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一.前言 (1)二.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 (1)2.1系统构成 (1)2.2设计原则 (2)2.3考勤定位系统 (3)2.3.1系统简介 (3)2.3.2系统构架图 (4)2.3.3隧道入口定位考勤系统机构图 (5)2.3.4系统主要功能 (7)2.3.5系统功能详细介绍 (9)2.3.5.1实时监控 (9)2.3.5.2 实时报警 (10)2.3.5.3 考勤管理 (11)2.3.5.4历史轨迹 (12)2.3.5.5 设备管理 (12)2.3.5.6人员管理 (13)2.3.5.7综合管理 (13)2.3.5.8系统设置 (14)2.3.5.9 系统特点 (14)2.3.5.10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 (16)2.3.5.10.1信号收发器 (16).2.3.5.10.2标识卡性能 (17)2.4瓦斯监测系统 (18)2.4.1系统连接图 (19)2.5危险部位定位系统 (19)2.5.1系统连接图 (20)2.6呼叫系统 (20)2.6.1系统连接图 (21)2.7视频监控系统 (21)2.7.1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 (21)2.7.2系统构成 (22)2.7.3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图 (23)2.7.3.1前端部分 (25)2.7.3.2传输部分 (25)2.7.3.3监控中心 (25)2.7.4系统功能特点 (26)2.7.5设计思路 (31)2.7.6主要设备介绍 (32)2.8其他辅助系统 (34)2.8.1供电系统 (34)2.8.2接地系统 (37)2.8.2.1接地系统图 (37)三.施工方案 (37)3.1项目组构成: (37)3.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38)3.3施工技术措施 (38)3.3.1安全防护措施: (38)3.3.2质量控制措施: (39)3.3.3工期进度保证措施: (39)3.3.4环境保护措施: (40)3.3.5工程进度计划: (40)3.3.6预算编制表格 (40)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的腾飞,中国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的交通工程中隧道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

隧道施工向来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控制隧道施工风险和如何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

当今高科技技术不断涌现,高科技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各个行业,隧道施工现在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和有效的组织施工。

本方案就是结合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短程无线通讯技术、信号采集技术、传感技术来实现隧道施工的风险控制及施工管理。

二.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方案2.1系统构成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方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考勤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瓦斯检测系统、危险部位定位及呼叫系统。

这几个系统是隧道施工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几个系统相对独立但又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隧道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掌握隧道内最真实的施工情况及现场信息,为其组织施工及处理紧急情况提供最有力的信息支持。

系统构架图:2.2设计原则➢系统先进性原则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系统可靠性原则采用成熟的技术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中都尽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可扩充性原则智能系统的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监控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应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达到可灵活增减或更新的要求,较长时间地保持其先进性。

➢系统易维护性原则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做到简单易行,能做到开机即可工作,通电即可运行的程度,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无需专用维护工具。

2.3考勤定位系统2.3.1系统简介TMIGS隧道考勤定位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隧道施工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系统,她依托最新的短程无线通讯技术—ZigBee技术,通过在隧道内架设基站,让施工人员佩戴人员识别卡,进而能实时了解到施工人员在隧道内的位置,非常方便隧道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和安全维护。

●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隧道内各个区域、各个掌子面附近的人员情况动态反映到管理中心,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隧道内人员的总数及分布情况,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本系统独有的管理人员收发短消息功能极大地方便了隧道内外人员之间的沟通。

●系统具有强大的考勤能力,对每个人员的进出隧道时间都可以准确记录,并统计生成各种考勤报表,真正实现全自动化考勤,从而提高效率。

●隧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能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地点,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2.3.2系统构架图2.3.3隧道入口定位考勤系统机构图本系统遵循"统一发标识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进入隧道的人员和班组实行"一人一卡"制,该标识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隧道准入证"。

具体方案如下:●隧道施工单位在隧道中安装一定数量的信号收发器,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满足区域定位为准。

●隧道施工单位向有关人员统一配发并装备无线标识卡,无线标识卡安装在安全帽的合适位置。

●每张无限标识卡具有唯一卡号,卡号对应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家属信息等初始化到系统数据库中。

●进入隧道的人员必须佩戴装有无线标识卡的安全帽。

当此人经过隧道的信号收发器时,立即被系统识别,并通过系统网络的信息交换,将此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信息传输至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等。

2.3.4系统主要功能1)进出隧道人员自动识别:本系统能够自主识别配带有人员识别卡的人员,该人员进入隧道内后,立即在管理电脑上对该进入人员的姓名、职务、进入隧道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LED显示屏显示出来。

2)进入隧道人员自动定位:本系统拥有人员自动定位功能,只要携带人员识别卡的人员进入隧道内,在隧道内任何地方都可以被无线基站自动定位,且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该人员的具体位置,方便查找各类人员。

