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第2节 个性心理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第2节 个性心理
性格的类型
根据个人活动倾向性划分
(1)外向型 –活泼开朗,喜欢交际 (2)内向型 –谨慎小心,交际狭窄
性格的类型
根据个人独立性程度划分
(1)独立型—善于思考,不受外界刺激干扰,
能独立解决问题
(2)顺从型—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盲
从、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性格的类型
根据人际关系划分 (1)A型性格 (2)B型性格 (3)C型性格 (4)D型性格 (5)E型性格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气质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因素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性格
气质
后天,受社会环境因素的 先天,受高级神经活动类
制约
型制约
变现较广,反映稳定的心 变现较窄,反映心理活动
理特征
的动力特征
可塑性大,变化快
可塑性小,变化慢
有好坏之分
无好坏之分
能力
1、安静、沉着、稳重
2、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注意比
较稳定且不易转移
3、内向,态度慎重,自制力和持久性较强,不
易冲动
4、办事谨慎细致,行为表现坚韧,但情感比较
淡漠
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缓)
1、感受性较高,观察仔细
2、对刺激敏感,常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动感情 3、反应迟缓,动作迟钝 4、多愁善感,不善交际
(3)成就:个人通过教育和训练对学识、知识
和技能方面多达到的较高水平。经济师、会计师、 教授
21世纪人才的能力结构
1、知识能力 (1)生存体验 知人、做人 (2)专业技术 (3)哲学头脑 是突破人的思维狭隘性的关键 2、行为能力 (1)知识吸纳能力 知识杂交、知识整合 (2)创造能力 提出新问题,改造老问题 (3)思维能力 切超思维 3、角色能力 政治角色、职业角色、交往角色、生活角色
学习目标
掌握--动机、气质的概念、特性; 熟悉--需要的定义、分类; 了解--能力的定义。
个性
定义:个性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 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
反映人是与推人动之个体间进稳行定活动的的差动异力系特统征,
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态度
人事、调查、保管等
4、抑郁质的人: 平静的、刻板的、按部就班的工作。
会计、统计等
性格
是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 征。
换句话说就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 行为方式
主要表现在“做什么”和“怎么做” 和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
特点—稳定而不是偶尔的 有好坏之分
动机
Motive,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
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转化而来 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
动机的产生
内在条件--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
上产生 个体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推动他去
寻求满足需要的对象
外在条件--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
气 质(P41)
气质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心理学上的气质是与个体行为模式相联系,它对
社会环境的依赖较小
特点—天生性和稳定性
气 质(P41)
人的气质具有明显的先天性,如有的好动、 反应灵活;有的平稳、反应缓慢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 气质与性格、能力等其他人格心理特征相比,
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一个人的社 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以提高职工 的劳动和工作效率
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胆汁质的人:
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作。 抢险、救护等
2、多血质的人: 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
销售、采购、后勤、公关、谈判
3、黏液质的人: 原则性强的工作。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指一个人的性格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对社 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对劳动、工作、学 习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的表现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诚实正直与虚伪,富有同情心与缺乏同情心,豁
达大度与心胸狭窄 勤劳与懒惰,认真仔细与马马虎虎,沉稳持重与
能力的定义—是指个体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
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须具备的心理 特征。其含义:
(1)智力:个体的一般基本能力,也即人的资
质水平。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判断力
(2)性向:个体可以发展的潜在的能力。特别
是指人的可以发展的特殊的能力。数学能力、音 乐能力、绘画能力
更具稳定性,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气质类型
希波格拉底体液学说 人有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
黑胆汁 根据4中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
气质分为4中不同类型 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胆汁质型(性情暴躁、动作迅猛)
1、精力充沛,反应迅速,兴趣发生快而强,
易冲动,但平息也快
2、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倾,急躁易怒 3、敢闯敢拼,但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容易虎
Maslow AH 1908~197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在我国的描述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 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把人的个性 分为五类
庸人— 见小失大,不知所务;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士人— 必有所定,计有所守,头脑清醒,做事冷静 君子—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仁,积极向上 贤人— 德不逾贤,行中规绳,很守规矩 圣人— 明并日月,化形若行,光明磊落
性和动摇性
意志的果断性--与之相反的是优柔
寡断或武断、冒失
意志的自制力--与之相反的是任性
性格的结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在情绪影响人们活动行为或控制情绪时所表现出
来的稳定特征
强度特征--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
弱,易于控制
稳定性特征--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
头蛇尾
4、思维灵活,注意力易转移,往往博而不专
多血质(性情活泼,动作灵敏)
1、活泼好动,反应迅速
2、思维敏捷,灵活、易动感情 3、外倾,富有精力,工作能力强,能从事多样
化、多变性的工作 4、兴趣广泛而多变,感情丰富而不专一。浮躁
轻率,好大喜功
黏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 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个体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 括衣、食、住、行以及对工具和日常生活 用品等的需要
2、精神需要--个体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 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友谊、科学文化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个性特点
1、独特性(差异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可塑性
个性倾向性
定义: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原因, 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
组成倾向性的结构
需要
动机
兴趣
态度
需要
人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
反映称为需要need
原因--生理性、心理性的某种缺乏或不平 衡状态
鲁莽冒失,富于创新与墨守陈规 自信与自卑,谦虚与骄傲
性格的结构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人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千方百计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人的性格 在意志方面的个性差异
具体表现为:意志的自觉性--与之相反执拗
5、内倾,谨慎,遇到困难忧郁不决,易畏缩, 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的工作能够忍耐
按情绪兴奋性划分
兴奋 活泼 安静 抑制
气质特征
感受性 耐受性
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感受性低
黏液质的人,耐受性高;
反应敏捷性 多血质的人,反应敏捷性高;
可塑性 多血质的人,可塑性高; 情绪兴奋性 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兴奋性高;
遇到2种威胁,都感到厌恶并有逃避这2种威 胁的企图,但迫于环境,只能接受一个才能
避开另一个;
动机冲突
3、趋避冲突:指一个事物对个体的需要具有
利弊双重意义,将产生2种截然相反的动机
1、火中取栗?
趋避冲突
2、感冒了,既不想打针,也不想吃药?
双避冲突
3、既想打篮球赛,又不想耽误驾校练车?
双趋冲突
表现--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血糖水平下降,产生进食的需要 孤独,产生结交朋友的需要 是个体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源泉)
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1、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绵之需要。
如空气、水、食物、休息、性等人和动物共有。
2、社会需要--人在社会活动中,为适应社会生 活的需要。如交往、求知、尊重、劳动等人所 独有的。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 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需要的动机,
如饥饿引起的觅食动机;
社会性动机--起源于社会需要的动机, 如竞赛过程中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 交往动机。
动机的作用
1、激活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和行为的
功能,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