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课件】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解剖生理学)
【学习课件】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解剖生理学)
ppt课件
14
二、心动周期与心脏的泵血过程
(一)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名解):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 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
ppt课件
15
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名解)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生理意义:心功能的基础参数。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生理意义:评价心脏射血能力。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3.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论述)
(1)每搏出量↑→血压↑→收缩压↑(明显) 收缩压反映搏出量
(2)心率↑ →血压↑ →舒张压↑(明显)
(3)外周阻力↑→血压↑→舒张压↑(明显) 舒张压反映外周阻力
(4)大动脉管壁弹性↓→脉压↑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改变
ppt课件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血量↑ (2)心肌收缩力
心缩力↑→静脉回流量↑ (3)体位改变
卧----立→静脉回流量↓ (4)骨骼肌的挤压
促进血液回心
(5)呼吸运动 促进血液回心
ppt课件
30
四、微循环
(一)组成
微A 后微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ppt课件
(三)血压(名解)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血壁的侧压力。
ppt课件
21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
①血管内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物质基础) ②心脏射血(条件)1/3 动能、2/3 势能 ③外周阻力 动力>阻力 ④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ppt课件
22
2.动脉血压及正常值(以肱动脉血压为准) (选择填 空)
ppt课件
18
心音的组成和特点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标志 主要成分 最佳听诊部位
特点
心室收缩开始 房室瓣关闭音
心尖部 低、长
心室舒张开始 主动脉瓣关闭音
心底部 高、短
ppt课件
19
第四节 血管生理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与血流速度
1.血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横断面的血量,也
称为容积速度。
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ppt课件
1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
组成(选择填空)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功能: 物质的运输及交换。
ppt课件
2
一、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及构造 位置: 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 前方对胸骨体和2-6肋软骨, 后方对5-8胸椎, 2/3居矢状面左侧。
ppt课件
3
一、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及构造 位置: 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 前方对胸骨体和2-6肋软骨, 后方对5-8胸椎, 2/3居矢状面左侧。
31
(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填空、选择)
名称 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 作用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 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
→真Cap.网→微V
主要场所
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Cap. 血流速较快 利血回流
A-V短路 微A→→微AV-V吻合支→微V 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
ppt课件
32
五、组织液的生成
2)中心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
ppt课件
28
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心脏射血能力 ↑ 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流速度 ↑ 中心静脉压↑
测量中心静脉压意义: 1.反映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脏功能状态 2.控制补液量与补液速度
ppt课件
29
(二)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
(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保证心室在心房 后收缩,利于心 室的充盈和射血
ppt课件
房室结
7
(四)营养心脏的血管 冠状动脉 心静脉系统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二、血管
分类及特点 动脉 弹性贮器血管 分配血管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 交换血管 静脉 容量血管(静脉瓣)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主动脉 及其分支
组织细胞
外形:倒置的圆锥体
ppt课件
4
构造: 心内膜 心肌:普通心肌细胞、特殊分化心肌细胞 心外膜
ppt课件
5
(二)心腔(填空、选择) 1.右心房 2.右心室:三尖瓣 3.左心房 4.左心室:二尖瓣
ppt课件
6
(三)心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起搏点) 房室结 房室束 浦肯野纤维
2.房室结: 房-室延搁: 意义:
O2 CO2 全身(除肺泡)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冠状窦
体循环
左心室
右心房
(大循环)
左心房
右心室
肺循环
肺静脉
肺泡毛细血管 O2 CO2 肺泡
肺动脉
(小循环)
动脉血
ppt课件静脉血
12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 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
ppt课件
13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的依赖性 2、“全或五”式收缩
ppt课件
16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名解)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心 指 数:安静和空腹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 积的心输出量。
生理意义:用于评定不同个体的心功能。
ppt课件
17
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每分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
前负荷、后负荷 、 心缩能力
‖
‖
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
正常值:收缩压 :100 - 120 mmHg (13.3-16.0kPa) 舒张压:60 - 80 mmHg(8.0-10.6kPa)
脉搏压 = 收缩压 - 舒张压
正常值: 4.0~5.3 kPa(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 脉搏压
正常值: 13.3 kPa(100mmHg)
组织液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选择)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回流)血浆
组织液(生成)
ppt课件
33
有效滤过压= 生成压-回流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5
(二)动脉脉搏 动脉脉搏(名解) 随着心脏的舒缩,大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 这种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管壁起伏搏动,称之为动脉 脉搏。
动脉脉搏是能量传递的表现而非血流速度。
ppt课件
27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的舒缩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
(一)静脉血压
1)外周静脉压:各器官或肢体的静脉血压
2.血流速度: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即一个质
点在血流中前进的速度。
ppt课件
20
(二)血流阻力(选择填空)
总外周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各种阻力之和。 外周阻力:血液在小血管(主要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内流 动时遇到的阻力。
血流阻力=8Lη/πr4, L为血管长度,η为血液粘滞性,r为血管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