讨论分析过程:
我们采用PEST模型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对 google所面临的行业因素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立足企业对内外部因 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Google所面临的全面情况,以对Google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建议。
机会: 1. 最主要竞争对手微 软公司其他员工对 搜索业务信心不 大,并且微软缺乏 发展互联网业务的 专业性和组织结 构。 2. Google理念是要让 一切变得简单,迎 合当代社会发展。 3. 有微软的员工公开 跳槽到谷歌 4. 谷歌在热点技术名 称和技术股票方面 取代了微软 5. 股票被作为是科技 股的代表,多数市 场分析都看好 Google未来的发展 6. Dipsie公司在深度 搜索方面处于前 列,可以借此抗衡 微软,减弱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