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对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对当前应
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果品;贮藏加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09
文献标志码:A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Fruit Storage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果园面积 /khm2
1 657 3 672 5 179 8 535 9 042 9 436 9 768 10 035
水果总产量 /104 t
657 1 348 1 874 5 452 6 658 14 517 15 340 16 120
苹果 /104 t
227 334 432 1 948 2 001 2 110 2 367 2 401
柑橘 /104 t
38 255 485 859 1 160 1 345 1 495 1 592
其中
梨 /104 t
152 235 235 725 879 979 1 064 1 132
葡萄 /104 t
10 44 86 234 368 517 567 579
2008 年第 5 期
香蕉 /104 t
9 125 146 351 527 590 605 652
为了实现果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应尽快调 整果品产业结构,提高质量,改进包装装潢,制定与 国际标准相接轨的水果标准,在贮藏加工方面有以下 问题需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 策。 2.1 提高现有果品的贮藏保鲜能力
贮藏保鲜能力要满足果品生产发展的需求,我国 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1978 年—2005 年 , 我 国 果 品 产 量 从 657 ×104 t 增 加 到 16 120 ×104 t, 而 目 前 果 品 贮 藏 能 力 仅 为 2 100×104 t,冷藏能力为 1 500×104 t 左右。为了做 到果品季产年销,满足进出口贸易的需求,以及消费 者对优质水果及加工制品的需要,果品贮藏加工设施 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果品仓贮设施的建造 应在“社会贮藏和专业贮藏相结合,分散贮藏与集中 贮藏相结合,产地贮藏与销区贮藏相结合,以产地为 主”的方针指导下,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将产地 贮藏设施的建设和销区批发市场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 来。以“主渠道,大流通,大市场,现代化”为目 标,建立科学的果品生产、采后处理、贮藏保鲜,以 及加工、运输、销售的综合技术体系。有条件的地 方,应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气调贮藏。 2.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及科学合理的水果流通链
“六五”到“十五”期间,我国在水果蔬菜贮藏 保鲜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推广普及程 度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近年来发展 新品种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较少。为全面提高贮藏技 术水平,一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对名、 优、特高档优质果品贮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 面,在主要果品产区,应充分发挥各级学会,贮藏技 术协会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兴建果品保鲜产业协会,形成 技术推广网络,加速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普及。 2.4 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果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发 展果汁和果酒加工
主 产 国 中 , 1980 年 我 国 水 果 总 产 量 居 第 10 位 , 1995 年上升为第 1 位。我国水果总产量已占世界总 产量的 14%。1978 年—2005 年我国果园面积和果品 产量见表 1。
目前,发达国家在果品销售与生产,进口与出口 等方面基本达到平衡,世界市场已趋于平衡饱和,尤 其是苹果、柑橘和香蕉,但从长远来看,世界上大部 分国家还处于欠发达和发展进程中。近年来,我国果 品生产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已接近平衡,同时存在 结构型剩余和短缺,但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 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果品贮藏加工业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目 前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应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 型转化。 1.2 贮藏加工技术和贮藏加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8 年第 5 期
第 5 期(总第 136 期) 2008 年 5 月
农产品加工·学刊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文章编号:1671- 9646 ( 2008 ) 05- 0073- 03
·73·
No.5 May.