3)无卡人员进入自动识别报警本系统还能够对没有佩戴人员识别卡的进行识别。

主要原理是通过红外装置对进入隧道的人员进行自动计数,并比对进入隧道的有卡人员数量,当数量一致时,系统不进行报警,当数量不一致时,系统自动进行报警。

4)LED屏同步显示:本系统连接LED大屏幕时,可按照需要,对进入隧道人员同步进行显示。

可显示进入人员的姓名、职务、班次、进入时间等,还可根据要求对进入隧道人员进行统计显示班次如:开挖班13人汽车班8人等等。

5)人员考勤:本系统自动对进出隧道人员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可方便的查询任意时间段的考勤,并能够生成考勤报表6)历史轨迹查询:本系统还可以生成任何进入隧道的人员、车辆在隧道内的运动轨迹予以记录,因此管理者可以查询任何时间段的人员轨迹,按照需要回放。

7)GIS地图:可以按照需要制作该隧道的GIS地图,测距;比例尺;地图任意放大、缩小等功能。

8)短信功能:本系统管理识别卡拥有短信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定制短信,发送到系统上,也可以由系统发送短信到识别卡上。

9)强大的扩充功能:本系统的无线基站,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接入基站接入各类传感器: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等。

接入各类传感器后,可以实现相应的探测功能。

2.3.5系统功能详细介绍2.3.5.1实时监控★实时显示隧道内各个区域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实时了解系统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2.3.5.2 实时报警★ 施工人员发送的报警信息 ★ 人员超时报警信息 ★ 设备故障报警信息图层人员列工具栏信息窗状态窗显示主菜单栏报警灯2.3.5.3 考勤管理★ 可按员工、按部门分别计算考勤 ★ 可查询任意时间段的考勤记录★ 生成各时间段、各部门的考勤报表,并可直接打印信息主窗筛选条报警分记录筛报警信考勤条考勤报考勤分2.3.5.4历史轨迹★ 查询施工人员任意时间段的活动轨迹 ★ 活动轨迹可以录像形式回放2.3.5.5 设备管理★ 对基站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操作。

★ 对人员识别卡进行添加、修改、查看、删除等操作。

回放条历史位历史回基站设高级查筛选条2.3.5.6人员管理★可以实现系统新建人员,修改人员,删除人员★记录人员的详细信息:姓名、年龄、工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2.3.5.7综合管理★工分管理,班次管理,部门管理,工种管理★人员对应情况设置2.3.5.8系统设置★新建用户、修改密码★用户权限设置2.3.5.9 系统特点1. GIS地图管理GIS地图管理可以使用户查看隧道就像查看Google地图一样,可以任意的放大缩小、测量精确定位状况下人员与洞口的距离。

GIS还能实现分层功能,可以在使用中更方便的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

2. 信息多点共享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局域网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实现信息多点共享,供多个部门及领导同时在不同地点共享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

3. 事故急救信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控制主机立即能显示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数量、人员信息,人员位置等信息,大大提高抢险效率和救护效果。

4. 人员识别卡识别距离远卡片识别距离最大可达100米,而采用传统技术的RFID卡片只能达到20-50米左右,在隧道内极易造成盲区。

5. 系统个性化和可扩展性本系统可添加传感器采集系统,如隧道内的温湿度、粉尘等各类型传感器。

实现功能扩充和隧道安全的全方位监测。

6. 卡片发送短消息系统可为管理人员配备短信识别卡,在隧道内无手机信号的地方,用短信识别卡向系统软件发送定制短消息,并可接收管理中心的短消息。

7、高度自动化系统能自动检测隧道施工人员经过该监测点的时间、地点信息,并自动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

8、先进的通信系统安装在隧道洞内的识别系统,实时向网络服务器传送相关人员通过的数据,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

9、完备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查询软件系统软件具备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工人进入隧道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系统,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分析系统,显示并打印各种统计报表资料,为高层管理人员的查询与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10、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性设计系统产品采用隧道壁挂式设计,无需在隧道内进行大面积的现场施工,并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24小时连续正常运转。

2.3.5.10主要设备性能及参数2.3.5.10.1信号收发器微波链路特征参数规格信号调制方式GFSK频率 2.4 - 2.45 GHz发射功率≤3dBm(可用软件进行调整)天线极化垂直读写区域全向范围电气特征环境特征机械特征.2.3.5.10.2标识卡性能微波链路特性电器特征环境特性2.4瓦斯监测系统瓦斯监测系统是在信号收发器上加装数据采集卡然后连接瓦斯传感器来监测瓦斯,监测信号由信号收发器传输到监控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