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试题(A)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试题(A)

采矿学试题(A)考生姓名学号:成绩(分)一、简答题(5×6=30分)1、井田是如何划分为采煤工作面的?2、何谓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分为几类?主井开拓方式的适用条件?3、何谓准备方式?按煤层存条件的准备方式有几类?各适用于什么条件?4、何谓采煤方法?按采煤工作面布置及推进方向的不同。

长壁体系采煤方法分为几类?长壁体系采煤法基本特点?5、何谓矿井开采水平垂高?并说明开采水平垂高与阶段重高的关系?6、根据技术因素如何确定采区走向长度?二、填空题(2×15=30分)1、根据当前开采技术条件,我国将煤层按倾角分为:;;;;2、能源是;标准煤是;能源折算系数是。

3、根据勘探和地质研究程度,将煤炭储量按精度分级有;;;。

其中和为储量;和和为储量;级为储量。

4、煤田是。

井田是。

5、阶段是。

开采水平是。

辅助水平是。

6、上山是。

采区上山是。

主要上山是。

7、立井的开拓方式是。

斜井开拓开方式是平硐开拓方式是。

8、综合工作面及时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有条件是。

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用条件是。

9、普采工作面、采煤工作空间一般分为、、。

普采工作面的采煤循环是以。

为标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0、矿井生产能力是。

矿井井型是。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是。

11、矿井用长壁体系开采多个煤层,煤层间的开采顺序有;采区的开采顺序有。

回采工作面的回采顺序有。

12、布置采区上部车场的关健问题是;采区中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采区下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

13、DK615—4—12中,“DK”代表,“6”代表,“15”代表,“4”代表,“12”代表。

该型号表示向道岔。

14、采区采出率是。

开拓掘进率是。

生产矿井的全部掘进率是。

15、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矿井井巷可分为巷道,巷道,巷道。

三、论述题(2×10分)1、试述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置的特点。

2、试述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性。

四、阅图及综合题(20分)如图1所示,试说明:1、井巷名称:2、写出运煤、通风及运料的生产系统;3、准备方式的类型;4、如采煤工作面发生突水,试选择避灾路线。

(图1)采煤学试题(A)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答:(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采区→区段(采面)。

此种划分适用于煤层倾角α>5-8°。

(2)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带区→分带(采面)。

适用于煤层倾角α<12°。

(3)井田划分为阶段→盘区(或带区)→区段(或分带)。

此种适于煤层倾角α<5-8°。

2、答: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称开拓方式。

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可分为立井、斜井、平硐、综合及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主井开拓方式的适用性很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地质条件的限制。

对于表土层较厚、埋藏较深,水文情况复杂,井筒需要特殊施工,或是多水平开采的急倾斜煤层矿井。

3、答: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按煤层赋存条件确定的准备方式有采区式、带区式及盘区式。

采区适用于任意倾角的煤层。

带区适用于倾角为12—170的煤层。

盘区适用于倾角为5—8°的煤层。

4、答: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布置及甚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采煤方法。

长壁体系采煤方法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

长壁体系采煤法的基本特点是:工作面较长,一般为80—200m以上;采面两端至少各有一巷道相连,用于运输和通风;随采面推进,必须有计划的处理须采空区;采下的煤层沿平行于采面煤壁的方向运出采场;连续回采,产量高。

