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知识技能目标
1.进一步准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数据正确求出它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性目标
1.体会数据收集的方法、处理的过程;
2.感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于各位同学的基础不同,课上掌握的程度不同,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也可能不同.根据昨天的布置,现在请全体同学把昨晚完成回家作业的时间写下来后交给组长,集中到班长那里,再公布到黑板上.为便于处理,要求大家所写时间精确到5分钟.
二、探索与归纳
现在根据上述同学们提供的数据,共同作如下处理:
1.画出上述作业时间与出现频数的条形统计图.(要求:横轴为作业时间,纵轴为相应出现的频数)
2.画出频数统计表.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图表中最容易得到的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
(2)根据大家所提供的时间,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如果老师随机的抽取一个数据,最可能得到的是几分钟?
三、巩固与应用
1.填空
(1)数据5,7,8,-2的平均数为.
(2)数据5,7,8,-2的中位数为.
(3)数据5,7,8,-2的众数为.
(4)如果一组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那么它的中位数为.
2.判断
(1)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 ( )
(2)平均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 ( )
(3)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5.( )
(4)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那么它的中位数也是0,众数也是0. ( )
(5)若一组数据1、2、x、4的中位数是3,那么x≥4. ( )
(6)已知数据1、2、3、4,它的众数为0.( )
3.某居民院内四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各45度,5户用电各50度,6户用电各42度.
求:
(1)这居民院平均每户用电数.
(2)各户用电数的中位数.
(3)各户用电数的众数.
3.数据a、b、c、d的平均数为m
求:(a﹣m)﹢(b﹣m)+(c﹣m)+(d﹣m)的值。
四、交流与反思
从刚才的合作过程不难体会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方法,要求同学们能合理、准确的求出和使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检测与反馈
1.某同学在这学期的前四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依次为95、82、76、88,马上要进行第五次数学测验了,她希望五次成绩的平均分能够达到或超过85分,那么,这次测验她至少要考多少分?
2.老师想知道学生们每天在上学的路上要花多少时间,于是让大家将每天来校上课的单程时间写在纸上,下面是全班30名同学单程所花的时间(分钟):
20,20,30,15,20,25,5,15,20,10,15,35,45,10,20,25,30,20,15,20,20,10,20,5,15,20,20,20,5,15
(1)请画出学生上学单程所花时间(5分钟,10分钟,15分钟,…)出现频数的条形统计图;
(2)求学生上学单程所花时间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假如老师随机地问一个同学,你认为老师最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多少分钟?。