浅谈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果品贮藏加工业面临的机遇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加入 WTO 以后,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稳定 的贸易条件,这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但也面 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2006 年,我国果品进出口贸易量占果品总产量 的 3%,而在美国为 27%,意大利为 16%,西班牙为 32%,法国为 30%。我国果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较 少,仅限于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仅 有少量果品出口到美国。随着我国果品质量的提高和 贮运保鲜技术的进步,加入 WTO 为我国水果快速进 入国际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此“六五”到“十五”期间,国家在果品贮藏加工领 域设立了科技攻关项目,在果品贮藏加工关键技术、 关键设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通过攻关研究,使我国的果品流通现状明显改善,商 品质量提高,损耗下降,贮藏供应期大大延长,淡旺 季果品供应相差悬殊的状况基本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果品贮藏产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全国果品总贮藏量达到 2 100×104 t 左右,占果品总 产量的 25.8%,其中冷藏量约 1 500×104 t。果品仓 贮设施的建设和果品产量的增加基本上是同步的。以 河 北 省 为 例 , 1985 年 果 品 贮 量 占 果 品 总 产 量 的 18.8%,1995 年为 37.5%,1999 和 2004 年果品贮量 占果品总产量的 50%左右。在河北省的主要水果产 区赵县、藁城、晋州、新集、泊头和魏县,分别有水 果冷库 1 200,1 038,355,168 和 99 座。 1.3 贮藏加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果品进出 口贸易的迅速增长
从果品出口品种结构看,鲜冷冻水果和加工制品 各占 50%,主要品种仍是鲜苹果、水果汁和柑橘。
从果品出口目的地看,美国、日本、俄罗斯、荷 兰和德国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2006 年, 对美国的出口量与上年相比增长 6.87%,出口额同比 增长 29.14%;对日本的出口量同比下降 2.43%,出 口额同比增长 3.54%;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同比增长 19.83%,出口额同比增长 49.33%;对荷兰的出口量 同比增长 23.99%,出口额同比增长 60.1%;对德国 的出口量同比下降 22.08%,出口额同比下降 0.54%。
0 引言
果品是世界性的主要农产品。在我国粮、棉、 油、烟、果、菜等主要农产品中,发展最迅速的是果 品,而最早受到市场制约的也是果品。我国生产的主 要果品中,苹果、梨、红枣、柿子、板栗的产量已稳 居世界之冠,核桃占世界产量的 1/4,仅次于美国, 名列世界第 2 位,柑橘类则为世界第 3 位。随着果品 生产的快速发展,以苹果和梨为主的水果价格迅速下 跌,我国加入 WTO 以后,果品生产和果品贮藏加工 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果品生产和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74·
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份
1978 1986 1990 1998 2001 2003 2004 2005
表 1 1978 年—2005 年我国果园面积和果品产量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khm2
150 104 144 204 148 362 155 706 155 707 152 415 153 552 155 488
我国 2006 年水果产量及果园面积继续增长。水 果批发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同期。果品进出口保持 双增长,呈现贸易顺差。2006 年我国水果进出口贸 易顺差达到 17.14×108 美元,同比增长 24.83%。全 国累计出口水果 (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 和其他加工水果等) 370.16×104 t,同比下降 1.53%, 出口金额 24.75×108 美元,同比增长 21.73%;进口 125.87×104 t,同比增长 9.9%,进口金额 7.61×108 美元, 同比增长 15.27%。
果品贮藏技术的发展是贮藏产业发展的有力保 证。随着果品产量的增加,落后的果品贮藏技术已经 成为果树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979 年,我国 苹果、梨和柑橘等果品的损耗均达到 20% ̄30%,因
收稿日期:2008- 03- 19 作者简介:李宁 (1980- ),女,河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食品科学。E- mail:lin198001@126.com。
李 宁 1,商保平 2,徐立强 1,王 颉 1
(1. 河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 保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果品贮藏加工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是保证果树种植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对于促进果品加工业,乃至农产品加工
1 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我国果品产量从
657×104 t 增加到 5 452×104 t,迅速完成了量的增 加 。 专 家 预 测 , 我 国 2010 年 水 果 总 产 量 将 达 到 1 ×108 t, 人 均 占 有 量 达 到 67.7 kg, 接 近 20 世 纪 80 年代世界发达国家人均 70 kg 的水平。在各水果
国外发达国家采用低温来建立果品“冷藏链”,
2008 年第 5 期
李 宁,等:浅谈我国果品贮藏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75·
效果很好,我国尚不可能实现,但在目前基础上,应 尽快提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流通措施,解决采前、采后 脱节,生产不问市场,不管贮藏要求的弊病。进一步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果品流通综合技术,为我国果品 的产、供、销密切衔接,建立科学合理的购销调存流 通体系,为提高商品质量和减少损耗,提供科学的理 论依据。 2.3 推广、普及果品贮运保鲜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