5、答: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称开采水平垂高。

(1)开采水平垂高等于阶段垂高,一个开采水平采一个上山阶段。

(2)一个开采水平既采上山阶段,又采下山阶段时,开采水平垂高等于上、下山阶段垂高之和。

(3)当一个开采水平既采上山阶段,而上山阶段设有辅助水平,又采下山阶段时,开采水平重高等于辅助水平垂高加上上下山阶段垂高。

6、答:确定采区走向长度的主要技术因素有区段巷道的运输、掘进和供电等问题。

运输:当采用刮板机(一般4-5台串连)时,采区一翼长度可达1000m左右,但多台串连,易出故障。

当采用胶带机运输时,采区一翼可达1000m以上,采区走向长可达2000m以上。

掘进:受通风限制,一般采区一翼长不超过1000m。

供电:采用600V供电时,一般仅达到一翼长700m左右。

若采用移动变电站,采区一翼长可达1000m以上。

二、填空题1、近水平煤层5-8°;缓倾斜煤8-25°;中倾斜煤层25-45°;急斜煤层45-90°。

2、能源是可以提供能量和做功的自然资源。

发热量为7000大卡/kg(29.27MJ/kg)的煤称标准煤。

能源折算系数E=某种燃料实际发热值/ 标准燃料发热值。

3、煤炭储量按精度分为A、B、C、D级。

其中A和B为高级储量;A+B+C为工业储量;D级为运量储量。

4、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5、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开采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服务的开采范围。

辅助水平——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不设井底车场)的水平位置及服务的开采范围。

6、上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采区上山——为一个采区服务的上山。

主要上山——为开采水平或辅助水平服务的上山。

7、立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均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均采用斜井的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方式——用主平硐的开拓方式。

综采工作面及时支护方式是采煤、移架、推溜。

它适用于煤层顶板较破碎的条件下。

而滞后支护方式是采煤、推溜、移架。

它适用于煤层顶板稳定的条件下。

9、普采面的采煤工作空间一般分为机道、行人道和材料道。

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破、装、运、支、处等工序的过程,称采煤循环,以放顶为标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0、矿井生产能力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以万t/a表示;按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称为井型。

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矿井三种。

生产矿井经过技术改造,重新核定的生产能力称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11、煤层间的开采顺序一般为下行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上行式;采区一般采用前进式、井田走向短也可采用后退式;常采用一水平,采区前进式,二水平采区后退式;回采工作面的回采顺序有后退式、前进式、往复式,旋转式。

12、采区上部车场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绞车旁维护及与回风大巷的联系。

中部车场解决多巷的立体交叉问题。

采区下部车场解决通过能力问题。

13、“DK”代表单开道岔,“6”代表600轨距,“15”代表轨型,“4”代表辙岔号码,“12”代表曲线半径。

该型号开示右向道岔。

14、采区采出率=(采区工业储量-开采损失)/采区工业储量,m/万t开拓掘进率= 开拓巷道掘井总进尺/矿井产量+出煤,m/万t生产矿井全部掘进率=生产矿井全部井巷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工程出煤),m/万t15、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矿井井巷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三、论述题1、答:因CH4大,有时需要在采面回采前抽放瓦斯;有采面系过后,采空区也有大量瓦斯涌出,需要巷道通风排除瓦斯。

因此,采面回风巷可采用双巷布置,增设一条回风巷可称为瓦斯尾巷。

因回采工艺的需要,综采面的机巷、风巷(包括瓦斯尾巷)应采用定向取直或分段定向取直,保持综采面等长。

巷道断面要符运输、行人、通风、安全等需要,一般为12m2左右。

轨距与全矿一致。

施工时挂中线,定向取直。

2、答:首先将井田划分为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设有独立进、回风的井筒,并担负辅提任务;每个分区可划分为采区、带区或盘区;各分区采出的煤集中于主井运到地面;各分区有一定开采顺序。

这种大型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并共用主井的开拓方式称为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它适用于矿井生产能力大于300万t/a,井田走向长大于10km,瓦斯大,开采深度大于600m,或通风线路长的矿井。

四、阅图及综合题如图1示:1、井巷名称: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门,5——运输大巷,6——风井,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11——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26——采空区。

2、生产系统:运煤:右采面25 → 20 → 14 → 12 → 10 → 5 → 4 → 3 → 1→地面通风:新风 2→ 3 → 4 → 5 → 9 → 11 → 15 → 19 → 21 → 22 →20 → 25(采面)乏风:25 → 23 → 17 → 8 → 7 → 6排到地面。

运料:2 → 3 → 4 → 5 → 9 → 11 → 23 → 25(右)→ 18 → 23 → 25(左)3、采区式准备方式4、如采面25发生突水,人员的避灾路线是25 → 23 → 17 → 8 → 7 →6地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